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關于理財的書,適合想學習理財小白入手。作者是豆瓣里的大V,講訴的她從理財幾年的一些心得,從09年初入職場,在生活中的真實讓她意識到金錢的重要性,隨即開始拿自己的生活作為試驗田,看看如果認真去對待金錢,善用金錢,會收獲哪些不一樣的果實。原本作者只想用一年時間來試驗,漸漸去變成了5年的承諾,原本是小試牛刀的好奇,變成了雄心勃勃的規劃。通過本書,剝析作者理財的一路心程,從中傳遞的是通過理財,來豐富自己的人生,更好的認識自己,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多的選擇性。
書中傳遞了兩個觀點。
一,理財的第一階段是存錢。
二,理財的第二階段是“善用第一桶金”。
第一階段:存錢是很重要的。理財理財你需要有財才能理,所以原始積累很關鍵,在存錢的階段,你要不斷與自己貪欲、沖動做斗爭,讓自己保持克制,需要有計劃合理的安排好每一筆開銷。買的是“必需品”,而不是“需要品”,這里所說的“必需品”是指如果離開這些東西,就不能生存之類,比如每天吃的伙食、穿的衣服等等。“需要品”指的是可買可不買的,也可以是延遲買,比如換季的衣服,之前的衣服還是能穿的,能省就省吧。當然,存錢也不是讓自己的工資一飛沖天,在當下并非滿意的收入情況下,努力積攢下人生的第一桶金,在選擇未來的道路上才有足夠的發言權。在存錢階段,作者也介紹了一種存錢方式,就是“硬性存50%的工資+每天記賬+合理預算”。
第二階段:善用第一桶金。就是說讓錢為自己工作,這樣自己就可以從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錢生錢”里面風險也很大,金融市場的復雜無情,我們也時不時聽到這么一句話,入市須謹慎,書中重點講訴了作者投資基金和股票的歷程,是如何通過投資渠道,讓利滾利,投資基金和股票的策略。
之前都是關于書的一些簡介,下面就重點講講本周的讀書心得,因為我平時讀書會比較慢,都是利用碎片時間看的,比如坐車時候、晚上睡覺前半個小時、都是斷斷續續的,都沒有靜下心來好好的看上半天的書,所以就針對這些特點,看到哪里就總結到哪里,本周著重看了4個章節。歸納為如下三點:
- 理財意識覺醒
- 存錢大作戰
- 基金該怎么買
第一點:理財意識覺醒
讀了這章內容,能從書中找到共鳴,目前我也是一名月光族,到現在依然沒有什么存款,這也是很多上班族在面對金錢時會遇到的問題,我蠻贊同作者的觀點,那就是我們不能因為存在這些那些問題就認為金錢是萬惡的,是不可理喻的,是不能擁有的,相反,我們應該認為金錢是可以控制的,只是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財務知識,只要擁有的足夠的理智和自制力,那么就可以通過了解金錢進而掌握它。事實上,那些被金錢控制的人,往往是最不懂金錢的人。其實金錢與夢想是共生的關系,為何這么說呢,生活中很多的高質量是需要金錢為之買單,生活中的追求的很多夢想是需要金錢為之付賬的。比如,旅游是很多人的夢想之一,但也分窮游和豪華游,金錢的重量對于旅游的質量是起著關鍵的影響,有些人是“窮游,體驗人生”,如果有金錢的保障,那么可以變成“旅游,享受人生”。
既然有理財意識的這方面的認識,那么就需要明確目標開始行動,首先,弄清楚到底是為了什么,很簡單,拿出一張白紙,把自己想在未來5年內做的事情都寫下來,做成一個清單。然后根據清單里的內容,尋找最切實的存錢目標,如何尋找呢,這里有兩個要點,第一,自己當前的收入情況和所在城市的消費水平。第二,存錢數額既不可高不可攀,也不可少的可伶。最后制定合理且清晰的規劃。根據書中介紹的方式,我也做了我5年內的存錢目標,并且也畫了思維導圖,希望5年后再回首時候,能有不一樣的收獲。如下:
5年目標
第二點:存錢大作戰
在這章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目前的僅靠在銀行里存儲的利息,是跑不贏通貨膨脹速度的,在存錢階段,“如何理財”不是最關鍵的,“如何有財可以人讓理”才是必須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本章糾正了我一個概念,是先消費后儲蓄還是先儲蓄后消費呢,想想之前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毫不猶豫選擇的去消費,導致2015年每月都在還信用卡,并且信用卡賬單是越來越高,自然而然到后面是存不了錢的。那么如果轉換下角度,看到很喜歡的東西,可不可以先克制下自己,等攢到足夠的錢再去消費,同時在每次消費前,先問自己,這個真的對自己有用嗎,是否值得去擁有,擁有之后,能否給自己帶來增值,是必需品嗎?各種拷問,能禁得起的,就可以選擇去買了。在本章中學到了這么一個組合方式,”硬性存50%的工資+記賬+合理預算“。
第一步:存錢方式
存錢的方式有多種,有十二存單法、三十六存單法、六十存單法、階梯存款法、組合存款法等等。這里介紹下十二存單法,就是每月固定存一筆錢,一年定期,這樣一年過后就有12筆一年期的定期存款,這樣做的一個最大好處的就是在于提供一個不錯的心理暗示:“堅持過一年,每月的固定日子里都有利息進賬。”簡單來說就是,12個月之后,每月存錢銀行都會獎勵一定定存的利息作為獎勵,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賬戶的金額增長變得可視化。根據書中提到存錢方式,我也給自己做了2016年的規劃,按照目前收入,工資分配比例是5:2:2:1,簡單分為四個方面
- 存款:工資*50%
- 生活費:工資*20%
- 應急資金:工資 *20%
- 基金定投:工資 *10%
第二步:記賬
為何記賬,很明顯的結果,那就是我們知道消費都去了哪些方面,這個月預算多了,通過記賬里的流水,下個月可以調整,這樣可以更好合理安排消費輸出。不僅如此,通過記賬,可以改變消費方式,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消費方式的改變也正悄然改變平時的生活方式。
第三步:制定預算
有周預算,月預算,年度預算,做預算只是先前的評估,也可以讓自己心里有個底,預算過多或者過少,都可以調整。
也許,生活中的幸福并不是來自金錢,但財務上的困難和生活中不可知的意外事件,會影響著獨立、尊嚴和自由。通過存錢,又可以 做的自控,這是跟自己較勁,讓自己變得更自律。在這里我也做了2016年自己的存錢大作戰。
2016年存錢目標
第三點:基金該怎么買
在做任何投資之前,都要給自己預留一部分資金,防止意外的發生,否則,你把全部家當投入進去,一旦全部虧損,想從頭再來的機會都沒有。那什么是基金呢?基金就是把大家手中的錢匯總到一個有經驗的人(就是基金經理)手中做統一管理的一種方式。但在買過程中,要記住,所依賴的不是別人的推薦,而是有自己的判斷。因為每個人承受風險能力不同,如果是只是投短期的,幾個月之類,建議投貨幣基金,如果是3-5年的,當房子首付的,可以投債券型基金,如果是當做子女的教育基金或者以后自己的養老基金,比如5-15年,可以投股票基金,當然這里投基金的策略是定投。我覺得作者那個投基金的方式就不錯,每月先定投股票型基金,大資金本金放在債券型基金,以此觀察基金的走勢。
在此,羅列下基金購買前需要了解的十一件事。
- 基金是什么。
- 基金是收手續費的。
- 貨幣基金、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區別。
- 基金評估網站——晨星網。
- 基金的風險有多大,這里可以用時間維度來衡量。
- 選擇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技巧。
- 時間的饋贈——復利。
- 定投還是一次性投入。
- 前端收費還是后端收費。
- 買入和賣出時機的把握。
- 分散投資和再平衡。其實再平衡就是一個高拋低吸的過程,是一種通過紀- - 律性投資來進行賣高買低的過程,也是保持風險等級的一個重要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