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杉版資治通鑒【1889】決策的情緒本質。2023-04-13

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三十一

唐紀四十七

公元784年5月——785年7月

共1年4個月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六

  興元元年(公元784年)

1、

  五月,鹽鐵判官、萬年人王紹押運江、淮進貢的綢緞棉布抵達,皇上命先給將士,然后才脫下夾衣,改穿單衫。韓滉想要遣使獻綾羅四十擔到皇帝行在,幕僚何士幹請行,韓滉喜悅說:“君能為我走這一趟,請今日過江。”何士幹許諾,回家和家人道別,家里薪柴米糧儲備已經羅列在門庭了;登船,則物資裝備和需要使用的器物都已經在船上了。下至廁籌(大便后用以拭穢之木竹小片),韓滉都親筆一條條羅列,無不周備。每個擔夫,給一塊白銀纏在腰間。又運米一百船以供應李晟,韓滉親自背負米囊上船,將佐們爭相參與搬運,一會兒功夫就裝完了。每艘船設置五個弩手以為防援,有賊寇則敲打船舷互相警告,五百個弩手同時張弓搭箭,嚴陣以待。一直到渭橋,盜匪不敢接近。當時關中兵荒馬亂,米一斗值五百錢,等韓滉的米運到,米價降低五分之四。韓滉為人強力嚴毅,自奉儉素,夫人常穿絹裙(粗絲織成),穿破了才換。

2、

吐蕃擊破韓旻(朱泚部將)等,大掠而去。朱泚派田希鑒以厚重的金帛賄賂,吐蕃接受。韓游瑰把情況奏報朝廷。渾瑊又上奏:“尚結贊屢次派人約期共取長安,既而又不來。聽說他的軍隊今春發(fā)生大疫,最近已引兵離去。”皇上認為李晟、渾瑊兵少,想要倚靠吐蕃以收復京城,聽說吐蕃軍離去,非常擔憂,以問陸贄。陸贄認為,吐蕃人貪婪狡詐,有害無益,他們走了,實在可喜可賀。于是上奏,其大略說:“吐蕃拖延觀望,反覆多端,深入郊畿,卻暗中受逆賊指使,致令群帥無論進退,都有危險:如果不管他們,獨自前進,則擔心被他們在身后暗算;如果要等待他們一起行動,又怕他們失信拖延。吐蕃軍如果不走,賊寇始終無法消滅。”

又說:“將帥們覺得陛下對他們不信任,又擔心吐蕃軍奪了他們的功勞;士卒懷疑陛下不體恤他們過去的功勞,擔心吐蕃軍會單獨得到重賞;賊黨擔心吐蕃軍戰(zhàn)勝之后,他們不死就是被擄去做奴隸;百姓畏懼吐蕃軍來了之后,他們的財產全都被搶掠。所以,順于王化的官民,心情懶散懈怠,而陷于寇境的叛軍,不得不堅決抵抗。”

又說:“如今李懷光盤踞蒲州、絳州,吐蕃軍又遠離國境,形勢既分,腹背無患,渾瑊、李晟諸帥,正好得以施展。”

又說:“但愿陛下謹慎撫慰將士,勤于砥礪,中興大業(yè),十天半月之間,就可實現,不宜再眷戀那些犬羊之徒,失了將士人心。”

皇上又派人問陸贄說:“你所分析的吐蕃形勢,非常好!但是渾瑊、李晟諸軍,應當有一個計劃,令他們進取。朕想要遣使宣慰,卿可以思考一下怎么辦,詳細匯報給我。”

陸贄認為:“賢君選將,委派給他們任務,考核他們的成果,所以能有功。何況如今前線和皇帝行在相距千里,兵勢無常,遙為規(guī)劃,未必合宜。如果他們違抗命令,則有失君威;如果他們聽從命令,則有害于軍事,進退都被捆住手腳,難以成功。不若讓他們全權行事,懸以巨賞,則將帥感悅,智勇得以發(fā)揮。”于是上奏,其大略說:“鋒鏑交于原野而決策于九重之中,機會變于斯須而定計于千里之外,對朝廷的命令,服從或者不服從,都會阻礙作戰(zhàn);執(zhí)行或者不執(zhí)行,都會招來兇災。皇上將被指責掣肘軍事,將士們也沒有以死報國的決心。”

又說:“傳聞與事實不同,計劃與臨事有異。”

又說:“假如其中有不聽命令的,陛下能在此時治他違詔之罪嗎?如果違命者不被處罰,聽命行事的,做的事又未必合宜,最后只是說了一堆廢話,陛下白白在這里深思熟慮,而毫無益處,只有損失。”

又說:“君上之權,和臣下不同,惟不自用,乃能用人。”

華杉曰:

“惟不自用,乃能用人。”人才分兩種,自用之才,和用人之才。自用之才,是有本事,能干活的;用人之才,是善于用人,自己不需要干具體事的。做領導,當然是用人之才;而只有你不自用,才能用人。為什么呢?一件事情,別說你不知道怎么做,就算你知道怎么做,最好也不要說出來,啟發(fā)下屬,從他嘴里說出來,成為他的主意,然后派他去做,這樣,他更有動力和創(chuàng)造力去做。做成了,是他的功勞,你獎賞他,他有成就感,又得到激勵,更加努力,也進一步成長;做砸了,也是他的責任,你的威信不會受損,可以幫他總結經驗教訓,繼續(xù)鼓勵他,也可以換人,都是你的權力。反過來,如果你什么事都沖到最前面,那下面人都不思考了,腦子懈怠了,手腳也懶散了,都等著你。做成了,他們臉上堆著僵硬的諂媚的笑容,看著你自夸自大;做砸了,他們臉上裝出僵硬的自責的表情,而內心輕視你。不管成敗,他們都越來越消極怠工。整個組織就僵硬停滯了。

想方設法都要把功勞給下屬,才是領導力;處處顯自己本事大,是自降身份。

但是啊,領導總有兩個弱點,一是焦慮,二是虛榮。焦慮,他就想要動作,什么事都要插手,頻頻動作;虛榮呢,你別看他高高在上,他內心特別需要大家的認可,總要跟下屬搶功勞。跟了這種領導,那難做了,做事難,做人也難;事做不成,人也做不成。

3、

  五月三日,涇王李侹薨逝。

4、

  徐、海、沂、密觀察使高承宗去世,五月四日,朝廷任命他的兒子高明應為知軍事。

5、

  五月五日,李抱真、王武俊距貝州三十里扎營。朱滔聽聞兩軍將至,急召馬寔,馬寔晝夜兼行前往。有人對朱滔說:“王武俊善于野戰(zhàn),不可跟他正面交鋒,應該將軍營稍稍前移,壓逼他,讓回紇兵截斷他的糧道。我軍坐食德州、棣州運來的糧食,依營列陣,有利則進攻,無利則退回自保,等他們饑餓疲憊,然后可以制服他們。”朱滔猶疑未決。正巧馬寔軍抵達,朱滔命明日出戰(zhàn)。馬寔說:“軍士冒暑困憊,請休息數日再戰(zhàn)。”

常侍楊布、將軍蔡雄引回紇達干見朱滔,達干說:“回紇在國與鄰國戰(zhàn),常以五百騎破鄰國數千騎,如秋風掃落葉。如今接受大王金帛、牛酒,前后不計其數,希望為大王立功,正在此時。明日,愿大王駐馬高丘,觀回紇為大王翦除王武俊的騎兵,讓他一匹馬也回不去!”楊布、蔡雄說:“大王英略蓋世,舉燕、薊全軍,將掃河南,清關中,如今見此小敵,猶豫不擊,讓遠近之人失望,將何以成就霸業(yè)!達干請戰(zhàn),就是此意。”朱滔喜悅,于是決意出戰(zhàn)。

五月六日清晨,王武俊派他的兵馬使趙琳率騎兵五百人埋伏于桑林,李抱真列方陣于后,王武俊引騎兵居前,自己抵擋回紇軍。回紇縱兵沖擊,王武俊命他的騎兵控馬回避。回紇突出其陣后,將要折回,王武俊縱兵攻擊,趙琳從林中沖出攔腰橫擊,回紇敗走。王武俊急追,朱滔騎兵也逃走,踩踏自己步兵陣地,步兵、騎兵都向東逃奔,朱滔不能控制,于是撤走回營,李抱真、王武俊合兵追擊。當時朱滔引三萬人出戰(zhàn),戰(zhàn)死一萬余人,潰逃的也有一萬余人,朱滔才與數千人入營堅守。到了日暮時分,天降大霧,兩軍不能前進,李抱真駐軍于朱滔軍營西北,王武俊駐軍于其東北。朱滔夜里焚燒軍營,引兵出南門,朝德州遁去,拋棄所搶掠的物資財貨堆積如山。兩軍因為大霧,不能追擊。朱滔殺楊布、蔡雄而回幽州,內心非常羞慚,又擔心范陽留守劉怦趁著自己兵敗,暗算自己。劉怦征發(fā)全部留守兵,夾道二十里,具備儀仗隊,迎接朱滔入府,二人相對唏噓,悲喜交集,時人多稱贊劉怦。

華杉曰:

該不該出戰(zhàn),怎么戰(zhàn),這是個軍事問題,要開軍事會議。但是,軍事會議,往往并沒有討論軍事,回紇達干說,我們吃您的喝您的,不計其數了,要報效您!楊布、蔡雄說,大王英略蓋世。這兩個意見,都和軍事無關。也就是說,在這個軍事會議上,根本沒討論軍事問題,就做出了軍事決策。

那么,是什么在做決策呢?

答案是:情緒。

注意,一切決策都是情緒做出的!高質量的決策,是先理性,后情緒;低質量的決策,是直接訴諸情緒。無論理性還是不理性,最后都必須有情緒的參與,沒有情緒的參與,就做不出任何決策。

理解決策的情緒本質,才能避免決策為情緒所誤。

第二個問題是邏輯和修辭。決策依靠邏輯,從邏輯上講,我們不應該犯任何錯誤,因為邏輯是清晰的。但是,修辭學往往會發(fā)生更大的作用。讓朱滔做出戰(zhàn)斗決定的,先是回紇的話:“以五百騎破鄰國數千騎,如掃葉耳”,“愿大王駐馬高丘,觀回紇為大王剪武俊之騎,使匹馬不返”,然后是楊布、蔡雄:“大王英略蓋世……”朱滔就血脈噴張了。而這些話,全都沒有邏輯,是修辭學。

什么是修辭學呢?亞里士多德說:“修辭學是讓人相信任何東西,以及促使人行動的語言藝術。”朱滔就上了當,語言是存在之家,人被語言所困,失去自我,因為自我也是由語言組成的。

但是,達干、楊布、蔡雄并不是要害朱滔,他們只是頭腦簡單而已。朱滔殺楊布、蔡雄泄憤,這是他錯上加錯。戰(zhàn)敗責任在他自己,不在楊、蔡。因為每次會議,總有人說東,有人說西,聽哪頭的在于你自己。不能回來就把說錯的人都殺了。曾國藩說:“大抵失敗而歸咎于謀主者,庸人之恒情也。”朱滔就是個庸人。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527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687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640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57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682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11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09評論 3 44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18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fā)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14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35評論 3 35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65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48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38評論 3 35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51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588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379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27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