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帶娃學英語啦,老大是7年計劃,從5歲到12歲,共計7年,老二計劃是3歲到12歲,共計9年,算下來一共是16年,但是我只用花9年的時間,節約了5年,所以生兩娃是有好處的。前段時間寫過《學習并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今天將按照我在文章中的觀點逐條解答帶娃學英語這個件事情。
一、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往大的說,希望孩子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這是一個不可量化的目標,所以應該落到具體的事情上來,那么具體的目標是希望孩子能掌握兩門語言,通過母語認識自己國家,通過英語了解世界。遠的說上個世紀人類知識大爆發,很多成果都是用英語記錄的,近的說很多優秀的兒童作品也都是英語,想要了解他們,必須學會他們的語言。
二、學習的規則是什么?
這里分兩部分,先說兩娃的背景,然后再講具體的規則。
老大
第一部分,背景;
老大出生在美國,曾經在美國讀了一年幼兒園,并且在老大讀幼兒園之前的半年里我給他進行了大量的英文輸入;那時每周都會從圖書館提一大袋子書回來跟兒子一起讀,所以現階段他是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的。
但是回國的這一年,基本沒有怎么管他的學習,他的英語是能力退步了一些,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脫離了英語環境。
綜合評估,以及結合《別說你懂英語啟蒙》和《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及我們現處的環境我對兒子的英語規劃是這樣的:
第二部分,執行;
這半年以聽為主,主要材料是動畫片;
具體步驟是:
第一步,根據孩子的能力選擇合適孩子年齡的動畫片;
第二步,先看動畫片,然后將音頻拷貝下來只放音頻節目;
第三步,脫離動畫,聽音頻。
我們選擇的第一部動畫片是《Magic school bus》,這部動畫片共計52集,每集時長在23分左右,兒子每天看二集,(這個事實上時間有點長,我建議是控制在30分鐘以內,但是兒子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慢慢來,爭取以后將看電視控制在30分鐘以后),然后再聽音頻。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然后和孩子商量選擇下一部動畫片。
這是今年的計劃,回國的時候,運了19箱童書大概3千冊書回來了,還沒有運過來,到明年運過來然后就可以開始閱讀了。
這是第一步計劃,以后會根據實際情況再做調整。
老二
第一部分,背景
老二出生在美國,在美國的時候受老大影響也能說一些英語,加之我給她放了很多兒歌,所以她也是有一些英語底子的,但是沒有老大詞匯那么大,年齡是主要原因,畢竟她才兩歲多,老大像她這么大的時候還不會說英語,此外,她也沒有機會像老大那樣進入一個全英語的環境,這是老二的一個基本情況,但是老二活潑些,話多,所以我對老二這半年的規劃是這樣的。
具體步驟也是和哥哥一樣從動畫片開始:
第一步,根據孩子的能力選擇合適孩子年齡的動畫片;
第二步,先看動畫片,然后將音頻拷貝下來只放音頻節目;
第三步,脫離動畫,聽音頻。
給妹妹選擇的第一部動畫片是《peppa pig》,因為妹妹超級喜歡這部動畫片,這部動畫片共計211集,每集5分鐘左右,每天可以看4集,算下來大概52天看完,但是我打算用60到70天的時間來看這部動畫片,因為起步的時候慢一點不停的重復,會有利于的理解,而且老二這個年齡正好是喜歡重復的年齡,所以我不著急,記得老大上學前我也是用的這個方法,我找了一部跟學校有關的動畫片每天放一遍,整整放了一個月,老大每天都看得很開心,所以在設計孩子的學習計劃時要了解孩子的一些特點,這樣做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堅持半年,然后再加入閱讀材料。
三、反饋;
在《做孩子最好的英語學習規劃師》這本書里,作者寫到家庭學英語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習得這種方式學習英語的,習得是很難衡量的,例如,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習得性無助,這種無助就是一種很難衡量的方式,什么叫無助千人千語。因為很難有反饋,所以就很難堅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把學英語當成是生活一部分,像刷牙,洗臉一樣,我知道這很難,所以要做計劃,把計劃落實到具體的紙上,然后每天執行就好了。如果非要找一個反饋形勢就是孩子開心就好。
四、修正;
這是一個很長的計劃,在具體實施中會不斷的添加新的內容和排除不好的東西,所以我們要不斷的修正計劃。幫助孩子走上一條自己的自學的道路。很喜歡李笑來老師的一句話,他說他的人生就一個身份,學生。我也希望我的孩子們永遠是學生。
最后,再說一點,學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交際,使用,所以一切的解決方案都應該圍繞這個中心來計劃和執行。現在有很多的學習方法,例如,Phonics學習法等,以培養孩子語感,韻律為節奏的英語學習法事實上主要放在學上,而不是放在交際上,某種程度上都是一種技能,學技能的過程總是枯燥無味的,例如,學語法、寫作、背單詞等都曾讓我們學得痛不欲生,所以在帶孩子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英語的目是為了交際,要圍繞這個中心來,至于語法、單詞、寫作等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英語技能,讓交際更順暢。
這是一個9年計劃,等我慢慢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