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猴年馬月添加了貴州遵義的一對山農夫婦的微信,可以確定的是這個資源渠道來自于跨界前的媒體圈。期間,因為山貨與我的工作關系不大,為了不影響閱讀朋友圈的行業資訊,有段時間我屏蔽過。
也不知道是哪天,我突然想起了還有這么一個微信朋友已在我的朋友圈多年,這個時候也正是今年我們太素文化公司進入自然養生季節的秋冬之時。
對于太素的朋友而言,四季有茶養,春夏有艾灸,秋冬有藥膳,偶爾有文化主題活動,有進有出、生降自如,健康管理,自成一體。
于是乎,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詢問了微信那頭的主人,語音回復的是一位聲音干脆洪亮的婦女,聽到她的聲音,我心里感到特別踏實。心想,經常在朋友圈看到他老公上鏡頭,使用微信的卻是她?轉念一想,這才符合實際情況。一般城市里的夫妻都是獨立工作,各用一部手機,而農村的夫妻很多都是夫妻合伙干農活,一部手機代言一家人。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個強大的女人,這句話用在她身上同樣再合適不過。
通過他們夫妻倆,我跟她家山貨的每一次相遇,可謂都是驚艷了時空,驚醒了我的靈魂。毫不為過!
野生五指毛桃、土茯苓和麥冬的到來,是在秋冬之交。異常的氣候使人體氣機受到挾持,它來的正是時候。疏風散熱化濕,潤肺平胃補心陰精,散結祛痰防咳嗽通利關節,這是我的體感。香氣四溢,粗壯的五指毛桃斷面有很多年輪圈,土茯苓燉煮透心之后,嚼起來就像脆嫩的天麻。到處的生態遭受破壞,在這片偏遠的西南森林里,還能有如此道地之氣,實在是難得。我愛之如前身,亦用之如神氣。
一起受益的,還有我們的生態種茶人,他剛好那天肝肺功能上下失衡,向我遠程求助,全身無力,伴隨嘔逆癥狀,無法開車下山買藥,剛好我分了一些給他,先一天下午到貨了。于是,他趕緊用五指毛桃、土茯苓燉煮瘦肉來吃,喝麥冬泡水,第一天就不氣逆了,安然入睡。第二天,頭還有點暈,身體還有氣機不通的點位,還是難以正常飲食,又繼續吃此藥膳湯,喝麥冬泡水。第三天,就可以進食了,氣機恢復正常流通。第四天,第五天,鞏固。他說,二十多年沒吃過藥了,身體一直以來都很好,這次突然,得虧這藥膳得氣相助。所以,感謝西南貴州的道地之氣,絕非虛無縹緲,這是生命之氣,需要我們保護好生態環境。
這是大地的心聲,這是人間的需求,無非是要我們用行動做好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的和諧共生。無比感謝這對山農夫婦的堅守!
第二次,我與這對夫妻親手釀造的桑椹高粱酒撞了個滿懷。《黃帝內經》說,腸胃為氣血之海,五谷之氣為后天之氣的主要來源,紅高粱是首當其中的。而現今,我們喝的酒大多數都是酒精勾兌,或者是工業釀造,少了應時應季對酒氣起承轉合的自然把握,缺少與天地自然之氣的相合相生。
為此,我還忍不住寫了一首素言詩詞:
野生藥材酒曲釀,
老桑葚、紅高粱,喝得滿天梨花降。
好酒好茶喝好湯,
溫心陽、通腎陽,如在涌泉見龍王。
千古醫道經滄桑,
自難忘、惜我往,善始善終不思量。
一念一氣全息象,
得神昌、失神亡,三魂七魄各有藏。
我對酒并無喜好,只是有緣結識茶,對茶氣的把握比較自如,而這次相遇西南深山老林古法釀造的桑椹高粱酒,確實讓我感受到了經絡氣血從上到下的條達輸布。做媒體時品嘗過大江南北的好酒,而這一次讓我刮目相看、肅然起敬,當然,我對酒知之甚少,過多的比較也毫無意義,只要確幸自己能夠記住這種味道已是難得的滿足。
人活一口氣,能否啟動氣機、能否循經走絡、能否平衡五臟六腑,是我對養生之道是否有價值的基本判斷標準。怎能不感動?怎能不感恩!
她說,家里還有三斤野生九蒸九曬的黃精,農家柴火灶蒸的,太陽光曬的。
我跟她開玩笑似的說,你蒸了幾次曬了幾次,我的體感會知道答案的,趁貨物還沒有到達,您如果只蒸了三次,也可以及時告訴我的。她說,放心,柴火灶蒸了九次,也有蒸過三次的,那是根據用戶的量身需求,但是這個絕對是九次的。
我先給母親買了一斤來吃,沒想到,收到貨,完全超出我的期待,咬出來過心,還有牙齒印子。柴火灶蒸了九次,非常通透,柴火氣水蒸氣太陽光已經完全糖化了它。藥膳講究的不只是道地之氣,還有純正的手工工藝。
忍不住,發了短信,感謝山農夫婦。也忍不住跟她開玩笑,火力很猛、蒸氣通達,但是要舍得曬足夠的太陽光。
她也非常開心,覺得我懂她,也覺得我懂中醫說的那股氣,立馬語音回復:“這個確實,每蒸一次,就要曬一兩天太陽,要搶太陽搶時間的,中間中斷了就會有影響。實際上,這樣子吃消化吸收更好,不軟不硬,充分糖化。”
因為有人懂得,她也格外開心,忍不住也發了朋友圈:
九蒸黃精我有,酒我有~
就差一個懂我的人,我們一起喝酒聊天烤火擺龍門陣,任風起,雨綿綿,酒能暖身,人卻能暖心!
之后,還有兩斤,也被客戶朋友訂購了。還有其他客戶要的,卻也沒有貨了。我想,這都是一種和合之氣,因人因物隨緣而聚合流轉。
傳說中的紫靈芝,我也總算見識到了。一見如故,感動不已,靜默無言!相遇是緣,朋友圈發起:
感恩的心無比感恩,每一次都超出了我的期待,這就是傳說中的野生紫靈芝,清香純正之氣迎面撲來,仿佛回到五百年前,且當自己也曾在深山老林修行過。除了咯咯咯的朗朗笑聲,此刻我不知道還能用什么來形容我的美麗心情、殊勝心境。
——致敬山農夫妻
放了兩株到瓶子里,給大家參觀感受,自己也切片煮水體驗一下:
入肝走腎到心間。
疏風散寒溫膀胱。
心腎直交通脾胃。
胯骨肩頸脖子軟。
皮肉貼身柔骨連。
乳絡氣充面容嬌。
不負千年紫氣東來的美麗傳言!
曾經吃過天麻,印象不太美好。這次相遇野生天麻,撼動心靈,不愧為是“天賜神藥”,居然還是藥食同源,可想其兼容之氣亦正亦博。
天麻無根是事實,天麻生長的奧秘在于有一種真菌叫蜜環菌,此菌喜歡寄生在別的植物根部,它的菌絲到處鉆營、無孔不入,專靠吸吮其它植物的養料為生。
因此,我也百度認識了一下天麻的前世今生,果然非同凡響。而它,捧在手上,卻也是如此平凡的藥膳食物。
看到天麻的頭,就像看到烏龜的嘴,就像看到蛇的舌,可想而知天麻吸收天地日月精華的那股精靈之氣是多么高妙的絕招。植物啊,不比我們人愚鈍,悲憫蒼生,也許植物也能感應。
翻轉天麻的周身,一圈圈菌絲紋理,一點點氣孔針眼,好像訴說著天麻的與眾不同、短小精悍。
我洗凈以后,用高壓鍋與羊肉燉煮80分鐘,羊肉軟了,天麻還沒有完全施展開拳腳。切片以后再次高壓鍋燉煮80分鐘,一片片天麻才緩慢像是舒展開了花。咬起來發出脆嫩脆嫩的清響,看來天麻果然不同凡響,兩次高壓鍋燉煮羊肉都爛了,野生天麻卻充滿彈韌勁。不可思議,植物之性命絲毫不亞于動物呀,只是性味體狀不同罷了。
在治療疾病上,毫不遜色,低調內涵顯擔當。幾口下去,左邊腦神經像閃電一樣,忽悠而過,不留痕跡,說它能夠治療神經偏頭痛,我絲毫不懷疑。第二次吃母親混燉的天麻,完全無感,是因為天麻特別聰明嗎?不著斧痕完成它的天職之命嗎?留給我無限遐想,也留給我無限期待,遇見你卻捕捉不到你的影跡。下一次,我們再相遇!
感謝山農夫婦,把西南貴州遵義的天地貴氣化生到我們湖南長沙,化生到我們的五臟六腑,我會再接再勵走好中醫文化與生態文明持續發展的自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