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力》作者Angie老師:
二本學校畢業,不是學霸,第一份工作也很普通:在一家民營企業從事客服工作,一位四歲半寶寶的媽媽,曾經全職一年在家保胎生小孩。
關于Angie老師的標簽:
前互聯網運營總監
【在行】全國排名第一行家
擁有多重斜杠身份
知名特訓營創辦人
Angie老師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位普通人,沒有背景,通過不斷地積累,堅持的行動,終于在知識付費的時代實現人生彎道超車,獲得倍速成長。Angie老師全書中無不流露出這些優秀的品質與習慣,下面分享給大家。
一、行動力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已成江河。道理我們都知道,我們都在談行動,也都知道行動力對于我們每個人成長成就是多么重要。但我們很多時候,可能就只是喜歡讀書的感覺,并沒有真正的行動,把學到的干貨用起來。讀了那么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或許是因為你只是知道而已,并采取行動。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看起來有:環境、機遇、平臺、貴人等等,這些是外部因素。但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說,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改變自己開始,從微行動開始。每天一個俯臥撐、每天讀1頁書,用微習慣幫助你科學養成立即行動、堅持行動的優秀品質。
Angie老師關于行動的方法如下:
001 微行動:
做任何一件事,讓起步的門檻越低越好,最完美的完美主義是開始行動起來后,死磕每一個細節做到最好。
002 先開始:
在沒想清楚之前,先行動起來。通過行動后漸漸豐富自己的興趣探索清單。
不需要真正的目的地,只是給自己一個開始,卻可以到達一個你想象不到的未來。
003 先試錯:
做錯永遠比什么都不做好。
書中說:
道理懂得那么多,你卻依然不行動。
一切不以行動為目的的計劃都是耍流氓。
我們看起來缺的是方法,其實是行動。
世界上最快的捷徑,就是開始行動。這世界誰都不能幫你,除了你開始行動。
Angie老師在全書258頁的篇幅中,提到行動高達46次之多(不完全統計),Angie老師讓我們看到了行動的力量,并且擁有超強的行動力,遇到問題,正面面對,先簡單,先開始,先試錯,通過堅持,日積月累,實現人生彎道超車。
為了你的夢想,放手一搏吧。想鍛煉身體,從每天做一個俯臥撐開始行動堅持。想通過閱讀改變認知,從每天閱讀1頁紙開始。想寫作,從每天寫50字開始。如《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一書中所說:很多人愿意為愛無所顧忌,但很少人為自己的夢想放手一搏。
二、時間力
在簡書中搜索“時間”一詞,竟然有高達276萬左右的的搜索結果,
時間是公平的,因為我們每年都同樣擁有8760小時,時間又是不公平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對待時間的態度的方式不一樣,讓我們每個人擁有不同的生活品質。
Angie老師將時間分類如下:
001 常態時間:如上下班時間、午休時間,較為穩定;
002 動態時間:變數較大的時間,考慮B計劃;
003 黃金時間:上下班前后可進行大段專注的時間,黃金專注;
004 碎片時間:公交車的時間、騎摩拜的時間、等車的時間;
005 暗時間:沒有被察覺到可以利用的時間;
006 其他時間:情緒化時間、無所事事時間、刷屏時間;
Angie老師時間管理的方法:
001 黃金半小時刻意專注
定義:至少30分鐘以上;只專注手頭上的一件事;
方法:做那些你真正喜歡的事、高效完成一件事、漸進式強化專注時間、刻意專注;
心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002 碎片時間閉環式學習法則
閉環:你擁有的15分鐘的時間,用來學習知識時間不超過10分鐘,剩下5分鐘對學到的只是進行總結;
留白:不是所有時間都需要被用完,用來主動、儀式感休息也很重要;
維度:為你的碎片化時間找到可以做的事情;利用好碎片化時間比例;不斷豐富碎片化時間使用清單;
003 為動態時間準備B計劃
當你動態時間要做的事情無法接著進行時,同樣的時間和環境,你可以馬上進入狀態去做的事情。
004 清晨時間的有效利用
用微習慣幫助養成早起:每周比上一周設置鬧鈴提早5分鐘響;
重視時間的質而非量;
早起意味著早睡;
睡前準備一杯溫水保持早起健康與清醒;提前把要做的事情清單化;
早起從遠離手機開始;
僅僅書中兩節時間管理內容,“時間”一次出現高達289次(不完全統計),單頁最高出現20次,足可見Angie老師對于時間管理的高效和重視。
時間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以慢為快,堅持行動,日積月累,把時間當做你朋友,時間才能是你朋友。
三、學習力
在2015年之前,我每年平均閱讀的書籍不足一本。
直到接觸到很多優秀的人,讀到了《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讓我從故事中看到了學習的力量,原來學習、讀書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命軌跡。
讀書原來真的有方法,通過讀《如何閱讀一本書》,讓我懂得一個點,書是作者的載體,應該要與書、作者保持合二為一。
讀書原來真的很簡單,閱讀《讓未來現在就來》,第一次花2小時閱讀完,圖文并茂,有很多實際的案例,讓我看到讀書應該從簡單開始,經典內容很好,但也許這個階段并不適合你。你需要從1.0開始,慢慢走到2.0、3.0甚至更高的層次。
那么Angie老師關于學習的方法如下:
知識來源:
001 閱讀文章:看到好的文章,隨時記錄;
002 知乎:有趣的問題喜歡就收入清單庫;
003 電影:看電影是獲得他人階段或者一生完整程度最高的一個行為;
004 書本:如本文提到的各類經典書籍;
005 與人交談:人是更應該讀的一本書;
006 廣告:廣告也能成為靈感的收集來源;
知識創新:
001 如怎么樣科學養成一個習慣,大家都會想到《微習慣》這本書,作者從微習慣當中總結讓你人生開掛的十個簡單方法:如微思考、微行動、微鏈接、微目標、微放松、微總結、微成就、微夢想等。
002 從《奇特的一生》當中,書中對時間的精準把握,作者將時間分類為:常態時間、動態時間、黃金時間、碎片時間、暗時間、其他時間等。
003 從蘋果CEO庫克4:30起床、喬布斯6:00起床的案例中,創新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早起時間和方法。
004 從每個人不同的身份上找到了生活的融合點。如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如工作者、學習者、陪伴者、家務者、休閑者,找到了A+B思維模式。如工作者-學習者的身份融合:上班之余,學習工作上用的到的技能。就如同書中所說:因為,從來不是生活為難了自己。
學習這件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需要的不是學習的感覺、收藏的感覺、買書購物的感覺、屯課的感覺。而是我們需要把學到的干貨用起來,書讀的再多,如果不能收為己用,那也真真是做無效的事情。如弗蘭克老師微信公眾號的標題所述:如果有選擇,下班后誰不想去玩玩。所以,要學,就要用起來,不然你還不如去好好玩玩。
我目前的學習途徑主要是:
- 找到自己的興趣:時間管理、閱讀、寫作;
- 對每類方向主題閱讀;
- 參加同類主題課程;
- 鏈接更有優秀的人;
當然關于學習方法有很多,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通過自己不斷實踐,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
四、清單力
清單力與可視化思考其實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的達成這件事。
比如Angie老師的清單力體現如下:
001 21天微夢想清單:
21天實現21個微夢想清單。
002 時間的分類:
常態時間、動態時間、黃金時間、碎片時間、暗時間、其他時間。
003 時間塊
3分鐘、5分鐘、10分鐘、15分鐘都適合做什么。
清單在百度百科的解釋為:記載有關項目的明細單,而我對清單的理解是,清單不僅僅是幫助我們提高效率的工具,也是幫助我們提高可視化的工具。讓我們的夢想變成:每年要做的事情、每月要做的事情、每天要做的事情、每小時要做的事情。
幫助讓我們把夢想從遙不可及變成觸手可及。
這就是清單的力量。
最后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來與大家共勉:
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
END。
我是羅一點,感謝您的耐心。
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
據說看完的人都點贊關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