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畢業生就業生存實錄
文丨春申君黃歇
2014年年底,參加完當年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后,Aaron回到了自己的母校,考研科目中兩門專業課方面完成的不是很如意,但也算是為自己四年的大學生活燙下了一個句點,因為這四年他幾乎都是三點一線——宿舍、食堂、自習室。四年來支撐他的是那年高考結束后家里人沒有同意他復讀而進入西北地區一所二本院校的不甘。
結束了初試后,為了為復試做更充分的準備,他盡早聯系了自己畢業設計的老師,選定了一個能為自己復試加分的課題——一種火箭推進劑的有機合成,因為第一次嘗試這個領域的課題,一開始的實驗并不順利,甚至很長時間都沒有找到能夠完美溶解產物的溶劑,導致實驗進程十分緩慢。臨近寒假的校園是寧靜而寒冷的,實驗室日復一日的生活是枯燥的。一個晴天,幾棵圖書館旁邊栽種的臘梅,成了北方冬天最好的點綴。
轉眼間到了寒假,因為臨近畢業的緣故,很多大四的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打算,參加省公務員考試,準備英語專八考試,去自己心儀的單位實習以期爭取留用,此時的Aaron仍舊一副內心誰都瞧不上的做派,也對過早進入社會工作沒有太多規劃,只是希望自己在自己喜歡的學科上能有所發展,考研、讀博最后進入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做一名科學工作者,這似乎是一條只要努力早晚都能實現,并且很容易按部就班地做出中長期規劃的路線。他等待著,等待著公布初試成績的不遠的那一天。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自己的學校沒有考點,自己又報考的是非本省的高校,由于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必須盡早在考點附近訂到房間,他想到了自己的好友,同樣也是自己的研友,在省城讀大學的工科男Sky,他們共同租住在一個干什么都不太方便的民房里,周圍不可控的嘈雜和種種不便利因素,讓Aaron不想有第二次這樣的體驗。
2015年的寒假是Aaron階段性或是人生中最后一個寒假,除了與三五同窗好友聚聚、陪伴家人度過春節之外,就剩下等待考研成績的公布了。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初試成績公布總是好巧不巧地安排在了年根兒那幾天,就像四年前一樣,又會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農歷二十四那天,各個地區放榜,暑假時一起自習的研友,紛紛報了自己的成績,大家成了難兄難弟,考研小分隊全體成員(CC,YY,蛋蛋和Aaron)都陣亡了。
兩天后的情人節,大家在一起小聚。Aaron的初中同學外加鐵磁——CC說自己要找工作了,他就讀于東南沿海的一所211,標準的工科男,他說他們那的同學讀研的很少,甚至上本科的比例也遠低于西北內陸,家里一般都有產業,很多人很早就出來跟父母做買賣了。經管系的蛋蛋準備入職當地一家籌備不久、人手緊缺的券商營業部,后來看來那確實是一次很好的機會,2015年是中國A股市場騰飛的一年,就連學校掃地大媽、門衛老大爺都在談論股市,閉上眼睛都能賺個盆豐缽滿。YY打算考省公務員考試,抓住一切進入體制的機會,畢竟對于女生來說,這確實大多數人相對比較理想的選擇。只有Aaron內心依舊不甘,他打算死磕考研,準備“二戰”,繼續報考華東地區那所被本校學生戲稱為“南七技校”的一所純理工科高校。很多人欣賞他的堅持,但也有很多人覺得他死腦筋、固執。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