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個同學從家鄉來到廣州,于是廣州的幾個同學約著見了一面。
? ? ? 說實在的,即使是廣州的幾個同學,我們也已經七八年沒見面了,從家鄉過來的同學就更長時間沒見了,但是幾乎所有的同學情都有一個特點——再長時間未曾相見,見面了依舊是親切自然,大家一聊起來就停不下來,其樂融融。
? ? ? 同學見面,聊得最多的話題自然是上學期間的各種趣事,因為五六個同學來自不同的地方,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當年大家說的普通話,我才知道每個人的記憶里都藏有一兩件同學們的普通話趣事。
? ? ? 一個同學打趣說,那時候有一個跟我來自同一個地方的男同學把bei、pei說成bi、pi,一直被他們男生取笑,說完還不忘說一句取笑我們的經典:你把我的bi子摔壞了要pi。
? ? ? 另一個同學忍不住吐槽有一個地方的同學說話完全聽不懂,剛剛認識的時候說話全靠猜,直到畢業的時候聊天還要靠猜。
? ? ? 我不由得也想起了兩件趣事。
? ? ? 第一件事發生在第一個學期的中秋晚會上。那是我們第一次離開父母在外過中秋節,學校擔心大家想家,組織各個班級舉行中秋晚會。晚會節目是由班上的文娛委員號召大家自愿報名的,雖然節目質量不高,但是大家都看得很認真,氣氛也非常歡樂。其他節目我都忘記了,只有一個節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男同學表演的獨唱《成吉思汗》,之所以印象深刻,只因為那個同學前面唱的所有歌詞我一句都沒有聽懂,還以為他唱的是一首英文歌,心底里佩服得不要不要的,可是當他唱到副歌部分的“成,成,成吉思汗”,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不是用英文在演唱這首歌,而是用他的家鄉話演唱的,我馬上在心里笑了,也因為這樣,他的這個節目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 ? 另一件事情發生在二年級的時候。當時,為了鍛煉我們,每天中午上課之前,全班同學都要輪流讀報,記得有一個男同學在講臺上讀了十多分鐘,全班幾乎所有同學都沒有聽懂他在讀什么,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個人的腦門上都寫著一個大大的問號。但是,他在上面讀得興致勃勃,我們誰都不忍心打斷他,只得讓他讀完。等他從講臺上下來,他座位附近的幾個同學馬上圍著他問:“你剛才都讀了些什么?給我們講講吧!”他才知道自己白讀了。
? ? ? 那個時候,很多老師都是用方言講課,即使有個別老師用普通話,也非常不標準,所以我們到師范學校的時候,幾乎沒有幾個同學的普通話是標準的,鬧出了不少笑話。不過,因為大家都知道畢業以后是要當老師的,所以學習普通話都非常用功,到畢業的時候,很多同學的普通話已經完全沒有當初入校時的口音,也分辨不出來大家來自哪里了,只是,也有幾個“頑固分子”說的雖然是普通話,但我們還是能在他們開口的一剎那就分辨出他們來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