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是一本經典書籍,強調閱讀是一種主動的活動。閱讀一般分做三種目的:娛樂消遣、獲取資訊、增進理解力。只有最后一種目的的閱讀能幫助閱讀者增長心智,不斷成長。
該書主要論述指導如何通過閱讀增進理解力。它將閱讀分做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閱讀的四個層次是漸進掌握的,上一層次包括下一層次閱讀法。
第一層次的閱讀,我們稱之為基礎閱讀(elementaryreading)。
指出一個人只要熟練這個層次的閱讀,就擺脫了文盲的狀態,至少已經開始認字了。在熟練這個層次的過程中,一個人可以學習到閱讀的基本藝術,接受基礎的閱讀訓練,獲得初步的閱讀技巧。在這個層次的閱讀中,要問讀者的問題是:“這個句子在說什么?”
** 第二個層次的閱讀,我們稱之為檢視閱讀(inspectionalreading)。**
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通常是很短,而且總是(就定義上說)過短,很難掌握一本書所有重點。也可以稱之為略讀或預讀。這個層次要問的典型問題就是:“這本書在談什么?”
** 第三種層次的閱讀,我們稱之為分析閱讀(analyticalreading)。**
分析閱讀就是全盤的閱讀、完整的閱讀,或是說優質的閱讀——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閱讀方式。如果說檢視閱讀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那么分析閱讀就是在無限的時間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閱讀。分析閱讀就是要咀嚼與消化一本書。如果你的目標只是獲得資訊或消遣,就完全沒有必要用到分析閱讀。分析閱讀就是特別在追尋理解的。
第四種,也是最高層次的閱讀,我們稱之為主題閱讀(syntopicalreading)。
在做主題閱讀時,閱讀者會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并列舉出這些書之間相關之處,提出一個所有的書都談到的主題。但只是書本字里行間的比較還不夠。主題閱讀涉及的遠不止此。借助他所閱讀的書籍,主題閱讀者要能夠架構出一個可能在哪一本書里都沒提過的主題分析。因此,很顯然的,主題閱讀是最主動、也最花力氣的一種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