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世界里最令人關注的事件莫過于華山論劍了,既然是論劍,自然以劍法為先。雖然在華山絕頂第一次論劍的天下五絕后來各有不同的絕技,但在那次比武中確實各懷劍法絕技。我們都知道王重陽創出了全真劍法,成為天下武學正宗。雖然全真七子在射雕中屢屢受挫,但那是他們的對手太強大,并不能說全真劍法垃圾。
在第一次華山論劍時,參與的人除了王重陽還有黃藥師、段智興、歐陽鋒和洪七公。雖然黃藥師以彈指神通和劈空掌聞名,段智興以一陽指聞名,歐陽鋒以蛤蟆功聞名,洪七公以降龍十八掌聞名,但這第一次的論劍,他們使用的還是劍法。書中說:
“百日練刀、千日練槍、萬日練劍”,劍法原最難精。武學之士功夫練至頂峰,往往精研劍術,那時各有各的絕招,不免難分軒輊。二十年前華山論劍,洪七公與歐陽鋒對余人的武功都甚欽佩,知道若憑劍術,難以勝過旁人,此后便均舍劍不用。
所以第一次論劍所有人使用的武功主要都是劍法,因此才會稱為華山論劍,否則就應該取個別的名稱了。只是后來隨著武功境界的提升,他們都發展出了比劍法更厲害的絕技。王重陽也只是參加了一次華山論劍,第二年他就離世了。所以華山論劍并沒有什么傳統,也沒有詳細的規則,只是五絕之間進行了一些口頭約定。
華山論劍的核心議題是九陰真經的歸屬,并不是為了爭奪天下第一的虛名。王重陽等五人約定通過比武決定九陰真經的持有權,誰武功最高,誰就可以持有九陰真經。但持有權不是擁有權,到了第二次華山論劍時可以再次通過比武決定九陰真經的持有權。
這樣的安排是有漏洞的,九陰真經記載的武功據說天下第一,誰持有了九陰真經就可以翻閱其中的內容,修煉其中的武功。那到了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時候,誰還能打得過第一次論劍時獲得九陰真經持有權的人呢?而其他四人之所以答應王重陽的安排,是因為他們四人知道王重陽不可能參加下一次的華山論劍了。
他們把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時間安排在了二十五年之后,到了那時候即使王重陽還活著,估計也行將就木了,怎么可能還爭奪天下第一?事實上王重陽第二年就駕鶴西去了,其他四人知道王重陽不可能活到二十五年之后,所以才答應二十五年之后再次舉行華山論劍,決定九陰真經的持有權。
即使其他四人在約定時已經排除了王重陽,但在第二次華山論劍時還是沒能實現華山論劍的核心目的,那就是再一次確定九陰真經的持有權,因為這個時候的九陰真經已經失散了。華山論劍策劃的核心目標本來就有很大問題,沒有人能夠保證二十五年之后九陰真經還能完好無損。
王重陽一死眾人就開始了九陰真經的爭奪,黃藥師和歐陽鋒馬上就開始施展手段。黃藥師采取的是巧取,歐陽鋒的采取的是豪奪,黃藥師成功了一半,歐陽鋒鬧了個灰頭土臉,所以在出謀劃策方面黃藥師還是比較出色的。黃藥師利用自己夫人驚人的記憶力從周伯通那里愣記去了半部九陰真經,而歐陽鋒卻直接打上門上強搶。
結果黃藥師得償所愿,而歐陽鋒被王重陽打成重傷,十幾年之后才重返巔峰。所以真小人好對付,偽君子才讓人防不勝防,黃藥師在騙取九陰真經方面確實是有偽君子的嫌疑。第一次華山論劍后的兩三年時間內,九陰真經就各散東西了,要不是郭靜是射雕世界里的氣運之子,根本不可能讓九陰真經再次完整。
于是到了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時候,當幾人完成比武之后,根本不再提及九陰真經的持有權,而只是爭奪天下第一的虛名了。所以華山論劍其實只進行了一次,之后的華山論劍都失去了第一次華山論劍的核心目的,僅僅是眾人爭奪天下第一虛名的游戲了。所以華山論劍這樣的盛會自然很快就衰落得辦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