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臨近中秋的前兩天,父母會合計:今年又要買多少塊月餅。家族里上了歲數的長輩,過中秋一家最少要送上四個月餅,村里父親的發小,好朋友有父母健在的,也要送。父親從鎮上買回一提籃月餅,掛到房梁上。怕我和弟弟們偷吃,更怕老鼠吃。中秋節的傍晚,父親拿出商家配送的紙和繩子,把月餅都放在面案上,4個一組,一字擺開,把月餅擺出一個造形,用紙包裹嚴實,再用繩子捆緊。包裝完畢,開始“送禮”,我和弟弟也會加入其中,聽從父親的囑咐,一家一家的造訪。幾圈走下來,籃子空了,面案也空了。母親埋怨“啥人嗎?自己的孩子都不疼,咋就不能多買兩個?也讓孩子們嘗嘗”在中秋吃月餅上,母親每年都叨叨,父親是雷打不動,月餅就是一個也不多買。知子莫如父,月上枝頭,爺爺讓奶奶給我們送回幾個來。母親在院子里沒有樹蔭的地方安置一張方桌,擺上蒸煮的玉米,花生毛豆(都是自家地里產的)把一個月餅分切兩刀,切成4塊,碼在盤中。洗幾個三大爺送的不成形,賣不上價的蘋果。(三大爺:父親的一位近門堂兄,在鄰村種果樹)等母親一切就緒,月亮也升起來了,農家小院一下子也敞亮起來。“孩子們,快出來賞月,吃月餅啦!”母親整的還真有點過節的范!
兒時的月餅,主打五仁餡,偶有豆沙餡,棗泥餡。時光進入九幾年,月餅包裝越來越漂亮,品種也多起來。我已出縣讀書,國慶節放假回家,趕上秋收,中秋已過。上小學的二弟“姐,咱娘還給你留著一個賊好吃的月餅哩”“誰給的?”“別人送咱爺爺的,爺爺給咱家了兩個,聽說老貴啦!木頭盒子裝的,一盒只裝了8個,咱爹買上兩筐的錢也買不來這一盒。”“有這么夸張嗎?”“有一個我和我哥一人半塊,已經吃了,真是這輩子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月餅!”二弟的話一下子勾起我的欲望,家里最年長的我從不和弟弟們爭吃爭喝,想吃也不好意思向母親討要。二弟看出了我的心思“娘,娘,你給我姐留的月餅,咋不給她吃?
”母親翻箱倒柜,找到月餅,遞給我。“你自己吃,他倆都吃過了”我揪下一小塊,放進嘴里,還沒有嘬出味來“姐,你說,是不是很好吃?”看著二弟巴巴望著我,極力咽下口水的模樣。“也就那樣吧,你愛吃就給你吃吧。”“不了,不了,咱娘知道了又罵我”“我從小就不愛吃月餅,給你吃我不跟咱娘說”“姐,你真得不吃嗎?”“不吃,你比我小,就該你多吃,”看著弟食月餅的模樣,心想:等我上班了,掙錢了,每年的中秋都給他買這樣的月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