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時候,問題的質量決定答案的質量。
2、預測短期的股價波動,當我們運用概率知識,了解到這件事情的真實難度,就會知道有些事情不在我們的能力范圍之內,早早地避開它們,顯然是明智的選擇。
疑問:貌似一些會看k線的大神真的能夠預測短期內股票的走向,雖然不是每次都對,這背后他們肯定早已有了很深厚的專業知識做支撐,只是預測的總體概率大于一半。
3、預測的準確率要超過1/2才有意義,否則還不如拋硬幣決定。其實準確率并不需要高到99%的地步,哪怕是確定地高于50%,比如51%,那么長期來看也一定能賺錢。
4、正是在一些常識上的認知差別,注定了一部分人做的是賭博,而另一部分人做的則是投資。而且時間越長,相對的差距就越大……只有清晰地認識這個世界,才有可能做出對的選擇。
5、挑書這事兒,一定要自己做,不要找別人推薦書籍,因為那樣會讓自己的“挑書能力”永遠差,越來越差,“用進廢退”是到哪兒哪兒都適用的道理。“用進廢退”,這一點無比贊同。之前學習一件東西之前一上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各種攻略,看看別人總結的經驗教訓。這個確實是一個好辦法,但是最后的結果往往是試了別人的方法幾天之后覺得不合適,然后又去查找其他人的方法了……換來換去,就一直沒有自己去嘗試總結出自己的方法……
6、短期價格預測是不可能的;
長期價格預測是很可能的;
預測時間期限越長,預測難度越低……
7、對于一個合格的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記這句話:不要短期期望過高,長期期望過低。
8、知易行難,更現代版的說法是:懂得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今生。
9、如果當初他們真的認為那是個機會,并且從骨子里認同它,那他們早就已經抓住了。
10、知識就是金錢,時間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