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和不經常聊天的G因為空閑時間的吻合閑聊上了,聊著聊著無意中知道她兩個月前痛失母親的這個事,頓時有點錯愕。
早幾年前我們在一起共處過一段不算短、充滿許多回憶的時光時,我就聽說她母親身體一直不太好,經常臥病在床。當時只當她隨口一說,我也是隨耳一聽罷了。
G和我年紀一般大,都是三十出頭,只當她的母親和我們大多數人的母親一樣,正是五十出頭的半老徐娘的好年紀。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還有哥哥姐姐,其實她母親的年紀已經和我們的外公外婆相仿了,也就是整整隔了一輩兒。
她說得云淡風輕,我聽得措手不及。不知道怎么安慰她,知道表面的波瀾不驚的下面,必定藏著深深的眷戀和失落。她告訴我母親生前她很少有時間陪伴,哪怕是常回家看看都做不到,此刻想想都是滿滿的愧疚。針對于永失親人這一點兒,我無法感同身受,過多的說什么都是畫蛇添足,我只好選擇沉默或者轉移話題。
是的,人生來來往往,來日并不方長。
我以為失去一個至親之人會天塌地陷乃至一蹶不振,就像電影里深夜買醉、醉臥馬路邊,毫不顧形象的不拉牛仔褲拉鏈的破罐破摔的凄涼,任過往路人拿鄙夷的目光從頭到腳掃射一遍,順帶迸發出吐上幾口老痰的快感景象。
其實不然,地球離了誰都會照轉。至親至愛的人離開我們,我們還是要勇敢的面對接下來的生活。生活并不是一個個體,不是你說我不想活了就不活了的灑脫。它是一種責任,一種大無私,一種生下來、活下去的信念。
我們不是只為自己而活,不單單只是一個“人”字就能概括。我們生而為人,首先是一個孩子,然后就有了許多親人,很快我們長大成人又有了自己的孩子,立馬我們就變成了孩子的親人。每個人就這樣承上啟下的變成了中年人,我們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局面,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身體、熱愛生命。
是的,人生來來往往,來日并不方長。
年輕時,心是軟的,脾氣是硬的;多年后,脾氣是軟的,心是硬的。人到中年,親人、朋友越來越少了,大家都發現了時間的可貴,誰都不愿意浪費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結識一個新的朋友、了解一個來往并不多的親人。
大家形色匆忙,被時間的鞭子抽打著不停的趕路。沒有人敢停下來,也沒有人敢回頭張望過往血肉模糊的遺骸。我們并沒有被生活折磨成行尸走肉,我們血管里的紅色漿液依舊滾燙、層層脂肪下面的白骨還是堅硬不摧、看似干澀的眼睛里淚腺仍舊發達……
我們裝作大無畏的樣子、懷著堅定的信念活在這個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世上,其實我們生來就渴望被擁抱、被牽手、掏心窩的交流。
當父母還能動彈時的一句碎碎念;當兄弟姐妹們為了解決某件事的一聲召喚;當孩子露出渴望被擁抱時的目光;當伴侶感到活著的疲累;當朋友深夜流出的一滴寂寞的眼淚時,你是否能放下手機,對他們說一句“我在。”
是的,人生來來往往,來日并不方長。珍惜當下,熱愛每一寸陽光照射過的土地,每個熟悉或者陌生的行人。
畢竟,來日并不方長,每一次的遇見都有可能是生命的最后一次……
我的親人摯友們,我永遠愛著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