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自主游戲按計劃推進著。
第一年的觀察兒童培訓,讓教師從填寫一份規范的觀察記錄開始,學會客觀真實的記錄幼兒的言行,分析其背后所潛藏的幼兒發展水平,根據幼兒發展水平提供個性化的支持策略。學期末形成發展報告,為家長提供可供參考的教育建議。
第二年是自主游戲環境創設,我們從教室的區角布局開始調整,設置家庭區、藝術區、積木區、圖書區、藝術區等區域,區域打破空間限制,讓區角布滿整個活動室。當剛開始時,教師還不習慣這樣的區角布置,總認為區角應該在活動室的四周,中間應該留出一大塊作為集教活動場地。區角設置要考慮每個區角的特點,合理進行布局,如,藝術區在離水源較近的地方,圖書區的光線要相對充足,積木區設置在周邊區域比較大的地方。
區角位置設置好之后,投入了數量充足,種類多樣的材料。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孩子喜歡生活中真實的物品。為了讓孩子在游戲中獲得更多的經驗和體驗,我們就在家長中發起了材料收集活動,不斷豐富家庭區的材料,如,一是家中淘汰或閑置的電飯煲、平底鍋、炒鍋、蒸鍋等各種廚房用具。二是家里不再需要的日用品空瓶、化妝品空瓶,成人衣服裙子、高跟鞋、鏡子、墨鏡、圍巾、領帶、帽子、發飾、大發夾、發箍等生活類物品。三是以前照顧寶寶的奶瓶、衣服、嬰兒推車、小背包、鞋子、衣架、水壺等,四是已壞的吹風機,電磁爐,手電筒,計算器,電腦,各種零食盒等,五是其它幼兒可以用的游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