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多大個財!?”我之所以要在這句話后面加上這兩個標點符號,是因為母親大人說這句話的時候,常常既有問的意思,也有感慨之意。
母親大人話語中有問的意思的時候,大致是說你要有多少錢,才是你的目標?你需要那么多錢嗎?而母親大人不說掙多少錢,只說發財時,卻又有財可能帶來的不確定,以及命中有沒有等一些問題在里面,因此而發出感嘆。
人的一生能不能發財,能發多大的財,真的不是有一個人自己所能決定的。比如,馬云現在經常在世界富翁的前幾名徘徊,倘若放在八十年代之前,同樣能力的人會有如此的財富嗎?顯然是不會的。當然,也可以說,那個時候就沒有同樣能力的人。那個時代產生不了與他同樣能力的人。命中注定有沒有,更多的還是首先受制于大歷史大背景,然后才是取決于小環境下的個人作為。
“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如此循環往復也是大背景小環境帶來的原因更多一些,而由個人家庭本身,一代不如一代導致的概率或許并不是最大的原因。母親大人在對我們說這句話時,我們以前那個所謂發達之家已經衰落,母親大人是在總結一個事實,另一方面,也是鼓勵我們,我們還有機會,只要努力還會好起來。不過,這里的富,我相信母親大人并不是要指望我們又要擁有多少財富,而是富裕穩定的生活。
如果我們假定財富都是取之有道的,可以換成這樣的說法,常規情況下,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大小和財富成正比。可是有的人的研究是隱性的,甚至在未來的,那么又如何比較呢?有的根本就是無法用財富來衡量的。所以,單就財富來比較也未必就是準確的正確的。
一個人的降臨從來不是從天而降的外星人,而是歷史長河中順流而下的一顆水珠。順生與盡力是作為人必須遵循的法則。所謂盡力,也就是義,應為當為,當仁不讓。
人生進退的道理也是應該存于期間。
《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地,君子處世,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
可見,自強不息所體現的盡力而為,本就是天命應有之意。
“盡人事待天命”兩不背離!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湯王的洗澡盆上,本來是說洗澡的問題: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凈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凈,這樣一天天的保持下去。寓意為如果能夠創新不守舊,那么每一天都要創新,并且長久保持下去的意思。
二程集中的“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不退者”。
不進則退,不洗則舊,兩者均是同意。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引自孟子,后又改為“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后者比前者又高了一層。
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鄰之旦旦有是哉。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小民之進退唯在生死之間,或者瓦礫之間,與鴻鵠之志,與大道仁義又相距得遠了。非不為,是不知也!
凡事盡力而為,與人與己皆如此。進與退才能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