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4年就傳出豌豆莢要被阿里15億收購,可是直到今天,豌豆莢依然是豌豆莢,不同的是有消息稱阿里將降低至2億拿下豌豆莢,僅僅過去不到兩年的時間,豌豆莢的估值下降了很大一部分,而這失去的十幾億對于豌豆莢來說并不是一個好的信號,那么阿里為什么還要收購豌豆莢?
對于阿里來說,移動端應用分發平臺雖然可以幫助進行業務進行拓展,但是并不是主要的板塊,頂多就是起到輔助作用,此外,豌豆莢市場份額連年縮水,不具有更好的市場價值和潛力,所以,對豌豆莢來說當下并不是發展最好的時候,豌豆莢的輝煌已然過去。
雖然也有不少用戶對豌豆莢的產品持樂觀的態度,但是就目前的處境來說其市場情況并不樂觀。在這個時候找個大樹來乘涼是個不錯的選擇。而很顯然的,阿里對于豌豆莢來說是很合適,360、應用寶都是自有品牌,百度則拿下了91,對于阿里最主要的原因是阿里希望借助豌豆莢的品牌影響力來搭建自己的分發平臺。
App分發市場在早期的時候豌豆莢占據著市場大半的份額,可是后來360手機助手、騰訊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等憑借背后企業的渠道和能量迅速占領市場,如今三家獨大,豌豆莢雖然在產品端依然口碑不錯但是市場占有率已經被完全擠壓,要想恢復過去幾年的行業地位已經是難上加難,而此時阿里拋出橄欖枝并且愿意通過阿里渠道做大豌豆莢,這對于豌豆莢來說最好不過了,所以業界也普遍認為這對豌豆莢來說是一個只賺不賠的買賣。
而對于阿里來說,雖然之前拿下了PP助手,可是偏偏PP助手在海外市場炙手可熱,在國內市場卻一直無法取得更好的成績,因此拿下豌豆莢或許可以幫助阿里在國內移動分發市場取得一定的話語權,當然,這也是看中了豌豆莢的產品實力和再業內的好口碑,再加上豌豆莢多年的市場經驗,在阿里資源的幫助下或許可以與360手機助手、應用寶等一較高下。一旦豌豆莢重新打開市場,對于阿里來說這場買賣也就值了,而這種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移動分發市場潛在的巨大機會,特別是在安卓端,在安卓陣營中只要是應用都可以在應用商店進行下載,而一旦你的分發平臺占據了用戶的手機,那么用戶的下載習慣很容易養成。用戶會不斷的在你的分發平臺進行應用下載,這樣的粘性用戶只會粘性越來越高,之后雙方信任度增強,再通過平臺進行廣告推送、營銷服務等,平臺的潛在價值就被激發出來了。
之前豌豆莢被360手機助手、應用寶超越,一個是360的資源支持,在pc端和手機端360的產品足以給予分發平臺最好的推廣;一個是騰訊微信,當時微信異常火爆,因此app應用通過微信掃碼下載成為時尚,但是要想走通微信的流程就必須使用應用寶進行應用的下載,因此經過一段時間應用寶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反過來,豌豆莢沒有太大的資源支持,相對的就落入了下風,正是這樣的弱勢使得豌豆莢在幾年之內便被迅速超越,即使口碑好、產品足夠簡單清晰依然只能慢慢被市場所遺忘。
所以,阿里的橄欖枝豌豆莢必須接,這是關乎其生死存亡的大事。豌豆莢明白,如果錯過了阿里其還能不能撐到下一個愿意入局的大款就是一個未知數,更何況如今的互聯網市場競爭如此激烈,如果不能快速穩住陣腳,極有可能一蹶不振直到慘淡收場。另一方面,移動分發市場雖然大局已定,但是豌豆莢依然是那個豌豆莢,情懷還在,如果可以有一個理由讓用戶再次在手機中裝載豌豆莢,那么豌豆莢或許可以進一步擴大市場。
筆者之前也是用過豌豆莢的,可是鑒于近年來360、應用寶的攻勢異常猛烈,渠道又多,而在手機中移動應用商店又不可能下載好幾個,因此就慢慢放棄了豌豆莢,但不得不說的是豌豆莢的產品體驗是不錯的。即使此次收購不成,通過此次曝光讓大家知道豌豆莢還在頑強的活著,或許并不是一件壞事。
如今的安卓手機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大,因此移動分發平臺的市場也只會越來越大,豌豆莢還有的是機會。
作者:耿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