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三公子
花三天孩子不纏我的時間,翻完了整本書,覺得重要的語句,對自己有用的做上標記,有時候對作者的預算總結我也情不自禁用筆在紙上畫畫。
作者在畢業前靠著爸媽給予的優質生活,從未為錢愁過,畢業后并沒有按照媽媽的意愿留校工作,重新找工作,強勢的媽媽果真斷了她的一切經濟來源,以至于剛開始投靠朋友,后來找到了稱職的工作,房租以至于身邊朋友因為錢的問題不歡而散,迫于經濟壓力引發的危機感,讓她意識到生活因為金錢的匱乏而變得無力改變,不能因為沒錢而讓自己的未來無從選擇,她要改變現狀。
明確目標,從存錢開始
文中作者把每月工資的50%做固定儲蓄,30%用于日常開支,20%存于應急資金(包括人情世故),“存錢+記賬+合理預算”兩年時間存到了第一桶金,并不斷學習財務知識,投資到基金中去,作者挺有心,基金的分類,如何選基金都一一做出了說明,她在投資基金前,做了不少功課,這讓我想起自己沒任何經驗,沒做任何功課的情況下居然去年也在某寶買了天弘基金,而且是股票基金,高風險,正趕上了熊市,“追趕殺跌”,虧損不少,現在想想自己當時夠沖動,“沖動是魔鬼”,幸好現在不排斥學習。作者之前記賬也是記在本子上,時間一長容易忘記,再一個也沒app的分類,現代人都依賴手機,我想我也可以試試,在沒有養成習慣之前,記賬用鬧鐘形式,多設幾個鬧鐘,比如早中晚,久而久之,習慣養成了,每個月的支出了如指掌,減去不必要的開支,從而增加資金,將已定投的基金通過晨星網站再篩查下,確定基金經理最近的動態及基金最近的走勢,選擇去或留。
讓錢為自己工作
作者在攢得的第一桶金,盲目投資紙黃金的失敗,不斷學習了一些財務知識,由先開始的基金試水到后來轉入股票投資,千股跌停又千股漲停,最終讓錢為她獲得了百萬資產,從作者的經歷中收貨一點點經驗和教訓,相信在理財的路上我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