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靠譜嗎?
這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但確實是我想寫的。我不從事心理學領域,也不是心理咨詢師,但卻是一個有過心理咨詢經驗的“受訪者”,并從中得到了助益和發展。所以我想我的話,可以更好的從實際感受出發,給有同樣問題或需求的朋友們一些建議。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心理咨詢可以發揮作用。但有前提,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受訪者“要有足夠的真誠、信任和勇氣,不然的話,任憑咨詢師怎么說,你總是帶著一副懷疑的態度去看待,或者根本不理會咨詢師留下的作業,不參與其中,肯定是不會有收獲的。因為我之前是參與學校的公益咨詢,是免費的,有段時間我就把老師當成了知心姐姐,而沒有花費精力去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就感覺一直在原地打轉,真正讓我有成長的,其實是我最焦慮最想要改變的那段時期,就像上課一樣,每次咨詢都認真聽講,下課后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然后發現每次都有收獲,都更了解自己。
心理學能成為一門專業的學科,有專業的體系、方法和實踐,就證明了它的實效性。在我被咨詢的過程中,我漸漸發現,其實我的很多問題并不是我獨有的,盡管它有獨特性,和我的經歷有關,但很大程度上在心理學的領域中已有大量相關樣本,你會發現其實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感受。簡單來說,這就是大數據,比如一個人在封閉的環境下就會感到恐懼、孤獨,已經有人研究過這個情境下可能產生的狀況以及應對方法,它完全可以拿來幫助我們應對生活中同樣問題的出現。就好像有人說過,你的所有問題在過往人類歷史長河的文獻中都有記載,而心理學不光是記載,還有反復的研究、驗證,我覺得通過心理咨詢來獲得這些成果從而幫助自己,是一件性價比很高的事情。
當然,我想心理咨詢最重要的還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想想看,我們要讀多少書、行多少路、和多少人交談,才有可能了解到一點點的自己,而那些別人不知你也不知的那部分自己,從何去了解呢?我只能想到心理咨詢這個辦法。通過敘述和對話,咨詢師用專業的技巧來幫助你窺視自己。我覺得能花上千上萬的錢去學這個學那個,為什么就不能拿來進行幾次徹底的咨詢呢,這反而會成長的更快。如果自己心里面有很大的疙瘩解不開,學再多也是飲鴆止渴吧,因為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自我成長。
找什么樣的心理咨詢師才靠譜?
以自身的經歷我覺得如果滿足以下幾個條件就算是一個靠譜的咨詢師。
1.不能對你有價值觀和是非對錯的綁架。
2.能夠給你溫暖傾聽的感覺,而不是聽到你說了一兩句就妄下判斷給你貼標簽。
我覺得這兩點是最基本的吧,很多人之所以心理不舒服,就是內心有巨大的沖突存在,不管是壓抑這份沖突還是試圖淡化這種沖突,都是于事無補的,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去探索去認識,任何輕易的判斷和價值捆綁都是很危險的。
3.咨詢師可以從你混亂的語言描述中懂得你要表達的意思,抓到重點。
我不知道這個是不是有咨詢技巧在里面,還是很多人說的“眼緣”,總之就是你覺得他/她“懂‘你,這需要很大的同理心或者緣分吧,有的人很努力但還是不懂你,或者試圖通過假裝懂你來引導你,我覺得問問自己的內心,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4、他能從你的表達中找到問題的所在,通過專業的心理知識給你指引,幫你解決當下棘手的問題。有很多是我們根深蒂固的、他人強化所形成的觀點,我們身在此山中自然不會看清,看清也不會有這些問題,這時就需要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幫我們看到這些狀況,然后自己去評判它是否存在,是不是問題所在。
我覺得心理咨詢像是一場叢林冒險,順著蛛絲馬跡一點點發現原來這里有怪獸那里有鮮花,有時會遇到情緒強烈波動的雷雨天氣,有時需要你鼓起勇氣撥開曾經的創傷,但有心理咨詢師的引導和陪伴,加上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慢慢看到穿過叢林照射出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