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葉老師先在序章里和我們討論了讀書的竅門,然后分享了他的幾十篇拆書心得,真是干貨滿滿的一本書啊!
先談一談讀本書的幾點重要收獲:
一個人在不同成長階段選書也是有側重的,什么都懂一點兒真不如先看懂一門比較好。
讀小學時,識字不多,主要是買工具書;讀大學時應該多看專業書,快速成為專業人士;剛上班,很多業務不懂不明白,也只能多買多看專業書,以便快速成長;等有了一定工作經驗,就需要多看打開視野的書,拓展自己的思維;當然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看一點潮流書,和時代保持同步。為自己建立一個完整的思考框架。
如果一個人沒有建立系統性思維,長期做碎片閱讀,只會讓自己的大腦充斥各種碎片思想、各種有趣的段子,但是就是沒有自己的思考體系,而這樣的思考體系必須通過閱讀有質量的好書慢慢培養。等培養出框架思維能力了,再看碎片文章,就可以把看到的信息點整合到自己的框架里面,讓自己的框架更加豐富飽滿。有效利用碎片化閱讀。
隨著工作的繁忙,我們很難有時間做系統閱讀、主題閱讀,所以,不得不更多地采取碎片化閱讀模式。秋葉老師總結了一句話:不動筆墨不看書。
讀書要先消化,再內化,然后輸出。很多人讀書不消化,只是翻書,而動筆就是主動消化的過程,內化的開始。可以寫書評,可以做分享,可以做讀書PPT,這都算輸出,不做這個功課,書只算看過。自律和時間管理。
秋葉老師說:一個人放棄了自己,往往是從生活上失去了自律性開始的。所以我常常建議大家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其實是一種保持精神狀態的訣竅。這也是學習柳比歇夫的時間記錄法為什么有效的一個解釋。
所有偉大的目標,必須分解成為一系列可以看到的步驟,每天推進一點點,就會離目標近一點點,這種不斷推進的感覺會讓你更好地堅持你的目標。
真正的高手一定懂得勞逸結合的道理,越是壓力大,越要忙里偷閑安排別的事情。
所有的這些分析,甚至模仿,都是為了讓我們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更加符合自己內心期待的人。
時間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你總是可以浪費一些時間做沒有什么目的的事情,只要你開心,沒有負罪感,你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秋葉老師在分享他的讀書心得的同時,還不斷穿插著他的個人成長經歷,讓我看到他成為大牛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向著目標,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練成的。如今互聯網上也有很多值的學習的大牛,身邊也有那么多值得學習的人,見賢思齊,你一定要努力,但千萬別著急。
我常常反思自己,現在的讀書層次仍然停留在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狀態,沒有辦法做深入思考,如果不建立自己的思維框架,看再多的書也是無效的。在羨慕秋葉老師能夠高效地提煉出一本書的精華,并能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見解和思考的同時,我也要通過多讀、多思、多輸出,知行合一,形成自己的觀念思考,通過不懈堅持,哪怕能達到秋葉老師百分之一的水平,我也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