從學生時代,我們常聽說一句老師、家長掛在嘴邊的話就是: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每到考試的季節,大家爭相借復習筆記去學校打印室復印,所以這個時候課堂筆記記得好的同學總是特別吃香。進入職場以后呢,在當今錄音筆、語音輸入大行其道的今天,除了一些體制內單位每年要組織評比上交政治理論學習筆記、黨支部學習記錄本之類的事情以外,記筆記成了一個非常“雞肋”的技能,甚至沒有人把這個當做一個能力。
世界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顧問大島祥譽,出版了《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一書,教會人們如何用筆記的方式輔助思考,解決問題,最終這本書在日本銷量25萬冊。在日本25萬冊是個什么概念?前不久新聞說女明星白石麻衣性感泳裝寫真集達到這個銷量,算是創出版社百年銷量紀錄。
后浪公司把這本書翻譯到國內,作為后浪小學堂第二期系列的最后一本作品,讓我閱讀以后深受啟發。
為什么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回到標題的問題——“為什么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為在大島祥譽看來,真正的筆記,不是為了記錄過去,而是為了創建未來。我們通常說記筆記,就是為了害怕把老師/老板/老婆 說的話忘記了,記在本子上/電腦上比記在腦子里顯得牢靠得多。但這本《麥肯錫筆記思考法》在全書的一開始,就強調了一個觀點:
麥肯錫筆記的全部也是唯一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問題。
這和在學校為了記住老師講的考試重點而做筆記不同,進入職場以后,筆記的作用不是為了記錄什么,而是為了加深思考,最終解決問題,最終目的是為了取得成果。
看起來有些玄乎,畢竟一個紙質的筆記本,怎么可能像作者說的那樣神乎其神呢?
作者和他麥肯錫的同事們在工作的時候往往如此——把筆記當做自己思考的延伸,一邊記筆記,一邊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兩者合二為一,變成了筆記思考,最終高效準確的獲得成果。
再好的記憶力,也不過是記憶而已,有了筆記的輔助,人們把記下來的東西作為點燃自己靈感的“燃料”,最終解決問題,這就是麥肯錫流筆記術的精髓。
最重要的三種心態
麥肯錫流筆記術中,最重要的是保持三種心態,或者說三個預設前提,有了這三個前提,才能利用筆記術促進思考,解決問題。
- 一邊思考假設一邊做筆記。看起來老生常談?學生時代老師就會念叨:“筆記不要只記在本子上,要記在心上!”這個心態是不是僅僅為了防止“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問題呢?其實并非如此,關鍵詞就在于“假設”。《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中給假設下了一個定義——“所謂假設,就是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針對問題提出的暫時的答案”。一邊思考假設一邊做筆記這個心態,其實不僅僅在于強調思考這個行為,強調的是筆記過程中要直接指向原因,這個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未必是真正的,本質的原因,所以我們叫做“假設”。
- 記筆記是過程不是結果。這個預設前提,其實是承接著上一個心態發展而來的。我們記筆記是為了輔助思考,最終找到答案,因此筆記本身不是成績,也不是成果。在邊思考假設邊記錄筆記的過程中,我們要記得這個筆記除了要有利于自己思考以外,還需要隨時具備呈現階段性成果的意識。記完筆記稍加整理就可以用來給上司、客戶展示自己的企劃,回答問題。
- 用故事線思考。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記錄的筆記,要遵循解決問題的“故事線”梳理并思考。筆記本上不管是畫著圖表、還是流程,記錄對話還是思維導圖,一定要遵循解決問題的故事線進行,這里的故事線,就是“設定問題-分解問題-搜集線索-建立假設-驗證假設-確立方案-實行方案”的問題解決邏輯線。
四步找到“真正的問題”
麥肯錫筆記思考法的目標在于解決問題。作者提出了麥記筆記術的四種形式,分別是:
- 整理信息找到真正問題的筆記
- 針對問題假設解決方案的筆記
- 驗證假設是否真正成立的筆記
- 執行方案進行總結復盤的筆記
與其說是四種筆記術,不如說是筆記貫穿麥肯錫解決問題工作的全過程,并且分成四個清晰步驟。這四個步驟就是分析信息、大膽假設、實踐求證、反思復盤。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莫過于——找出真正的問題來。什么是真正的問題呢?其實就是造成現實和目標巨大差距,卻可以通過某個行動消弭的問題。我們可能很容易發現一些直接原因的問題,但往往忽略本質的問題,這需要通過觀察和思考,逐步發現。
曾經見到過這么一則故事:
美國華盛頓廣場上著名的杰佛遜紀念大廈墻面出現裂紋,專家去研究解決方案。一開始,大家發現元兇是侵蝕墻體的酸雨。進一步研究,卻發現直接原因是每天沖洗墻壁時水中所含的清潔劑有酸蝕作用。為什么要沖洗墻壁呢?是因為墻壁上每天有大量鳥糞。為什么有那么多的鳥糞呢?因為大廈周圍聚集了很多燕子。為什么有那么多的燕子?因為墻上有很多燕子愛吃的蜘蛛。為什么有那么多的蜘蛛呢?因為大廈四周有蜘蛛喜歡吃的飛蟲。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飛蟲呢?因為飛蟲在這里繁殖得特別快。而飛蟲在這里繁殖特別快的原因,是因為這里的塵埃最適宜飛蟲繁殖。為什么這里最適宜飛蟲繁殖呢?因為經常開著窗戶,陽光充足,大量飛蟲聚集在此,超常繁殖……
由此發現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只要拉上整幢大廈的窗簾就行了。
這個故事里面,墻面出現裂紋是表面的問題,飛蟲繁殖導致一連串反映是本質問題,而這個本質的問題如此的簡單,以至于很多人甚至不肯相信。
牛逼閃閃的麥記2W1H模型
整本書幾乎每頁都有金句經典,每章節都讓人獲益良多,每個重點都能引發思考。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內容,不是他們推崇的A3幅面方格筆記本,也不是邏輯嚴謹的空雨傘模型,而是他們稍微變形一點的2W1H模型。
之前了解的2W1H問題分析模型,圍繞著what(是什么)定義清晰,找到why(為什么)明確意義,最終導出HOW(怎么做)來,麥記2w1h模型,則以where打頭,先定位問題到底在哪兒,然后找why分析原因,最后謀求對策how。看似僅僅改變了一個單詞,卻更加指向明顯。
以前我腦海中對一些咨詢公司專家的場景和印象,往往是西服領帶頭等艙、五星級酒店豪華房、以及會議室里播放的PPT和厚厚的咨詢報告。讀完這本《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以后,這些使用麥記2w1h的專家們,在我印象中卻和斯巴達勇士列奧尼達斯一樣,以筆記本為武器,視大腦為戰場,高聲叫著:
我們不管問題有多難,也不問問題有多少!我們只問——他們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