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啰嗦,直接上干貨。以后也請勿碎碎念,直接說就好。
05 留出時間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
我們的大腦不是硬盤,而是CPU,一次只能處理有限的進程。縱觀儒釋道,他們都說的一個道理是“活在當下”。也只有活在當下,我們才能不為失去的、未來的而焦慮,我們在做手頭上的事情的時候才不會分心。我們說時間管理,其實是管理事件、管理自己、管理我們的大腦。管理大腦可以依賴一個可靠的系統,比如說手機。試著把在你大腦里盤旋不去的內容寫下來,想到什么些什么,讓你的大腦放松下來,以便它能夠思考。這一步,就叫做“收集”,清空你的大腦。
06 學會用區分「日程」和「清單」
寫下來只是開始,將所有困擾你的事情聚集在一起,對他們加以分類排布。「日程」是指約定好了某人、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必須要完成的事情,不可以提前也不可以延后,相對來講比較重要的事情,可以用「日歷」來管理。「清單」則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明確截止日期的,一類是彈性的,這些清單可以用onimfocus軟件來進行管理。
07 學會用情境來分類
對事件進行分類以后,最好還可以區分情境。不同的時間、空間、體能、精力,你所能夠完成的事情都是有限的。當你在下班后的公交上,適合你的是那些不用耗費心神的事情,而不是去解決一個大的問題。如果「日程」太多,你會過得很累,容易焦慮、疲倦、自卑,這一類事情盡量少而精。有限定日期的「清單」則是越早完成越好,因為沒有做完,而耗費你的心神。區分情境,舉例來說,在辦公區做的、在廚房做的、在電腦前做的、在等公交時做的、在睡前做的……不同的狀態,安排不同的事情,難易相成,悠閑自在。
小結:進度有些慢了,請好好休息,早日康復,全情投入學習!
2017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