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論劍是射雕英雄傳中的一個重要活動。射雕世界的絕頂高手們幾乎都想要在華山論劍上一展身手,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所以他們費盡心機,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武功,或者破壞別人的練功,或者在事前想辦法剪除對手。他們花費二十年的時光做這一切,難道只是為了得到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如果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雖然虛名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實利。沒有實際的好處,沒有人愿意花費心力去做這件事的。
第一次論劍
華山論劍的起因是因為《九陰真經》,這部經書一現身江湖,便引起大量的江湖仇殺。由于因為九陰真經失去性命的江湖人士太多,所以全真教主王重陽出手了。王重陽出面奪下了經書,并邀請當時的江湖中的絕頂高手在華山之巔通過比武的方式決定九陰真經的處理方法。這就是第一次華山論劍的起因。參加第一次華山論劍的是當時的五絕,分別是中神通王重陽,東邪黃藥師,南帝段智興,西毒歐陽鋒,北丐洪七公。王重陽還邀請了鐵掌幫主裘千仞,但裘千仞沒有參加。至于華山論劍的目的書中通過梅超風的回憶借助曲靈風的口進行了說明:
全真教教主王重陽真人邀集武林中武功絕頂的幾位高手到華山去比試武功,當時稱為“華山論劍”,言明武功最高的人掌管《九陰真經》,從此誰也不得爭斗搶奪,使得天下江湖上復歸太平。
第一次華山論劍的勝利者是王重陽,所以九陰真經就交給了王重陽保管。注意,是交給王重陽保管,而不是就屬于王重陽的了。所以王重陽死前才要求所有全真派之人都不可以練九陰真經上的武功。他不下想落下自己有私心的口實。周伯通曾經說,王重陽死前曾經想把九陰真經直接付之一炬了,但最后還是決定留下來。周伯通說王重陽改變主意的原因是王重陽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九陰真經是福是禍在于人,不在于書。所以他不想讓前輩的心血化為烏有,相讓后人去決定書的去留。但恐怕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王重陽只是負責保管經書,并不擁有經書的處置權。為什么呢?這就要談到第二次華山論劍了。
第二次論劍
郭靖黃蓉在陸乘風的歸云莊遇到了假冒裘千仞的裘千丈。裘千丈提到了第二次華山論劍:
“二十五年一次啊。老的要死,年輕的英雄要出來。算來過不了多久,又會有華山論劍,可是這些年中,武林中又有什么后起之秀?眼見相爭的還是我們這幾個舊人。唉,后繼無人,看來武學衰微,一代不如一代的了。”
裘千丈對于第二次華山論劍的說法只是爭奪天下第一的名頭,并沒有別的意義。但裘千丈不是裘千仞,他知道的不一定準確。其中,一燈大師曾經有一段回憶是這樣的:
我躊躇良久,見劉貴妃哭得可憐,好幾次想開口說要給他醫治,但每次總想到只要這一出手,日后華山二次論劍,再也無望獨魁群雄,九陰真經休想染指。唉,王真人說此經是武林的一大禍端,傷害人命,戕賊人心,實是半點不假。為了此經,我仁愛之心竟然全喪,一直沉吟了大半個時辰,方始決定為他醫治。
根據一燈的回憶,第二次華山論劍除了爭奪天下第一的名頭,還可能重新決定九陰真經的歸屬。這才是華山論劍的重頭戲,九陰真經比天下第一的名頭有用多了。如果只是爭奪天下第一,那也太無聊了,不值得花費那么大的心力。所以九陰真經才是華山論劍的核心目的。
尾聲
第二次華山論劍的目的應該是繼續爭奪九陰真經的保管權,只是王重陽死后,九陰真經就出了各種意外。王重陽一死,歐陽鋒就來搶奪經書。周伯通按照王重陽的遺命去隱藏九陰真經,結果被黃藥師欺騙,騙走了下部經書,接著黑風雙煞偷盜九陰真經。經過這么一番折騰,九陰真經已經不知所蹤了。所以第二次華山論劍的預設目的已經失去意義了。但是又不能就那樣直接取消了,于是第二次華山論劍草草舉行草草結束了,其實大家的興趣都不是很濃了,天下第一的虛名并不會被那么多人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