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家世顯赫、出身高貴的皇親國戚,又是平步青云、文武兼修的御前侍衛,也是容貌姣好、風流倜儻的多情公子,還是才華橫溢、享譽文壇的一代詞人,卻孤獨一生、哀愁為伴,嘗盡人世悲歡離合,自稱人間惆悵客。
一天夜里,天空下起了雪,詞人獨自徘徊,聯想到自己生活孤寂凄苦,為了表達內心的感受,故作下此詞。
殘雪凝輝讓溫暖的畫屏變得冰冷。梅花隨涼風飄落,憂傷的笛聲傳來,已是寂寞黃昏。深夜想起了往事,月色于無人處也好像朦朧起來。營造出了一種既清且冷,既孤且單的意境,而這種感覺大抵只能給人帶來痛苦和茫然。
接著他便拋出“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的問句,這個“君”指的是納蘭自己。惆悵是心靈的憂傷。即使你萬物在手,無欲無求,你卻驀地發現,原來你一無所有。
為何我在知道你的故事后淚流滿面?(你,此處指落拓文人朱彝尊,納蘭將素未謀面的朱彝尊引為知己)痛徹心扉地哭泣,因朱彝尊的遭遇而輾轉難眠。閉上眼睛仿佛依然能看到容若在那一片斷腸聲里,落淚傷神。
納蘭性德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由此可見雖出身名門,但卻永遠忠于皇室,不可違逆,連名字都不能侵犯。這是皇權禮教的至高無上所致,朝廷命臣視若生命,無法也無力僭越。
所以含著金鑰匙出生卻抵不過命運的安排,這與其生性放浪的個性相距甚遠。
在他衣食無憂、高貴富庶的達官之家,卻不能為所欲為,學習、工作、甚至婚配都按部就班,或者是政治使命。
縱然是孫悟空,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所以納蘭識時務,循規蹈矩,接受既成事實。讀書、擇業、結婚都服從家中安排。
就這樣,國子監來了一位青年才俊,康熙身邊多了一位英武小生,兩廣總督府納了一位乘龍快婿。
盡管情非所愿,但涉世之初的納蘭仕途上還是意氣風發,與原配盧氏也是伉儷情深,原本幸福美滿,事業有成,人人欽羨。
當為期三年的短暫婚姻以盧氏難產而死告終時,納蘭萬念俱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顧慮重重,但婚后念及盧氏善解人意,遂成良緣。不想造化弄人,情到濃時愛人撒手人寰,留下無情懷念與無盡悲哀。
這也是納蘭此后郁郁寡歡而至英年早逝的直接原因。《納蘭詞》也是自此噴薄而出。詩風哀怨,悼念亡妻,如泣如訴。
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這是何等威風凜凜,氣宇軒昂。深得皇帝的賞識與信任,一般人不可企及。但在這功與名的背后卻是自由的淪陷,人格的喪失。
雖是朝廷的奴仆,卻是皇帝身邊的一條狗,看家護院,不得隨意放肆。還要順應帝心,揣摩帝意,不敢半點造次,畢恭畢敬,唯唯諾諾。
這對瀟灑不羈的貴公子是個嚴峻考驗,明知無可奈何,只能安之若命。盡管從此平步青云,一路高升。也終是個傀儡玩偶一般,靈魂喪失,只剩下一副軀殼游來蕩去。
如不是命運作弄,成就或許會超越他的父親,才華亦可能顛覆文壇。但出師未捷身先死,在最美的枝頭綻放,也在盛極一時的火紅時分瞬間凋落,如流星一般轉瞬即逝。
有超逸脫俗的秉賦,也有功名輕取的瀟灑,卻一生陷于“惆悵”,無法自拔,唯有顧鏡自憐,哀嘆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