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紅的火苗燃燒著,鐵鍋里的油靜靜的沸騰,隨著油溫的升高,灶邊人將食材投入鍋中。
隨著“滋啦”的聲響,配料的蔥姜蒜被爆香,香味溢出,再隨著鍋鏟的翻動,蔬菜、肉類、海鮮,煎炒烹炸。香氣撲鼻的一道道美食就這樣出鍋了。
日日復復,人間的煙火,帶來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那一段段記錄在其中的記憶,是優美的,輕快的。
但每每總有這樣那樣的“廚房終結者”,不管是按照食譜也好,所有的教學視頻也好,總是能做到炸廚房的效果。
為什么會做成這樣的效果?
大家不都是明明按照視頻教學做的嗎?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火候!所有的視頻教學和食譜教學都告訴了你流程,但是絕對不會告訴你針對什么食材用多大的火力,這才是問題的所在。
所以這里,在談論美食故事也好,烹飪方法和美食具體做法也好,我們也要有自己的初心,就是能夠做好食物,與別人的分享是美好的,不要炸廚房,不好回憶里全是滿滿的惡心。
這里就先和大家詳細說一下火力。
我們通常說的,小火,中火,大火,猛火,是不是有點懵?
分細一點來說,目前用的比較多的兩種火,煤氣灶和電磁爐。
煤氣灶的大火就是指開到最大,小火就是指開到最小接近關掉前火苗微弱的狀態,中火,顧名思義就是指旋鈕開到中間檔位附近的時候。
而電磁爐基本都設定好的各種烹調樣式了,但如果有的用功率顯示的話,120W 到600W 算是小火,700w到1600w 是中火,1700w到2100w是大火,也是所謂的猛火,大約在280℃-300℃左右.
因為是存在一個區間問題,所以一般是烹制者自行掌握,比如電磁爐的700W到1600W都是中火,一個是上限接近大火,下限又靠近小火的區域,這個該怎么判斷?
其實也不必那么強求,有兩點可以注意:第一是掌握對食材和烹飪方法的了解。大火是一種最強的火力,用于“搶火候”的快速烹制,它可以減少菜肴在加熱時間里營養成分的損失,并能保持原料的鮮美脆嫩,適用于熘、炒、烹、炸、爆、蒸等烹飪方法。中火也叫文火,有較大的熱力,適于燒、煮、炸、熘等烹調手法。 小火也稱慢火、溫火等。此火火焰較小,火力偏弱,適用于煎、燉等烹飪手法。
第二點要注意的是,及時觀察食材的動態,及時調節火力檔位。不可能你明明都聞到鍋里都糊了,還要開著大火一往無前吧?好歹咱也降低降低火力?也不可能看見食材放進去連泡泡都不冒一下,咱還開著小火放羊吧?
掌握了這兩點,能夠很好的保證咱們的美食記憶。畢竟,誰都希望自己做個色香味俱全的烹飪記憶,沒誰會想炸廚房不是?
說了那么多,其實就是希望大家都對料理有好的記憶和開始,希望大家都能做出美味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