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將迎來夏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大暑,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大暑正是夏天的暑氣發(fā)揮到頂峰、也是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jié),空氣中的濕熱感越來越強,讓人呼吸都感到不暢快,也正應(yīng)了古人的那句話:“大暑乃炎熱之極也。”不過,沒有暑熱,看不到樹葉蔥郁、聽不到蟬鳴悅耳、聞不到荷花芬芳,即使“清風(fēng)不肯來、烈日不肯暮”,但“天無寒暑無時令,人不炎涼不世情”,在有些人看來,再熱,也能悠然處之,心靜自然涼。
持續(xù)的悶熱天氣會導(dǎo)致人體出汗過多、容易出現(xiàn)口干舌燥、甚至氣短乏力、食欲減退等現(xiàn)象,除了避免在高溫環(huán)境中工作太久、多喝白開水、綠豆湯等以外,在飲食上,多吃一些如豆腐、蓮藕、百合、銀耳、蘑菇、鴨肉等解熱祛暑的食物,既有助于清心除煩、又能增進(jìn)食欲,也有利于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fù)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等不適。除此之外,有句俗話說:“大暑吃五寶,半年無病擾”,下面,我就來推薦這五道當(dāng)季鮮味與傳統(tǒng)美食,營養(yǎng)美味、祛暑開胃、讓你伏天不受苦~
大暑五寶:
1、落花藕
在民間,有個每年必吃四鮮的說法,即“香椿芽、頭刀韭、頂花黃瓜、落花藕”,這四鮮是春夏之季菜中的頭鮮,春天吃罷香椿芽、頭刀韭,初夏吃完頂花黃瓜,到了大暑,落花藕便是人們要急于嘗鮮的了。荷花剛剛敗落之后,才長出來的蓮藕鮮嫩無比,不僅汁水充盈、營養(yǎng)豐富,而且口感爽脆;蓮藕是百搭食材,涼拌、熱炒、燜煮、煲湯皆可。吃起來味甜多汁,既有助于生津止渴消暑熱,又能健脾開胃。
說起蓮藕,不得不說荷花,在每年的大暑前后,即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正是荷花的生日,在這一天,也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蓮誕節(jié)”,也叫采蓮節(jié)”、“觀蓮節(jié)”。在古時,不少畫家詩人便會聚在一處,賞荷、采蓮、食藕、飲酒、吟詩;另外,在這一天,采蓮女子結(jié)伴蕩舟于湖,邊采蓮、邊對歌取樂,還會將采來的蓮子裝入自己親手繡的荷包中,送給喜歡的男子,來表達(dá)相思之意。
如今,在蓮誕節(jié)這天,一些城市都會舉辦荷花節(jié)、荷花展等活動,人們攜同家人、朋友一起,在荷花盛開的湖里一邊劃船賞荷、一邊向荷花祝壽慶生。濟南的市花是荷花,自從1987年的首屆荷花展在大明湖舉行后,濟南市幾乎每年都會舉辦荷花藝術(shù)節(jié),有荷花科普文化展、龍舟賽、荷花仙子評選、荷蓮產(chǎn)品展賣、荷蓮花藝沙龍等多種豐富的與荷花有關(guān)的活動。同時,在荷花生日的這天,還會舉行放荷燈比賽,市民們手捧自制的荷花燈,在夏日夜晚將手中的荷花燈放入水中,也寄托著自己美好的祝福與心愿。
清炒落花藕的做法:
食材:嫩藕1個,青紅辣椒各半個,花椒、蔥、姜、鹽、白糖、食用油適量
制作過程:
1:將嫩藕洗凈后削去外皮,然后切成薄厚均勻的細(xì)絲,放入清水中,以免變色。[此步注意:如何使藕切絲不斷不碎?先把藕一切二段,將其中一段豎起,沿著邊緣切成大片,切到藕孔后馬上換另一面繼續(xù)切片,將四面皆切完大片后,將所有大片切成細(xì)絲,最后再將剩下的中心部分再切成藕絲即可。]
2:將蔥、姜洗凈后切成絲,青紅辣椒也切成絲備用。
3:火上坐鍋,鍋熱倒油,油熱后放入花椒炸香,待花椒變黑后撈出,下入蔥姜絲,煸炒出香味。
4:放入藕絲、青紅辣椒絲,煸炒半分鐘后,放入適量鹽、白糖,再次煸炒均勻后,即可出鍋裝盤。
2、伏羊
俗話說:“六月伏羊賽人參”,在我國一些地區(qū),有著大暑吃羊肉、喝羊湯的傳統(tǒng)習(xí)俗,溫?zé)岬难蛉饽軒椭藗凃?qū)除體內(nèi)的潮濕氣、讓人多排汗,從而起到防暑的作用。另外,伏天的羊肉不僅肉質(zhì)鮮嫩肥美、而且膻味也較淡薄,吃了讓人食欲大增。
下面,我來推薦用羊肉與苦瓜來搭配,都說“夏天要多吃苦”,適當(dāng)多吃些苦瓜、苦菜、苦蕎等苦味食物不僅有助于清熱,還能健脾開胃、增進(jìn)食欲,可謂一舉多得。同時,苦瓜還能幫助去除羊肉的油膩,吃起來口感更加清爽。
羊肉炒苦瓜的做法:
食材:羊肉250克,苦瓜1根,洋蔥半個,姜、料酒、老抽、胡椒粉、鹽、白糖、生抽、淀粉、食用油適量
制作過程:
1:將羊肉切成片,放入碗中。然后加入適量的料酒、老抽、生抽、胡椒粉、淀粉,抓拌均勻,靜置20分鐘,讓其充分腌制入味。
2:將苦瓜洗凈后,一切二瓣,去籽,再切成片;洋蔥洗凈后也切成片;姜切成絲備用。
3:火上坐鍋,鍋熱倒油,油熱后放入腌好的羊肉片,煸炒均勻,待羊肉變色后撈入盤中備用。
4:鍋中留少許底油,下入姜絲、洋蔥片,煸炒出香味。
5:下入苦瓜片,煸炒1分鐘后,加入羊肉片,再次煸炒均勻;最后加入適量鹽、白糖后,煸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3、營養(yǎng)“棒”
現(xiàn)在,正是早熟的新鮮玉米大量上市的時候,除了煮熟后直接吃,也可以加入米飯、或者作為配菜等多種食用方法,另外,鮮嫩的玉米皮和須子也不要扔掉,它們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也較高,用來煲湯或者煮水,養(yǎng)生效果很不錯。新鮮的玉米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人體必需的多種營養(yǎng)素,堪稱“營養(yǎng)棒”。在暑熱的時候,適當(dāng)多吃些谷物雜糧、少吃大魚大肉,還有助于開胃增食欲。
下面,我來推薦用新鮮的糯玉米與野菜一起做道營養(yǎng)雜糧包。
營養(yǎng)雜糧包的做法:
食材:糯玉米2根,馬齒莧1小把,面粉1小勺,小蔥1棵,食鹽、花椒粉適量
制作過程:
1:將糯玉米洗凈后用擦絲器擦成鮮玉米渣,馬齒莧洗凈后切碎;蔥洗凈后切成蔥花備用。
2:將鮮玉米渣、馬齒莧碎放入大碗中,加入半小勺食鹽、半小勺花椒粉,攪拌均勻,如果感覺過濕就加入一小勺面粉,攪拌成用手一攥即成團的狀態(tài)即可。
3:抓一小把食材,在手中團成圓形,再用手指在底部鉆一個小洞,再揉成像小窩頭一樣的小雜糧包即可。
4:將碗中所有食材都做成小雜糧包后,放入蒸鍋,水開蒸8分鐘即可關(guān)火。蒸好的雜糧包既有糯玉米的軟糯香甜、又夾雜著野菜的清香,搭配上蒜汁、辣椒油等調(diào)成的料汁一起食用,味道更佳!
4、三豆湯
除了綠豆湯、綠豆百合湯、薏米紅豆湯等多用來解暑袪濕之外,還有一道著名的三豆湯,也就是由綠豆、赤小豆和黑豆煮成的。赤小豆和紅豆外形不同,呈細(xì)長型,顆粒比紅豆?。欢叩臓I養(yǎng)成份很接近;從養(yǎng)生來說,赤小豆可以用藥,藥性效果較強。如果沒有赤小豆,也可以用紅豆代替來煮這道湯。對于大暑期間的高濕高熱,這道湯也可以說是“良湯益體”了,像是一道糖水甜品,也像是一道藥茶,營養(yǎng)好喝、經(jīng)濟又實惠。
三豆湯的做法:
食材:綠豆、赤小豆、黑豆各2小勺,冰糖或紅糖適量
制作過程:
1:將綠豆、赤小豆、黑豆洗干凈之后,放入大碗中,用清水提前泡發(fā)2個小時。
2:將泡好的綠豆、赤小豆、黑豆連同泡發(fā)的水一起放到電飯煲里,水少可以再添加一些。
3:按下“煲粥”鍵,待湯煲好后再加入適量冰糖或紅糖,熱飲涼飲皆可。
5、姜棗茶
大暑講究吃姜,“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yī)生開藥方。”生姜味道雖然辛辣,但是能夠幫助逼出體內(nèi)的寒氣,食用后讓人能多出汗且出透汗,增加血液的循環(huán)。尤其是在淋雨之后,喝下一碗熱熱的姜糖水不僅讓人免于受雨淋的濕氣、還可以預(yù)防因著涼后的感冒發(fā)燒。
在民間,有大暑曬生姜的習(xí)俗,就是把生姜切成片放在太陽下面進(jìn)行晾曬后,制成姜茶、姜湯、或者用姜汁煮雞蛋等等吃法。下面,推薦一道簡單的做法:即用生姜、大棗、紅糖一起煮成姜棗茶。
姜棗茶的做法:
食材:生姜1塊,干紅棗6個,紅糖2小勺
制作過程:
1:把生姜洗凈后切成細(xì)絲;干紅棗洗凈后,用剪子剪成棗片備用。
2:把姜絲、棗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中火煮開。
3:加入2小勺紅糖,繼續(xù)用中小火煮10分鐘即可。煮好的姜棗茶趁熱喝,邊喝邊吃里面的姜絲、棗片,微辣中帶著微甜,喝完渾身都感覺通透又舒服。
圣人說:“熱然后知涼、苦然后知甜、難然后知福、痛然后知樂。”過了夏天最難熬的這段時節(jié),涼爽的秋天就向我們遠(yuǎn)遠(yuǎn)地招手了;過了夏季的三伏,說不定,每個人真正的“福”氣也就要來了。別忘記大暑吃五寶,好運“暑”不勝“暑”;幸運“暑”字圍你轉(zhuǎn)~
每天的柴米油鹽讓我們對瑣碎繁雜的廚事早就沒有了“若如初見”的感覺,但可是而but,“不計得失、渾然忘我、樂在其中”依然是我們每天的不懈追求。愛生活、愛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龜編輯原創(chuàng),碼字不易,嚴(yán)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喜歡我就~關(guān)注!~點贊!~支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