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北魏主元修問計于群臣,有的主張投奔南梁,有的說向南去依靠賀拔勝,有的說向西去依靠宇文泰,有的說固守洛口死戰,計議未決。元斌之在前線與斛斯椿爭權,拋下軍隊跑回來,騙皇帝說:“高歡兵已到!”
七月二十七日,皇帝遣使召斛斯椿回軍,于是率南陽王元寶炬、清河王元亶、廣陽王元湛,在五千騎兵保護下,住宿于瀍(chan)水西岸,南陽王舍下的和尚惠臻拿著御璽,手持千牛刀跟從(柏楊注:保護御璽,應有掌璽官;保護皇帝,應由禁衛軍;二者均不見,卻由一個僧侶負責,顯出元修的猜忌和宮廷混亂)。眾人知道皇帝將要西行,當夜,逃亡者過半,元亶、元湛也逃回洛陽。元湛,是元深之子。武衛將軍、云中人獨孤信單騎追上皇帝,皇帝嘆息說:“將軍辭父母、捐妻子而來,‘世亂識忠臣’,真不是虛言!”
七月二十八日,皇帝西奔長安,走到崤山中,與宇文泰派來增援的李賢相遇。
七月二十九日,高歡入洛陽,住在永寧寺,派領軍婁昭等去追皇帝,請皇帝東還。鎮守陜縣的長孫子彥不能抵擋,棄城逃走。高敖曹率勁騎追皇帝,一直追到陜西,沒有追上?;实郾揆R狂奔,干糧米糊都沒有,有兩三天,侍從官員都只能喝上山澗里的水。到了湖城,有王思村居民以麥飯壺漿獻給皇帝,皇帝喜悅,免除一村十年賦稅。走到稠桑,潼關大都督毛鴻賓迎接,獻上酒食,侍從官員才解除了饑渴之苦。
八月十日,丞相高歡召集百官,對他們說:“為臣奉主,匡救危亂,如果君王在的時候不能諫爭,走的時候又不陪從,平時爭寵爭榮,危急時則拋下君王逃竄,臣節何在!”眾人無言以對,兼尚書左仆射辛雄說:“主上只與他身邊的親信商量大事,我們都不得參與。后來,乘輿西幸,我們如果立即跟隨,就和那些佞臣是一路貨色;留下來等待大王呢,又以我們沒有跟皇帝走來責難,我們無論進退,都無所逃罪。”高歡說:“卿等備位大臣,當以身報國。群佞用事,卿等增加說過一句諫爭的話嗎!讓國家走到這個地步,不是你們的責任,又是誰的責任!”于是逮捕辛雄及開府儀同三司叱列延慶、兼吏部尚書崔孝芬、都官尚書劉廞、兼度支尚書天水楊機、散騎常侍元士弼,全部處死。
崔孝芬的兒子、司徒從事中郎崔猷,從小路逃到關西,北魏主元修命他任擔任原職,并兼任奏門下事。高歡推舉司徒、清河王元亶為大司馬,代表皇帝行使職權,在尚書省辦公。
宇文泰派趙貴、梁御率重裝騎兵二千人奉迎皇帝,皇帝沿著黃河西行,對梁御說:“此水東流,而朕西上。如果此生能再回洛陽,親詣陵廟,都是卿等的功勞?!被实奂白笥医粤魈椤S钗奶﹤渫變x仗衛隊,迎接皇帝,謁見于東陽驛,脫下帽子流涕說:“臣不能遏制寇虐,讓陛下流離,臣之罪也?!被实壅f:“公之忠節,遠近皆知。是朕自己缺少品德,以致遭到寇暴,今日相見,深感羞愧。我將社稷委托給您,請您全力以赴!”將士皆呼萬歲。于是進入長安,以雍州州府為皇宮,大赦。任命宇文泰為大將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軍國大政,全部由宇文泰決定。又另外設置兩位尚書,分掌機要事務,由行臺尚毛遐、周惠達擔任。當時軍國草創,二人積蓄糧儲,修治器械,簡選士馬,朝廷都依靠他們。宇文泰娶馮翊長公主,拜駙馬都尉。
之前,熒惑星進入南斗星,離去之后,又回來,停留六十天。南梁皇帝蕭衍因為民間傳言:“熒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于是光腳下殿,以化解天變。后來,聽聞元修西奔,慚愧說:“難道蠻虜也能上應天象嗎!”
13、
八月九日,南梁任命武興王楊紹先為秦州、南秦州二州刺史。
14、
八月十一日,北魏丞相高歡親自去追迎魏主。
八月十八日,清河王元亶下制大赦。高歡抵達弘農。
九月十三日,高歡派行臺仆射元子思率領侍從官員前往迎接皇帝;九月二十九日,進攻潼關,攻克,生擒毛鴻賓,進兵屯駐華陰長城,龍門都督薛崇禮獻出城池,投降高歡。
賀拔勝委任長史元穎處理荊州事務,鎮守南陽,自己率所部西赴關中。走到淅陽,聽聞高歡已屯駐華陰,想要撤回,行臺左丞崔謙說:“如今帝室顛覆,主上蒙塵,您應該倍道兼行,到皇帝行在朝見,然后與宇文行臺同心戮力,倡舉大義,天下誰不望風響應!如今舍此而退,恐怕人心解體,一失事機,后悔何及!”賀拔勝不聽,于是撤回。
高歡也撤退,屯駐河東,派行臺尚書長史薛瑜鎮守潼關,大都督庫狄溫鎮守封陵,筑城于蒲津西岸,任命薛紹宗為華州刺史,鎮守新城,任命高敖曹為行豫州事。
高歡從晉陽出發以來,前后上書皇帝四十次,皇帝都不理睬。高歡于是東還,派行臺侯景等引兵向荊州,荊州平民鄧誕等逮捕元穎以響應侯景。賀拔勝回來,侯景逆擊,賀拔勝兵敗,率數百騎兵投奔南梁。
14、
北魏主元修在洛陽時,秘密派閣內都督、河南人趙剛召東荊州刺史馮景昭率兵入援,兵還未及出發,北魏主已西行入關。馮景昭召集府中文武商議該怎么辦,司馬馮道和建議據守本州,等候來自北方的命令。趙剛說:“您應該勒兵奔赴皇帝行在。”眾人呆坐很久,再也沒有一個說話的。趙剛抽出佩刀,擲于地上,說:“您如果要做忠臣,請斬馮道和;如果要從賊,就趕快殺了我!”馮景昭感悟,即刻率眾奔赴關中。
侯景引兵進逼穰城,東荊州平民楊祖歡等起兵響應,在半途邀擊馮景昭,馮景昭戰敗,趙剛逃入蠻夷地區。
冬,十月,丞相高歡抵達洛陽,又派和尚道榮奉表于孝武帝元修說:“陛下如果賜下一道詔書,許諾回到京師,臣當率文武百官,清掃宮殿,恭迎圣駕。如果返回正位的日期無法確定,則七廟不可無主,萬國須有所歸,臣寧負陛下,不負社稷。”皇帝還是不答理。高歡于是集合百官耆老,商議另立新君。當時清河王元亶已經認為帝位非我莫屬,出入都稱警蹕,高歡覺得他簡直就是個小丑,于是說:“自孝明帝(元詡)以來,昭穆失序,永安(元子攸)以孝文帝(元宏)為伯考,永熙(現任皇帝元修)又把孝明帝(元詡)的牌位遷到別的廂房,帝業衰敗,皇帝在位時間都太短,就是這個原因?!庇谑橇⑶搴油醯氖雷釉埔姙榈?,對元亶說:“我也想要立大王您,但是不如立大王之子。”元亶不能自安,輕騎南走,高歡把他追回。
十月十七日,孝靜帝元善見即位于城東北,時年十一歲。大赦,改年號為天平。
宇文泰進軍攻潼關,斬薛瑜,俘虜其卒七千人,回長安,進位為大丞相。
東魏行臺薛修義等西渡黃河,占領楊氏壁。西魏司空參軍、河東人薛端糾帥村民擊退東魏兵,收復楊氏,丞相宇文泰派南汾州刺史蘇景恕鎮守。
華杉曰:
至此,北魏分裂,分為高歡控制的東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