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孩子說的那些欣賞的認可的鼓勵的話對孩子一直都會有影響。雖然他當下可能并沒有直接給我們什么反饋,但是在他心里邊,他會記得曾經(jīng)有人愛過他。曾經(jīng)有人是深深的認可他的。
人偏好的自我認同的發(fā)展深受周遭重要他人的影響。如何讓人站在主人的位置,拉近支持偏好的自我認同發(fā)展的聲音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要跟當事人去探討,他周圍的人誰可能會欣賞他?那個人可能會怎么說?他可能他說完以后,你可能會怎么想,你的感受是什么?通過跟他探討把重要他人拉進來,去影響到他。
我們要反思孩子想到我們的時候,他會想到什么?是一個整天都在責備他,斥責他,因為小事不斷的埋怨他,挑別他毛病的媽媽,還是會有著非常溫馨的點點滴滴的愛的媽媽?媽媽在他的愛的記憶里邊會有哪些?
在焦點解決里邊就認為每個人都在他的當下盡了全力,但我們通常只看結(jié)果。我們看不到他的努力,我們只看到表面他什么都不干。你看著他表面上漫不經(jīng)心,看著他好像在打游戲,什么也不學,什么也不干。其實他內(nèi)心里邊的非常地焦慮、糾結(jié)、掙扎,時時刻刻都在內(nèi)耗。生命常常在我們無法預期的地方轉(zhuǎn)彎,原本似乎找不到出路的故事,卻有很大很大的轉(zhuǎn)折。孩子遇到很大的困難,努力了沒有效果,但仍然努力著。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在努力,包括我們作為家長更是如此。
我們要把自己和當事人光榮的時刻,放回生命里。這就是焦點的例外,敘事的支線故事。嗯這就是敘事取向助人者要做的事情,幫助人看見自己的珍貴,可以珍惜與接納自己。用自己的這樣的養(yǎng)分當做生命的基底,再來面對現(xiàn)實中的議題與挑戰(zhàn),人的生命路途就會越走越美,就會帶著看重自己的眼光。面對生命的困境。
用焦點的話來說,就是我們陪著當事人看到他的優(yōu)勢資源,他對自己的認同接納就會變多,他就會更有力量,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