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討關鍵比率的變數
第六課的內容說到平衡缺貨成本和超量庫存成本,從而可以根據關鍵比率Critical Ratio來計算應該訂購多少庫存。這里的假設條件是,超量而剩下的庫存全部報廢,沒有任何價值,這個適用于生鮮產品等具有有效期性質的產品,而在有些行業里面,比如衣服、鞋子,雖然款式過時了,但是依然可以按照某種價值進行特價處理。
另外一方面,如果缺貨,造成的損失是多少?
這2個問題,在我們的庫存模型中如何體現?
我們引入2個參數來考慮
g = 剩余價值,有些地方用字母s表示 salvage value
B = 缺貨罰款。penality
那么我們原先的Cs 和 Ce對應的考量也變成如下:
Cs = P - C + B ?缺貨成本+罰金
Ce = C - g超量成本-剩余價值
關鍵比率 CR= Cs / (Cs + Ce)
回到我們第六次內容的美式足球例子,如果我們可以把超量的衣服按照每件7美元賣掉,我們應該采購多少產品呢?
Cs 保持不變
Ce = 10.9 - 7 = 3.9 變小了,
CR = 0.771 ,用excel公式計算出來最佳采購數量是40,149件。而之前的采購數量是33,267,與你的直覺一致嗎?
我們繼續深入探討剛才的模型,如果缺貨一件衣服的罰金是15元,因為客戶沒有買到球衣,太傷心了,損失嚴重,此時缺貨罰金 B = 15
Cs = 24 - 10.9 + 15 = 28.1 ?變大
Ce = 10.9 - 7 = 3.9 ? 變小
CR = 0.771 ,用excel公式計算出來最佳采購數量是44,822件。而在沒有缺貨罰金的時候,采購數量是40,149,這次與你的直覺一致嗎?
結語
到現在為止,還有2個大疑問,我們怎么知道未知的需求是服從正態分布(32000, 11000)的,如果需求是其他分布,會怎么樣?第二、缺貨損失的罰金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不是每件罰多少錢,而是發生一次缺貨就損失1000美元。
我們怎么去深入探討這個問題,下次內容再講。
“哦,你也在這里嗎?” - 張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