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聲明
以下課程內容均來自于幸福進化俱樂部(upwithme),一個關注個人成長、自我管理的社會化學習平臺的創始人易仁永澄老師(公眾號:runwithcc)的《如何把握一個規律,快速成為知識管理達人》。
一、學知識管理的出發點
1、知識管理的痛點
知識管理是什么?我以為就是我把我知道的,想知道的資料都存在起來,想用的時候就能隨時找到。但是現在工具這么多用哪個工具好?好多的內容我都想收集下來,怕下次想要找不到怎么辦?可是我的內容都存的亂七八糟的,有沒有辦法整理的好一些?現在那么多的網課,到底哪個網課才能讓我一次搞定知識管理的事情,聽誰的好啊?
2、知識管理目的不清
發現永澄老師每次上課必定會先談目的和目標,就這點我學到了做什么事情之前要先搞明白目的,設定好目標,然后再做。那么學習知識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什么呢?就是為了把認為的知識管理好,能用的時候隨時找到翻閱嗎?這點我也說不上來,花那么多功夫就為這個,好像又有點不值得,但是現在的混亂狀態又不是自己所希望的,還好我的男神又送法寶來了。
3、柳暗花明
在我為知識管理頭疼的時候,幸好聽到了幸福進化俱樂部的創始人個人成長指引者、教練,自我管理系統構建專家@易仁永澄老師關于《如何把握一個規律,快速成為知識管理達人》的分享會,讓我對知識管理的概念有了全新的認知,了解了知識管理的各種層次,知道了自己知識管理的階段和定位,也了解了真正的大神們是如何看待知識管理和具體實踐的。
二、分享會的具體內容提煉
1、分享會大綱脈絡
- 受眾:知識工作者,例如健身教練;知識愛好者,IP變現者。
到現在知識爆炸的年代,幾乎人人都有知識管理的需求,從學生到各種社會大能,從技術工人到科研學者,甚至是家庭主婦,大家都會遇有這方面的需求。
目的:利用抓手思維規律呈現出來,精準解決痛點,幫助你快速成為一個優秀的知識管理者,展示6年的實踐結果,以及高階知識管理者是如何做的。
目標:重點在于理解;理解知識管理的理念與層次,找尋自己的層次在哪里,弄清楚掌握層次對節省時間來看多么的重要。如果做事可以把握本質,效率能大幅提升,在知識管理中是怎么用的。具體怎么做還會有后續課程。
參考資料:學習的標準有知曉、理解、使用、應用,評估和創新,本次分享重點是理解。對于標準的解說,具體內容參看《你設定的標準決定著你的人生》
key word:規律、快速
主題安排:主要會講2個部分。一是規律的原理 ,二是規律如何來使用(用案例來展示)
金句:你設定的目標決定你的人生,不同的標準對應不同的投入量。
感受:來俱樂部學習之前我肯定是覺得大綱沒什么用的。目的,目標有什么關系,不就是為了要把知識管理好嗎?這就是目標啊,目的目標有什么差別?把問題解決才是正道,才是最關鍵的。老師不就是講如何更快的管理好知識嗎?直接進入主題不就好了嗎?因為有這樣的認知所以學習起來才時常抓不住重點,效率低下,還常花了大力氣學了半天發現這不是我真的想要的。被永澄老師點醒之后,但凡學習之前一定會留意先搞清楚課程的目的是什么,標準是什么,主要講什么,定義有哪些,受眾是誰,這些理解起作者來更加輕松,學習也會更高效。
參考資料:就像現在看書一定要認真看前言目錄一樣。關于理解力,可以參考永澄老師另一活動《如何閱讀一本書》 或者易仁小生老師的“攀登閱讀高峰”的活動。
2、主題內容
- 規律的原理
案例:通過易仁永澄老師自己的知識管理的過程,幫助找尋知識管理背后的層次問題
2010-2013年 對知識管理感興趣。(知識管理初級階段)
關注點:興趣、方法、工具
關注的人:蕭秋水老師等
怎么做:研究方法和工具使用
關注蕭秋水老師博客,她是知識管理工作者。發現《你的知識需要管理》知識管理入門書,出現問題:誰的東西多,誰比較厲害,資料怎么收集,怎么分類,收集的內容如何改名,軟件哪個好用,有沒有硬件支撐?用耳機來聽,或者怎么統一知識存在一個地方
2013-2014(知識管理中級階段)
覺得工具不如體系和方法有力量
關注點:關注體系,關注展示。覺得體系很厲害,很重要
關注人:秋葉大叔等(eg:彭小六《讓未來現在就來》)
怎么做:研究體系
發現問題:體系會隨著發生變化,不能支撐自己的成長,發現關注的事情好像不對。
2015年初 (知識管理高級階段)
關注點:關注價值,產品經理的思維方式
關注的人:楊志平老師、秋葉老師、蕭秋水、趙昂老師、古典老師等
怎么做:把會的內容打包成產品
個人成長的本質是價值,那么為什么不關注價值呢?關注價值(財富語言:我能為你做什么?)我的價值如何提供給他人
知識管理是有規律的,有階段的。你處于哪個階段必然會遇到那個階段的問題,各個階段都有痛點。特別是體系上容易出問題,知識管理還有隱藏的痛點,叫低效的折騰,個人成長都會遇到這個痛點;低效的折騰背后的關鍵是什么?遺忘初心,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么。
key word:低效的折騰
個人成長的特點,任何一種成長中都有一個被隱藏的痛點,知識管理還有隱藏的痛點,叫低效的折騰。
年輕人應該多探索而不是多折騰。低效折騰表現:從一個工具倒騰到另一個工具中,知識稍微發生變化就調整來調整去,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這些是為了什么。
解決低效折騰:PKS模型;用規律來解決:道-術-器
道:理念、原由、意圖;
術:方法;
器:工具;關注體系的人關注的可能是術展開講解:知識管理的不同的層次:最底層主要關注術的問題,關注資源的收集、存儲、分類的問題。經常換工具,責任推卸給工具。有沒有積極主動?較低層和較高層次關注術的層次,不知道收集的資源到底用來干什么。關注收集資源,為了好看點,怎么分類,對應窮人思維模式。
窮人思維模式:特點就是稀缺。表現:怕東西不見了,只是收集存儲。被收集的東西弄的疲憊不堪。
稍高點層次,還是關注術,但是關注消化和體系,就慢慢上道了,關注如何把龐雜的體系融合在一起。
最高層次道的問題,目的和意圖,我這個人到世界上要干哪些,要干這件事情,要做到什么,那在知識管理里面需要做什么?哪個工具好用用哪個,充分體現彈性。舉例:易仁永澄的使命就是引領職場青年高效成長。高效成長,是需要知識支撐的,我就需要知識管理,哪個工具好用用哪個。《管理效果公式》有的人投入精力不考慮效果。
金句:底層次知識管理人容易陷入窮人思維而導致僅關注信息源頭與工具,遺忘初心。在哪個層次就會遇到哪個層次的問題。“正心、取勢、明道、優術、利器”。不知道這個規律的最大麻煩就是圍繞在術與器的層面打轉。對自己有用才是最重要的。做不到這些,知識管理肯定是低效的。
總結:老師講了知識管理的規律與成長,不同層次規律不同,痛點不同,表現也不用。高效的關鍵就是要先搞清楚自己的目的,所有的工具都是圍繞著目的進行。底層的知識管理關注信息的來源,第二級別的是關注構架、體系,最高級別的是關注價值,以輸出為導向;以輸出持續帶動輸入,應用、寫作、創新、分享都是一種輸出,已關注價值為核心,輸出出來,變成成果,利他。定位是很重要,只有知道是哪個階段,基于一個目標,然后跟著大神學,關注目標,不忘初心。
參考資料:《我有病你有藥,我該吃嗎?你該給嗎?》
2、規律如何來使用
規律就是三階段的規律,就是道術器的規律;幫助他人實現個人價值是實現個人價值最快的途徑
案例:螃蟹和小汽車賽跑,哪個能贏?
2種成長速度的方式:
一種先快后慢:成長的過程中解決的麻煩很費事,但是不愿意去解決,而是解決一些小問題。學個工具,上來就實戰。層次很難提升,需要過河。學的都是淺層的不系統的東西。
一種先慢后快:倡導的方式。目的、意義、目標是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要多少步才可以。所有的試錯都是為了既定的目的而試錯 ;
你期待成為哪個層次的知識管理者,期待采用哪種速率的成長方式?
****本質導向、標準設定、作品聲音讓你快速成為一個高效的知識管理者。重新站會在快速發展的原則上。****
提速做法:
1、以價值積累與應用為導向的。
2、標準制定:同樣的事情,不同的標準設定,對于你的價值積累與應用結 果是不用的。同樣的時間內,不同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直接決定著你的積累。 舉例4種標準:a、罵罵咧咧,敷衍了事的做;b、按要求來做;c、保質保量,超出預期;d、不用老板說,想著做在前面。同樣的時間內,不同的標準結果完全不同。
目標管理的課程中,手段目標化是非常錯誤的事情,知識管理明明是一種方法論,明明是幫助你做成一件事情的方法,你不去做最重要的事情,卻去關注方法干什么?
3、作品聲音
做到底,出成果,有作品;一種不斷的通過努力把成果獲得到。不以輸出為導向的成長都是耍流氓。獲得成果有2種:第一種是通過目的獲得你要的成果;第二種成果是,你獲得成果的方法本身也是一種成果。金句:1、知識管理的解決的問題就是通往個人目標的過程中,產生的經驗如何高效復用的問題。是個人成長路上的催化劑和一種方案。2、不以輸出為導向的成長都是耍流氓。
規律:在道術器指引下個人知識管理的三階段,以輸入為導向、以體系為導向、以輸出為導向,把握這種規律,選擇不同的成長模式(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在發展速度的原則下本質導向、標準設定、作品聲音讓你快速成為一個高效的知識管理者,為你的高效節省3-5年的時間。
三、答疑撿漏
- 1、所有的資源是圍繞一個目標來的,精準的目標為前提。說說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 2、目標要先有,成長的方式是一個盒子一個盒子來成長的。同時做多件事情的做法是很蠢的,一個事件做一件事情,提高標準才是關鍵。專注于一件事。關注的(不超過3個),經常用的。
- 3、核心思維方式:出發點是解決什么問題?核心語系 二級推演體系是什么?知識管理解決的問題就是通往個人目標的過程中,產生的經驗如何高效復用的問題。是個人成長路上的催化劑和一種方案。
- 4、問題導向:有問題的時候解決問題;期待導向:沒有問題的時候用期待導向,不斷提升自己
- 5、探求時,要允許90%的試錯,要知道你究竟是誰,自己的性格特質,找到哪個方向感覺還比較好,然后全力以赴去投入。沒有試錯,一上來就想確定正確,那會掉入完美主義的深坑的。靠譜的方法:把自己懂得的,先把標準提上去。把標準提升,才是知識存儲的最好的方式
- 6、復盤,是對做完一件事情以后對行動復盤。
- 7、喜不喜歡和要不要是2件事情。
- 8、保持靈活彈性,管理是成本投入,管理遠不如抓緊時間做輸出重要,考慮你到底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然后再思考要如何管理。
四、結尾
1、對我最有觸動的一句話:知識管理解決的問題就是通往個人目標的過程中,產生的經驗如何高效復用的問題。是個人成長路上的催化劑和一種方案。
2、聽完分享會我的理解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