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兮兮婭叮噹
最近寫文的習慣是,白天有機會就寫,或者就是晚上寫。
但其實會漸漸發現,晚上更適合總結這一天,包括發生經歷的事、聽到的音頻資料、突然想到的靈感和各種想法。在滴答清單里設置了一個“靈感盒”,把想到的一切都會放進去,確實是把很多想法保留了下來,但是由于一直沒有去進一步加工整理,所以想法只是想法沒有發酵成新的更有價值的東西。所以如果把寫作這一塊放在晚上的話,很大一塊時間就會被占用,因為畢竟不是每篇都是整理類的。
于是,剩下的就只有早上了。很多人早起寫文,似乎漸漸成了習慣。早上的時間似乎帶有魔力,在這段不被打擾的幾小時,似乎總能創造出非凡的能量。很多人通過寫文打開了自己人生另一種可能性,甚至成就了自己,把人不斷引到越來越寬廣的地方。也許那時種很奇妙的體驗,看著自己一點一點寫,看著自己的文章被越來越多人看到,甚至是喜歡,漸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自己的所思所想因寫作這個空間而變得能有機會越來越深入。究竟是思維拓展了寫作的邊界,還是寫作擴大了思維的容量?很多人并不是因為寫了什么而有成就,而是因為記錄了如何成就而更為人所知,因而暢銷或許也就更出名。就好像小王子對待心愛的玫瑰花一樣,自己真心所花的時間是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時間,就如這世界上屬于小王子獨一無二的玫瑰花。
能早起寫文是一直想要達到的一個狀態,但一開始至少有寫。不管是白天抓著縫隙寫還是晚上利用黃金時間段寫,至少在寫作這件事上,是實實在在開始花時間的,也許這就已經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變化了。
也許我們對自己的了解一直都不夠,所以才會不知道原來自己習慣的養成,是多么需要有一些實用的工具來助力。在劉墉之子劉軒老師的課上有說過,工具之一就是用一盒小小的回形針。事先想好要完成多少天或多少次,一般一個習慣完全養成需要66天,那就先準備好66個回形針,接著每完成一天,就把一個回形針放到另一個盒子里,這樣等66個回形針都放到了另一個盒子里時,這個習慣也就完全養成了。
在想也許可以試一下這樣的方式,劉軒老師說關鍵是要夠簡單并且可視化。因為夠簡單易于操作,比較容易積累前期的成就感,而可視化可以很直觀地看出趨勢變化。一旦連成一條線,形成一個箭頭,就可以看出發展的方向,因而就可以緊跟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化,并且持續下去。往往半途中止或日漸稀少的行動量,表明對自己做出的行為反饋是滯后甚至是完全沒有的,也就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多少,在日與日之間的變化如何,也就是日反饋。這樣的反饋并不需要很多時間,因而也會容易持續。
因此,即便晚上要做總結的話,也不會在晚上花過多的時間,因為如果要早起的話,保證睡眠也是必須的,所以即使不是為了晚上的梳理,也需要留出時間給必須的睡眠時間,也許這也可以算是為什么想要早上寫文的又一原因了。
好像在為自己能更早起而尋求支持,想要說服自己,但同時也想看一下自己的可能性能有多大,張萌在《人生效率手冊》中也說,早起是要修煉硬本領的。早起必定帶有目標,如果能自然醒早起,固然是最好,但如果是通過訓練達成的話,那相信這個訓練過程,必定是要通過進入學習區體會這種不舒適感而日漸達到的話,也許在拓展學習區范圍的時候,就已經在拓展自己的可能性了。
早起寫文,不知道會有什么樣的驚喜發現。一切未知,正在迎面而來。
# 無戒365極限挑戰日更營 第 48 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