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職者當中,不乏很多簡歷注水、造假或者夸大其詞,目的都是為了吸引用人單位的眼球,這似乎已成為“公開的秘密”,簡歷的不真實,成為人才市場信息不對稱的“罪魁禍手”,也需要很多單位具備一雙火眼金睛,從中甄別出真的人才和假的“東郭先生”來。
“行業翹楚,嘿嘿,我真想看看這翹楚長什么樣?”
剛一上班,就聽見同辦公室的人力資源部小L在一邊對著電腦一邊咧著嘴嘿嘿的笑。
“這么厲害,讓我看看是誰?”大家伙一致圍了過去。
是新投公司策劃主管職位的一份簡歷,才看開頭幾句話就讓我們笑場了。
“策劃了XX市房交會項目”、“策劃了電視臺大型相親匯節目”、“策劃了XX市XX冬季越野賽”……這么高大上的項目,作為一個畢業才兩年時間的姑娘,能做到這么牛掰?至少我是不信的。
關鍵的關鍵,最后,她還給自己定位——“行業翹楚”,原諒我再次不厚道的笑了。
人力資源部長老孟嚴肅地敲了敲桌子:“笑什么笑,這個世界高人還是很多嘛,至少能寫出這么牛掰的簡歷也是一種策劃嘛,小L,你叫她明天來面試一下,讓我們會會這位牛人。”
第二天一早,一個很文靜的姑娘就早早來到了辦公室等候,不用說,就是那位“翹楚”了。
一問,92年的,長得蠻清新,我、小L和老孟對她進行了初輪面試。
“請先做個自我介紹吧。”小L率先打破了偌大房間的冷清。
“我大學學的是企業管理專業,但我特別喜歡沒事搞搞策劃,在學校就策劃了好幾場大型活動——“”什么活動?“我很感興趣,”嗯……就是我們管理系和經濟系的籃球比賽,我弄了一個大的簡報;還有學校的校刊,我發起了一場捐贈舊書給當地貧困小學的通知……“一開口就有意無意間就透露出“牛掰”的以前。
“好吧,不說大學了,說說工作以后吧。”我們大概心里有數了。
“我在一家傳媒公司工作,本市的大型房交會就是我們公司接下的一個大單,這個策劃我們做了整整兩個月。”姑娘正侃侃而談,老孟打斷她:“你們團隊一起負責的吧?”姑娘點點頭,“是的。”
“團隊幾個人?你主要負責什么?”
“10個人,主要負責人是我師傅。“
“意思是你還是學徒?只是打下手的對嗎?你簡歷中提到的所有項目都是跟著你師傅做的嗎?”老孟繼續追問。
姑娘有點著急地解釋:雖然我是跟著師傅做的,但是我也學了不少,現在讓我獨立來策劃這些活動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我們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得,明白了,又是一個摻了水分的簡歷。
之后的對話草草結束,當然,姑娘沒有被錄取。
無論什么企業,需要的都不是這種沒有自知之明的人,一個人,如果總是把自己看得這么高大和完美,這樣的盲目自信在職場中有可能是最大的失敗。
職場有時難免殘酷,卻也很公正,只有自身具備真正的能力和價值,才是決定你被人看好的決定性因素。如果自身不具有相應的實力,僅靠花哨的簡歷來期望獲取他人的認可,終究來得快去的也快。
到時候,也許你會發現,自身雄厚的實力,無需刻意裝裱,自會有人欣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