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畢業生就業生存實錄
文丨春申君黃歇
“南七”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校區,學生們有時候在兩節課間要從東區趕往西區,所以單車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大哥告訴Aaron,可以在校內的自行車鋪花五十塊買一個扔那不用鎖都沒人偷的單車,但是到了車鋪才發現,黑心老板把一堆廢銅爛鐵都想賣個好價錢。
在反饋給大哥這樣的信息后,大哥說:“廬州有個最大的二手自行車市場,叫‘兩港’”。
但經過實地考察后,發現一個驚掉下巴的規律,“兩港”的單車,終究會回到“兩港”的,最后也只好作罷。
在一些二手交易網站和瀚海星云BBS跳蚤市場上持續關注二手單車信息幾天后,也會小刀了。一天下午終于在南校區的捷安特車行找到了一個大便宜,車主即將畢業,急著出手一輛二手變速山地車,兩百塊敲定,車行的小伙子還專門幫忙微調了碟剎,準備付錢時,還有不少學生打電話過來問車,這件事上,Aaron總算是快了一步。由于很久沒騎單車,一只手端著手機打開電子地圖抄近道回公寓的同時,另一只手扶著車把,碰到前方的臺階,“哐”的一聲,連人帶車摔得人仰馬翻,鏈條也掉了,由于天色漸黑,Aaron手忙腳亂地收拾好鏈條,也不顧上擦滿手機油就騎了回去。因為校內的偷車現象很猖獗,很多劣質車鎖輕而易舉地就被液壓鉗剪斷了,他顧不上吃飯,披著夜色騎到兩站路以外的世紀華聯超市買了一把用來鎖摩托車的鎖,這才放下心來。
住在校外公寓的日子里,當務之急就是找房子,校內老教授空出來的很多房都已經分配給系統內其它研究所委托培養的碩博了,因為廬州處于接近祖國南北分界的秦嶺淮河線上,找了幾家校外的房子都沒有集中供暖。1969年12月,“南七”響應祖國號召南下遷校至廬州,之后安徽省給了學校很多便利的條件,集中供暖就是其中一個大福利,如果沒有暖氣,對于一個從北方來的人來說,那種陰冷是難以適應的。他在租房網站上找了很多家,一般在業主發布信息的幾個小時內,校內的房源就被順利租出,Aaron在電腦旁值守了很久,鍵盤上的F5都快要按壞時,終于找到一戶空出一個次臥,地理位置優越,還有集中供暖。
Aaron和房主約定下午交定金,Aaron說道:“麻煩您開個收條”。
房主操著濃重的廬州話不情愿地說道:“你們讀書人就是迂腐”。
回到大哥的校外公寓,師姐知道Aaron草草交了定金,心中不悅,師姐嚴重地說道:“附近有很多待拆的房子,租金一交沒幾個月可能房子就要被拆除了”,Aaron心里一想:”壞了,來到廬州還沒開始進入狀態,就損失了幾百塊”。
直到晚上大哥回來,他和大哥一起根據房主留下的名片查到了相關信息,才發現房主是一個在那兩年賺得盆豐缽滿的股票經紀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