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學生群毆老師的視頻被瘋傳,看了真是心里不知什么滋味。這群少年氣急敗壞,飛腳猛踹自己的老師,我覺得每一個老師的心都在滴血吧?,F實生活中,老師的無助,老師的無奈,老師的無措都與這視頻無異。師道沒有了尊嚴,講臺沒有了神圣,教師沒有了權利。當學生的手機被收繳了,當學生打老師罵老師,甚至學生因家庭的冷漠在學校跳樓,當學生貪玩過度在路燈下補寫作業,這一切都成了老師的責任。這視頻僅僅是老師收試卷(原因不詳)就被學生圍毆,何其悲哀。
還有一則新聞,一個職高老師因為罰一個不疊被子的學生掃地,孩子就在六樓跳下身亡。然后這個老師連同他的妻子雙雙被罰跪在草坪。
今天被群毆,明天被罰跪,難道教育真的成高危職業了嗎?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我就非常崇拜“教師”這一職業,看著當老師的姑姑、叔叔,大手一揮,一道道鮮紅的對錯號醒目而莊嚴,那份神圣令我羨慕不已,我一遍又一遍地告誡自己:這輩子,一定要當老師!
等我如愿以償地當上了教師,我才知道這神圣的工作是如此的艱辛,如此的令人身心疲憊。每天,你要像一枚快速旋轉的陀螺,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幾點了,今天有幾節課,每節課都要干些什么,昨天還有什么沒處理完……接著就要做飯、伺候孩子,然后急匆匆往學校趕,隨后是一陣連眼都來不及眨一下的作業批改、上課、處理班務等。又開始急匆匆往家趕,做飯、收拾、伺候孩子,又急匆匆趕回單位……晚上還要輔導孩子功課、做飯,洗衣服、查資料,甚至還有白天未完成的批改作業、備課……你會忙得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累。這還只是平常的忙,要真到孩子生病、公婆、父母身體欠佳時,自己更是欲哭無淚,只盼著自己也生一場大病!特別是現在新課程理念的產生,素質教育的推進,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既需要成績,又得要素質,既要智商培養,又要情商提高,教師的精神壓力空前巨大。記得一本書里曾有這么一句話,“工作著是美麗的”,但請問又有幾位老師是在美麗地工作呢?以前在農村農忙時,看到書刊上登有“金黃的麥田,豐收的喜悅”等輕松愉悅之詞句時,我會非常想拽那個作者來問問:當你累得渾身是汗、是泥,腿打哆嗦,氣也喘不上來的時候,你能看到麥田是金黃的嗎?你能感到豐收是喜悅的嗎?那個時候,你只會看到塵土飛揚的麥芒,辣得你眼都睜不開,粘到身上又刺又癢。你只會看到那些累得在地上跪著、爬著、哭著的農民干裂的嘴唇和一道道血口子的大手,你只能從心底冒出一種絕望,一種冰涼的絕望!只有當你坐在飯桌前悠哉悠哉地品嘗時,你才會有美麗的心情去欣賞那金子似的喜悅啊。
這些,都還可以忍受,因為我看過有一篇文章說,沒有一樣工作是不辛苦的。唯獨不能忍受的是被摧殘,被侮辱,以及身心的絕望。我從教二十余載,見過各種各樣奇葩的學生和奇葩的家長,當然讓我感動的學生和家長也有。
一個問題學生的背后必然有至少一位問題家長,家庭教育的缺失已逐漸成為中國學生教育的軟肋。
案例一
語文的底蘊在于多閱讀,文化功底厚,所以我經常推薦孩子讀中外名著,一些閱讀價值高的書,我給孩子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們家里可以沒電視,可以沒電腦,但是你們家里一定要有書架。但是有一次,因為這個孩子在學校表現欠佳,我很客氣地給家長打電話溝通,這個家長沒聽幾句就對我大吼:整天要求學生這個,那個,還叫我們買課外書,課本都沒學好,看什么課外書?我說,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黃希貴都說,如果你的孩子從現在起一節語文課不上,只要整天泡在圖書館里,六年后高考的時候,如果他考不好成績(我只單單說的語文),你就來找我。語文真不是光靠老師教課本上那點的。他更生氣了,吼得更響了:那這樣說,要你們老師干嘛的?我對著話筒,只能無語。
案例二
我同事是個非常負責任的好老師,她把學生平時需要掌握的每一單元知識要點,都整理出來,然后發到家長群里,讓家長督促孩子背背,有個家長就氣呼呼地說,你老師怪省事呢。這叫省事啊,這是熬了多少個不眠之夜總結的好吧,這是針對班級多數孩子薄弱環節悉心整理的好吧,這是老師帶著眼袋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的好吧。
案例三
孩子在課堂上聽得再懂,課后如果不復習鞏固,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但是就是會有那么幾個孩子家庭作業就是不完成,你給家長說也好,你好言相勸孩子也好,你去家訪也好,就是沒效果。有的家長是的確太忙顧不上孩子??纯春⒆幽敲绰斆?,真不忍心就這樣放棄,實在沒辦法,我就小心翼翼地求著家長,說你把孩子送到我家里來吧,我女兒已經上大學了,我也沒什么事,我幫你輔導好孩子的家庭作業再讓他回家。我鄭重聲明,家長連家門都不要進,就擔心家長多想。家長支支吾吾,也不見送來。更可笑的是,孩子學習積極性特別高,打心眼里想學好的感覺,所以他非常想來,他就給家長說:“你要不把我送老師家學習,老師就不管我了(這是孩子自己杜撰的)?!钡羌议L竟然會說不管就不管就是。
案例四
孩子完不成家庭作業,書寫潦草,說臟話,打了別人孩子等等,老師給打幾次電話就不接了,或者直接拉黑。
案例五
打了別人孩子很嚴重,老師通知家長,家長大聲說:“上次我們孩子也被怎樣怎樣,吧啦吧啦?!逼鋵嵣洗沃皇呛⒆又g一個小玩鬧,他的手背只是紅了一點而已。
案例六
大早晨六點或者中午正午睡,就被家長電話吵醒然后問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
案例七
老師要是打電話給家長說一些簡單的事情,家長既不給你掛斷回過來,還緊緊抱住電話事無巨細趁機了解孩子詳情,弄得老師也不好意思掛電話。但是你要知道我們的電話不是光給你一個孩子準備的啊,全班七八十人,每天最少幾乎平均得打一個電話,特別是期末檢測更得給家長溝通多一些。有一個月,我光給學生打電話的電話費接近一千元。這可是接近我半個月的工資啊。
案例八
某一天接到家長電話:老師,你去看看我孩子來到學校了嗎,如果沒到,你出門看看孩子到學校門口了吧,我今天忙沒去送孩子,我不放心……我要忙著批改作業,忙著備課,忙著學校安排的事務,忙著去課堂等等,我還要去做你的通訊員,而且還僅僅是因為你忙。
案例九
家長:老師我覺得你的方法也不對,你看我大女兒就整天做試卷,買課外資料,我兒子在你班就不這樣。是的,她女兒是尖子學生,我班這個連看拼音寫詞語都不會。這樣兩個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去用一樣的方法嗎?這個連生字都不會怎么去做試卷,去做課外的資料呢?
案例實在太多了,教育孩子:咱可不能吃虧;埋怨老師,孩子怎么整天打掃衛生的,分工不同,老師自己的孩子也被安排打掃最臟的地方,家長還憤憤不平嫌安排他的孩子;都擠著讓老師安排自己的孩子坐前排……真的一言難盡,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
看網上有個同行無奈之下說了這么一段話:不懲罰,少說話,一進教室上課,下課走人。不告訴你錯在哪就是最狠的懲罰,以后社會替我教訓你。
這是不是教育的悲哀?家長的悲哀?學生的悲哀?
我只能自言自語: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