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究竟怎么樣算是有效的產品規劃和設計?大抵基于以下幾點:
- 對操作流程或體驗的優化,如基本的跳轉邏輯,各種button或者icon的調整之類——具體的優化情況,更偏重于交互和UI來確定;
- 涉及到信息結構的調整,包括整體界面結構、各個資源位分配等——需要提出具體的有邏輯性的可被推敲的優化思路;
- 可以為運營提供有指向性的推動力,進而推進整個項目前進;
這里就會引入一個新的問題,究竟怎么樣提出有邏輯性的優化方案?
私以為,首先,對于歷史數據的分析要有指向性,不僅僅是當前表面上的數據情況,更多的是這些數據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為什么低,為什么高,為什么變化緩慢,為什么發生突變,為什么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什么超出了預期的效果……需要反問非常多,最終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一些事情。
關于拍賣,目前還是不確定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優化信息結構,于是就還是只簡單粗暴的做了基礎呈現,甚至比原來還要混亂一些。這個問題,大概還是和自己沒有著手梳理數據有關。
0812
即使是走純粹的電商路線其實也有一些處理方式,比如讓一定程度的買家可以對應到他們同等程度的匠人,新入坑的買家可以直接找到物美價廉或者性價比比較高的東西,慢慢學習關于材質、設計感、各種東西,一步一步來成長為精英買家,同時也是在培養匠人,為新匠人提供活力。
招,審,排,投,中間總是覺得還缺少了些什么,暫時想不到,這個大概等到住院期間會再深入想一想。
電商路線對于現在每個月還要凈投入的公司來說,其實是比較容易實現脫離資本管制的,但是后面再走什么樣的路,還是有點想不到,另外就是slogan,確實是太深了,很難讓人一下子就想明白。
0807
便宜快銷的東西更容易被淘寶客的形式所接受,而貴的東西,往往是評測經驗和實際分享更容易吸引用戶,這里牽扯到的就是內容社區
沿著上個星期的思考繼續,就是如何將單獨的匠人生態變現,用以維系平臺繼續生存和成長。包括通過美好的東西吸引更多的人開始學習,提供學習的材料工具和教程,提供向大師學習討教的機會,提供守藝人們交流互動的途徑,提供售賣的途徑等等。
0802&0803
其實東家作為匠人和用戶之間的平臺,如果用烘焙圈來類比,大概就是私房烘焙師和買家的平臺,那么這里就會有新人、大師,喜歡分享的、想要學習的、能力強的、天賦高的、興趣高的……等等很多很多類。
在烘焙的圈子里,分為感興趣的新人,已經有一定實力的烘焙師,只喜歡吃的買家,原料提供商。在這里,新人可以得到很多學習的機會,包括方子,視頻,線下課程,直播課程等很多種途徑,會讓一個新人慢慢成長起來,讓這個行業慢慢擴大。同時,買家和原料提供商的加入,會讓整個圈子形成一整個生態系統。
通過買賣帶動學習,通過老師帶動新人,通過原料商為整個系統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
如果東家不把自己單純的當做一個電商平臺,而是從初心出發,傳承潮流,那么對已經太老齡化的手藝們,如何讓年輕人接觸到,感興趣,學習,繼而慢慢成長為大師,這條路也是需要我們來鋪墊的。
讓買賣來賦予一門手藝繼續傳承下去的動力,給新人更多成長的機會---流量、學習、分享、交流,讓大師們開放心態主動傳承,將原料的供應或者至少相關的資料共享出來,給守藝人們更多的資源去學習、成長、銷售。
對買家也是一樣,從好奇,到感興趣,接觸,了解,熟悉,精通,進入一個圈子,直到真正沉淀下來,成為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每一環中,他們都可以匹配匠人的一個狀態,甚至是可以和匠人陪伴成長,互相促進。
而現在這樣只是單純的當做一個電商平臺來做,就會將重心更多的傾向于買家層面,于是就變成只需要大師,只需要精品,需要好東西,而忽略了對新生代匠人的承接。久而久之,買賣雙方層級都會被鎖小到頂層,而初心也變成了大師精品專賣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