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著名教育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曾經(jīng)說過:”在21世紀,年輕人最重要的關鍵能力是:解決重要問題、問出好問題、創(chuàng)造有趣的作品,以及可以和同儕相互合作的能力。在日常的課堂教學,許多教師會采用多人組成學習小組的學習策略。但關于它的實際理論與具體的操作,卻存在著或這或那的問題。而經(jīng)過第三模塊課程的共讀,我對課堂上的小組活動有了更深的認識與理解。下面就自己的所讀所想,談談自己的見解感受。
? ? ? 其一:適當采用同儕教學法,促進課堂學與教。所謂同儕學習法,便是讓學生教學生,應用小組的形式各自發(fā)表觀點說明原因,促進同伴之間彼此教學,達到澄清核心概念的目的。它的教學流程可分為三步:1.撰寫解題過程,反饋器提交答案;2.通過小組討論之后,通過反饋器回答;3.教師根據(jù)新數(shù)據(jù)決定下一步的教學策略。在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同儕教學法僅適用于正確率為30—70的情況,這是可以小組為單位,向同伴解釋尋求支持,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
? ? ? ? 其二:基于同伴合作學習法,解鎖最新“拼圖法”。談及拼圖法,這可真是令我再次刷新對合作學習法的認識。它的流程不同于普通的合作學習法,卻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是先將原始小組打散,從各組里抽出相同的編號組成臨時專家小組。經(jīng)過規(guī)定時間的討論,專家小組成員回到原始小組,分別介紹剛才在專家小組討論后的內容。另外,我們亦要注意以下事項:1.無論使用何種合作方法,第一步都是讓學生完成個別思考;2.于分享環(huán)節(jié)時,教師應采用隨機挑人的方式分享或檢測討論結果,這樣才能讓每位學生都高度卷入小組活動中。
? ? ? 其三: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靈活使用TBL團隊合作學習法。它不僅兼顧個人學習,還通過適當?shù)臋C制實際,使個人與團隊的學習合而為一。它的具體流程分為課前預習、分組方式(主張異質分組)、準備度確認與問題設計的四個方面,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自學、人際溝通與團隊協(xié)作能力,帶領學生在一個個有意義的問題或任務中領略學習之路上的曼妙美景。? ? ? ? ? ?
? ? ? 其四:積極尋求外界的幫助,搭建“教學腳手架”。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里,我們應借助多種渠道,巧妙地使用"腳手架"。從而令學生自己慢慢生成知識,產(chǎn)生高層次思考。但同時又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評估教學的"起點",要知道學生先前的學業(yè)成就;2.明確教學的"終點";3.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理解與成功標準之間的差距;4.設計教學過程中的階梯時要明確從起點到終點分幾步走;5.思考學生是否能夠得著每一步提供的支架。相信注意好以上五點,我們能好地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幫助他們認識到潛在的發(fā)展空間。
? ? ? 教之路漫漫,學亦無終止。理論的學習,充盈了我的思想。但我并不滿足,我將繼續(xù)講豐富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課堂的實踐中去,實現(xiàn)理論價值的最大化,進一步促進課堂的學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