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在瑣思的時候,我想到了一個問題:當理解遇上規則,會發生什么?就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身邊的事情似乎給了我答案……
? ? 上午我與同事們去了一所比較偏遠的農村小學監考,考慮到與女兒同齡,我申請去一年級監考。
? ? 第一場考語文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穿橫條紋衫的小男孩小聲地問旁邊女生題,我走到他身旁小聲地提醒了一下,十分鐘后他又一次地“躍躍欲試”……
? ? 如果是以前,我會想:這個小孩怎么這么煩人?光想著作弊!但是通過最近的思考,我告訴自己:此刻他一定是為了得到媽媽那句“你真棒”才“鋌而走險”的,我要是跟他說作弊判零分,也許會讓他自尊心收到打擊,影響的可能是一輩子啊!所以我依然沒有懲罰他,仍然是悄悄走到他的身旁提醒了他一下。當我看到他竟然連很簡單的一道選詞填空都做的一塌糊涂時,我更是理解這個孩子的不容易,也明白他想偷看的“出發點”。題目如下:你想知道發生了(? ? )(? ? )事情(? ? )?讓從“什么”和“嗎”里面選,但是他卻填的顛三倒四,硬是把“什么”都給拆開了。語文考試就這樣結束了……我為自己的理解而感到有一絲得意,我想我沒有讓大家知道他作弊,沒有讓他顏面掃地,對他的以后都應該是積極的影響吧?
? ? 第二場數學考試開始了,半個小時后,還是那位同學,他這次竟然與前桌“搭訕”,與此同時,我嗅到了其他幾個孩子“蠢蠢欲動”的氣息。于是,我大步向前,收走了他倆的試卷,并且告訴全班:“認真答自己的題,不要有任何不良想法!”教室里出奇地安靜,靜的掉根針都能聽見……
? ? 我想那個困擾我的問題已經蕩然無存了,那就是:孩子,我會寬容你,但絕不會縱容你!因為,你的行為已經觸碰到“底線”,如果再不加以制止,就從量變轉化為質變了!
? ? 我看到兩個孩子低下了頭,眼圈紅紅的,默不作聲地坐在那里,我知道他們在思考,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當然,孩子還只是個孩子,他們只有七歲,所以,十分鐘后,我仍然把卷子還給了他們,讓他們繼續答題。教室里,一直到考試結束都靜悄悄的,再沒有一點雜音,再沒有一絲雜念--相信他們都懂了……
? ? 其實我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又何嘗不是?我們應該理解、寬容,但是如果當它觸碰到“底線”的時候,我們絕不能縱容,而是要告訴他們孰是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