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大家的班級管理水平,加強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快專業成長步伐。我們的工作室特在21日晚上7:30舉行“我的激勵小妙招”經驗交流會。以下是對各位老師分享內容的總結與感悟:
一、高招頻現
呂新歌老師的《激勵,當響如戰雷,潤如細雨》。分為大激勵和小激勵,大激勵包括設置適當的學習目標或班級建設目標,要特別充滿儀式感地召開動員會和定期表彰會,每周評選“樂學小達人”,每月評選“樂學進步星”“樂學小博士”活動;
小激勵包括量身定做一套適合的班級文化,比如寫信與回信;以自己言行的示范作用,以引領學生的行為規范,課前五分鐘到班;給學生分享名著故事;建立班級“好聲音合唱隊”,結合節令特點,每兩周學唱一首優秀的兒童歌曲。
尚夢夢老師的做一個“懶老師”,把班級事務放手給學生。每一個學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真正實現“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培養一支訓練有素的班干部隊伍。
做一個“笨老師”,讓學生做“小老師”。同桌兩個人比一比,誰聽得最認真,誰做得最好,獲勝的同學就是小老師,以一帶一,獲得“小老師”稱號,即是對他們表現的肯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做一個“有獎老師”,善于發現學生的進步,并及時與以夸贊和獎章的鼓勵。
張靜鴿老師的我是班級小主人。學期初會制作了一張“積分榜”,頒布了加扣分細則,小組長每人一本記錄本,記錄下本組同學本周的加扣分情況,一周一評比,一周一總結,積分前五名的就是下周的值日班長。
給孩子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把班級日常工作中許多活動的組織權、管理權全部以競爭投標的形式承包給個人或小團隊,由他們負責規劃設計、組織安排、實施完成;班務委員會根據該任務完成的績效情況,負責驗收評價,并在團隊小組和個人綜合考核中予以獎勵性加分體現。
第一封家書。給孩子寫一封信,可長可短,最好手寫,可以是對孩子的無限期望,對孩子的無限關愛。
任亞新老師的用“榜樣”來引導轉化學生。通過調位置,帶動學生;用“冷處理”來處理學生發生的摩擦,學生發生矛盾時。
趙淑艷老師的報喜單鼓勵成長。根據學生的表現,每兩周評選兩名優秀學生,由教師或同學寫頒獎詞。在班會上進行表彰,同時將頒獎將表彰圖片發到班級群中,并發放報喜單讓學生回家向父母報喜,父母對孩子的表現進行評價。組織豐富活動促發展。閱讀與古詩。
王曉莉老師的小小“職位”巧激勵。設置小小課前領誦員、課間秩序監督員、圖書管理員等。設置小小課前領誦員,帶領全班學生讀書、背古詩或數學概念等,領誦員聲音洪亮,吐字清晰,發音標準,有模有樣,課前準備井然有序。課間追逐打鬧層出不窮,設置課間秩序監督員,佩戴值日班長牌,監督員身肩重任,責任重大,課間認真巡視。
新增設桌椅小組長4名,每天課前、課間操前提醒本組同學擺好桌椅,放學監督本組同學放好凳子。衛生小組長輪流制:每小組座位下有無廢紙,提醒和保持。小小監督員輪流制:負責檢查紅領巾的佩戴。
小小獎勵星閃亮。每天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完成、上課發言積極,都可以得1分,如果積10分可以在星光大道上獲得一顆星。如果在某個方面或者在班級活動、學校活動中有了突出的表現,可以在星光大道上加一顆星。
對進步和綜合表現好的學生,給予表揚信的表揚。(例如在規定的時間內背完課文可以得到一個你真棒,湊齊十個你真棒就可以得到一張表揚信,調動學生背書的積極性)。每周二班會課還會根據學生上周的表現評出勞動之星、上課之星、紀律之星,并頒發表揚信進行鼓勵。
為了激勵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得更好,我又設計了小組競賽的形式,每天把檢查的結果進行記錄,每周匯總,評出先進組。一個小組是一個團體,獎勵一起獎勵受罰一起受罰,一個小組成員會牽動整個小組的加分、減分,這樣對他們比較有約束力,小組成員之間互相提醒,班里形成了你追我趕的氛圍。
準備小獎品,及時獎勵。我給孩子們準備一個“百寶箱”,里面有許多小獎品,有小粘貼、小貼畫、小零食、小卡片和免作業卡,孩子們都很喜歡。
王文亞老師的師生互信。我精心準備了以“你好,開學節”為主題的對話新學期的班級活動。我為學生每人準備了一份“見面禮”。(有書簽、家庭作業登記本、棒棒糖和蘋果)同時還根據學校及班級管理要了解的信息等制作了一份家校溝通問卷調查表。
贊許賞識。以活動為抓手,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如:每月一主題的手抄報評選、單元測驗過關、最會堅持小達人等等,我都給他們發獎,表揚鼓勵。抓住閃光點,堅持天天夸。快樂星期天活動,重在觀察,觀察在學校不易發現的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加上溝通交流,談話,緩和師生關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后續的教育做好準備。
靳姍姍老師的巧批作業,喚起孩子的上進心。“只要夸不死,就往死里夸”,不是聰明的孩子被夸獎,而是夸獎使孩子更聰明”,這句話真的很棒。
借助課堂發言樹立學生的自信。對讀得好但是聲音小的學生說:“你真了不起,這么長的文章居然沒錯一個字,而且你的聲音特別好聽!如果下次聲音再大點,就更棒了。”
又對說得好的同學說:“你的想法真獨特!老師都沒有想到。”
對回答錯誤神色沮喪的孩子說:“沒關系,能舉手回答問題,就很棒,繼續加油。”
對沒有勇氣發言的孩子們說:“開動你的小腦筋去想一想,說錯了也沒關系,老師喜歡愛動腦筋的孩子。”“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的膽小鬼打倒了,都舉起手來了。”
周迪迪老師的《講故事》。對于低段的孩子們,我覺得“最是故事得人心”,老師要做孩子們的“故事大王”,用好聽的故事和學生“共情”,同時,講故事的時候,加上表情和動作,盡可能地吸引學生,慢慢收獲孩子們的“童心”,使得他們對老師言聽計從,鼓勵孩子們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課間時間,和學生的無意識聊天,會讓學生在心靈上更依賴老師,課間和孩子們聊一聊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時不時從的變出一顆糖給傷心的孩子,也會收獲孩子們的心。我還喜歡給孩子們取一些好聽的名字,如:“小甜心”、“小乖乖”等,讓學生感受到我喜歡他們,從而學生想得到老師的“更加喜歡”,他們就會做的更好。
梁娜茹老師的傳聞式鼓勵。就是借用別人之口來夸獎鼓勵,自己夸了一次,別人又夸獎了一次,這樣的鼓勵是雙重的,所以給人的力量也會更強大。體現在班級群的互動中,在家校信中,在學生的點滴改變中,讓家長真切的感受到。
雷艷茹老師的用特權肯定學生的進步。“特權卡”的設計由此而生,包括作業免寫卡,每兩封表揚信就可以獲得此卡,持有此卡的學生可以免寫作業一次,且免寫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哪天作業多了,哪天自己有事了,就可以啟用,寫上姓名和日期交給老師就頂一次作業了;
挑選同桌卡、挑選崗位卡、免批評卡。星光大道上的星星數量是兌換此類卡的依據,10顆、20顆、30顆可以兌換。積少成多,當積夠10顆星時,學生可以任意選擇一張卡。三種卡,三種特權,這是花多少錢也買不到的,學生自然是異常珍重。
二、感受
今天分享的過程,生動有趣,高招頻現,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所謂“一個人可以走的快,而一群人可以走得遠”,不正是如此嗎?
1、巧用激勵性語言。好聽的話誰都愛聽,更何況是小孩子呢!你的一句鼓勵,可能就承擔了一個孩子一天的快樂學習,所以,我們作為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語言,讓語言化身為力量,激勵著你眼前的所有孩子。
2、巧用生活妙招。各位老師的小妙招真是有趣、有勁兒、有效果,一方面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們奮勇爭前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極大的降低了學生之間發生矛盾沖突的機會,這不但營造了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還營造了和諧、向上、向善的文明校園,真是一舉兩得啊!
3、巧用資源、賦能。吃的、用的小東小西在我們身邊極為常見,也比較便宜,所以生活中,對學生們的吸引力并不明顯。可是,當這些成為獎品發給學生時,就完全不一樣了,此時的小東小西已經不是他本身了,而是老師對學生的肯定、表揚與關注。
作為班主任的我們,班級就是我們的家,在這個家里,我們是主心骨,是一把手。
無論我們實施哪一種班級管理方法,我們都只有一個初衷:激勵學生,調動積極性,向上向善。
所以,老師們真的就如一朵朵盛開的花,只要你用心,只要你有愛,只要你方法行,無論在哪里,總會帶來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