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小別離》這部電視劇很火,圍繞的是孩子出國留學而一次次身不由己的告別。
有句話這樣說: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有朋友這樣問:為什么車站上演的都是別離,其實,車站,這個特殊場景,除過極少數相聚就都是別離,車站也成了別離、遠行的代名詞,所以像是車站,公交站牌,機場,每天都上演各式各樣的別離。
在外工作好多年年,每年最少看4、5次的別離的場景,母親懷抱著一歲左右的嬰兒,背著大袋子,父親扛著2大袋子東西送至站臺時的情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我曾經在去往紹興的火車站里,面對熙攘的人群,忍不住寫下:熙熙攘攘,皆為何往,感慨的句子。
02
如果說年老的別離是一種牽手到白頭的守望相助,一分開就有可能是生離死別。
年輕的別離是一種最美的時光可惜你沒有參與的遺憾,驚喜的事,煩惱的事,唯獨因為你不在身邊,沒有人可以分享,因為你不在身邊,連給朋友打電話傾訴的心情都沒有,這邊我高興的歡呼雀躍,那邊你因為不能感同身受,一個“哦”就能終止所有的對話。
03
對我來說,最撕心裂肺的別離是和寶寶的分離。
一直覺得對一個年輕的媽媽來說,孩子和老公都不在身邊,這是很殘忍的一件事情,記得自己大哭著打電話質問老公時的樣子:
我可以忍受孩子不在身邊,我可以忍受老公不在身邊,但孩子和老公都不在身邊,是忍無可忍的,說這話時我是憤怒的,歇斯底里的,更是哀求的。
去年5月底妹妹來杭州,其實就是來接寶寶和婆婆回去,寶寶正好8個月了,我們計劃是婆婆會在6月開始裝修房子,所以,寶貝回老家可以說是計劃之內的事,之前1個月也已經斷奶,練習著奶奶摟睡,也在為回老家做準備。我打算用半個月的時間來調節和寶寶的第一次分離,可是在呆了3天后妹妹因為接到臨時調整的駕考日期,決定第二天回家。這樣的決定讓我措手不及又無力反駁,也就只有10來個小時的時間要離開,慌亂,讓我不能控制的情緒開始出問題。
那一夜醒來又睡去,夢里還是寶貝被帶走了我的哭喊,恍恍惚惚。
一大早,每個人都起來很早,因為是下午4點的火車,回家要帶的東西太多,被我稱為清潔、收納小能手的妹妹便開始收拾,我被安排去社區醫院辦理轉走打疫苗的事宜,下樓,不知道怎么走去,只記得醫生在本子上蓋章時我哭了,敲定這個章,像是宣布寶貝必須被帶走似的,以后打疫苗這里也不再有她的位置。
就這樣,哭了一路到家,婆婆一眼就覺察到開始安慰我,說她回家裝修完會馬上再帶過來,越安慰我越哭的厲害,這時寶貝抱著一個蘋果啃的樣子可愛極了,咿咿呀呀,而我也馬上看不到她的一舉一動,無助也無奈。在最好玩的時候將要和我分離,8個月一直在身邊的日子就要結束。
下午,把婆婆他們送去車站,一路上,我抱著孩子,再也不想撒手,開始心里默算我還能抱她大概1個多小時。
在車站外默默的流淚,看著她熟睡的樣子,覺得滿是歉意,一遍一遍想著,媽媽不是一個好媽媽,你醒來時,就看不到媽媽了,對不起,寶貝。
候車室里,放眼望去,滿是臨行的人,我試圖找找看是否有別的小孩子,自我安慰一下,沒有,一個孩子都沒有,似乎這時,全世界就只有我和我的寶寶要分離,我難受極了。
抱著她不肯撒手,直到火車開動,最后一刻,我在車箱口把她抱給奶奶,可能是要使勁兒的原因碰到了她寶寶突然醒了,萌萌的,呆呆的樣子看著我,我轉過頭,不敢再看一眼,這時火車正好啟動,我奔跑著離開車站,那一刻,哭的已成淚人。
車站出來已經瞬間就渾身無力,眼淚止不住的留,撥通老公電話的那一刻:聽到對面喂的一聲,哽咽讓我想表達卻發不出來一個字。最后,老公百般安慰,我的情緒大概在2個星期后緩解,我知道,或許有人會說矯情,從懷孕到8個月,快2年的時間一直連在一起的,突然就被帶走,什么感受,我想只有每一個做媽媽的人才能理解。
04
經常聽到有人說別離是為了更好的相聚。而作為父母,更是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會不斷的面對分離。孩子慢慢長大,別離是父母首先應該學習的一門功課,沒有人喜歡別離,但這就是人生。
最后,我知道很多家人、朋友和我一樣現在也仍面對著別離,或許我們以后也會面臨更多,盡量多創造條件和愛人孩子待再一起吧,如果非要分離,也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有個認識的朋友現在會基本每周回丹鳳,周一早上坐第一趟車準時上班,周五晚總會想方設法回去,因為老婆和孩子在家呢!我想他最每周最幸福的時刻肯定會是見到寶寶的愛人的時候吧,讓你義無反顧,風塵仆仆穿梭在愛與工作間。
最后,對于分離,每個人承受能力不一樣,就如同每個人對疼痛的忍受差別很大。在外工作的朋友們,一定要身心健康,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調整自己,為愛分離本身就是一種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