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情感化設計


《情感化設計》——[美]諾曼


前言

  1. 成功的產品關注的是情感。

  2. 設計必須考慮三種不同水平: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

  3. 在你的房間里,每一件東西你都覺得太有用了,每一樣東西,你都相信是美麗的。

  4. 設計的組成部分:可用性,美觀性,實用性。

  5. 一個人最喜愛的物品一種象征,他建立了一種積極的精神框架,他是快樂往事的提醒,或者有時是自我展示。有故事,有回憶。

  6. 情緒是認知不可分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7. 當我早晨醒來走進廚房泡茶時,它常使我微笑。

  8. 和情感一起的還有另外一個方面:美感、漂亮和美麗。

  9. 在審美上令人感覺快樂的物品能使你更好地工作。

  10. 你所體驗到的憂慮不安而又莫名其妙的感覺是情感。而你對于某件事而惱火則是情緒。

  11. 情感系統與行為緊密相關,它使你的身體做好準備,以對待特殊情景做出恰當反映。

  12. 情緒是判斷性的,使身體相應的做好準備。

  13. 機器和產品應該能夠感知人們的情緒,并作出相應的反映。

  14. 認知解釋和理解你周圍的世界,而情感使你可以對世界做出迅速的判斷。

第一部分 物品的意義

第一章 美觀的物品更好用

    1. 日本文化以它的美學傳統而聞名。

    2. 需要某種涉密的美學理論去尋找到美和功能之間的任何必然聯系。

    3. 美可以改變我們的情緒狀態,情緒會改變人腦解決問題的方式,情感系統會改變認知系統的運行過程。

    4. 正面情緒對學習、好奇心和創造性思維都很關鍵。

    5. 當人們輕松愉快時,他們的思路會拓寬,變得更具創造力和想象力。
    
    6. 情感系統還控制身體的肌肉,并通過化學神經遞質改變大腦的運方式。
  1. 加工的三中水平: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

    1. 三種水平插入圖一

    2. 人腦可以對其自身的操作進行思索。這是反省、有意識思維、學習關于世界的新概念并概括總結的基礎。

    3. 因為行為水平不是有意識的,所以你可以成功的在行為水平上下意識地駕駛汽車,同事在反思水平上有意識的思考其他事情。

  2. 聚焦(Focus)和創造

    1. 認知評價意義,情感評價價值。

    2. 聚焦指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主題上而不分心,并逐步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索直至問題解決的能力。

    3. 伴隨正面情感,你更易于看到森林而不是樹木,更喜歡注意整體而不是局部。負面情感則正好相反。

    4. 設計在緊急情況下使用額物品需要更加小心,更加注意細節。

    5. 設計,以及相關的大多數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創造性思考,以及隨之而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專心致志的努力。

    6. 就創造性而言,設計者處于輕松愉快的心境是有益的。一旦完成創造階段,設計人員必須吧相當多的注意力放在細節上,聚焦是必須的。

    7. 設計從正面情感轉變為負面情感:

      • 通過聲音:避免過度聚焦,否則會導致“視角狹小”
  3. 有準備的頭腦

    1. 人類強大的反思水平使我們優于其他動物,使我們能夠克服本能的純生物水平的支配。

    2. 聲音和特定的一般意義的聯系。

    3. 聲音可以激發詩歌讀者的情感和情緒。

    4. 情緒可以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改變行為,持續幾分鐘或者幾小時;心境會持續幾天,特質會持續數年,人格則是個人持續一生的特質的總和。

第二章 情感的多樣性與設計

        1. 本能水平處于意識之前,思維之前。這時外形、質地和手感顯得重要,形成第一印象。
    
        2. 行為水平與產品的效用以及使用產品的感受有關。
    
        3. 只有在反思水平上才會存在意識、情感、情緒和認知的最高水平。反思水平的設計是關于長期關系的,與擁有、展示和使用產品時引起的滿足感有關。
        
        4. 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就在于反思水平中。
  1. 三種水平的權衡

    1. 三種水平的設計特點:

      • 本能 > 外形
      • 行為 > 使用的樂趣和效率
      • 反思 > 自我形象、個人滿意、記憶
    2. 設計者必須知道產品是為誰設計

    3. 個人計算機在世界上的成功歸于他們的用處超過了他們的缺陷,而且實際上人們并沒有其他選擇。

    4. 產品對不同需求的人群的不同類型,對情境的適應性。是

    5. 需要有任務決定,想要是由文化、廣告,以及自我認識和形象決定的。

    6. 設計需要適合用戶、合適地點、合適目的。

  2. 引起回憶的物品

    1. 真實穩定的情緒感受的形成需要時間:他們來自不斷的交互作用。

    2. 如果太多的人喜歡某一物品,這件物品一定在什么地方有問題,但是它之所以流行,是因為他滿足了人們的一些基本需要。

    3. 紀念品就是為了幫助回憶的。

    4. 情緒反映了我們個人的經歷、聯想和記憶。

    5. 特別的物品是那些具有特別回憶或者聯想的物品,那些幫助擁有者喚起特別情感的物品。

    6. 精神能量這里指心理能量、心理關注。

    7. 最親密最直接的物品是那些我們自己動手制作的物品,還有個人相片。

    8. 設計的挑戰是要保留效能去掉障礙:是他們更容易存儲、發送和共享。

  3. 自我感覺

    1. 自我的概念是人的一個基本屬性,它具有文化的特異性。

    2. 對于一些人來說,這一外在表現補償了個人內在自尊心的缺失。

    3. 誘發積極自我感的一個更有力的方式是通過個人的成就感。

    1.重要的就是成就感、自豪感和成就感。

  4. 產品的個性

    1. 產品、公司和品牌的個性和產品本身一樣受到重視。

    2. 領袖是與眾不同的,永遠的超前的意識。

    3. 具有良好品質和有效性能的簡單樣式仍然會取勝。

    4. 品牌成了情感的代表。

    5. 情感化品牌以獨特的信任為基礎,信奉,有自豪感。

    6. 品牌與情感有關,而情感與判斷有關,品牌是我們情感反應的記號。

第二部分 實際的設計

第三章 設計的三種水平: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

    “它這么貴,一定很特別”
    
    產品吸引了情感的強大本能水平,它引起了直接的本能反應。讓人“哇!”
  1. 本能水平的設計

    1. 本能水平的設計正是大自然所做的事情。

    2. 我們可以敏銳地接受環境中強大的情感信號,這些信號在本能水平上自動的得到解釋。

    3. 人們對香甜的味道、氣味,以及高度飽和的明亮色彩的喜愛,可能就是源于人和植物這一相互依存的共同進化。

    4. 設計者想讓別人把他們看做是富有想象力、創造力和理解了的人。

    5. 有些在本能上是消極的,但是在反思水平上卻是積極地。

    6. 本能水平設計的基本原理來自人類本能,在人們之間和文化之間都是一致的。這樣的設計永遠是吸引人的。

    7. 具有美感的曲線、豪華的外表和結實強健

    8. 本能水平的設計講究的就是即刻的情感效果

  2. 行為水平的設計

    1. 行為水平的設計講究的就是效用。重要的是性能。

    2. 優秀的行為水平設計,第一步就是去了解人們如何使用一個產品。

    3. 不能通過詢問潛在客戶的意見來評估一項創新。

    4. 清楚的表達真正的問題

    5. 設計的挑戰————發現需要他們的人們甚至還未能表達出來的真正的需求。

    6. 做到:“一旦學會,便永遠記住”

    7. 開發易于理解的產品,讓用戶理解產品,通過連續不斷的反饋。

    8. 一個失敗的用戶,不會是一個快樂的用戶。

    9. 自然物品具有重量、質地和表面,“實在性”。

    10. 物理感覺是重要的。

    11. 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才是好的設計。

    12. 觀察人們對產品的使用。

    13. 人們真正做的和他們認為自己做的有很大差別。

    14. 設計團隊快捷迅速的拿出原型,在未來的用戶中測試。

  3. 反思水平的設計

    1. 反思水平的設計注重的是信息、文化以及產品效用的意義。

    2. 無論什么時候,當你注意到某人的襪子與它的其他衣服相配或者不符合這個場合時,你正在關注反思的自我形象。

    3. 反思上的價值超過了行為上的困難。

    4. 產品真正的價值是可以滿足人們的情感需要,而最重要的一個需要就是建立其自我形象和其他社會中的地位需要。

    5. 反思水平設計的精髓:一切都在觀察者的頭腦中。

    6. 美麗來自反思水平,美麗超越外表。

    7. 反思水平的設計與服務有關,與提供的個人感觸和熱情的交互有關。

    8. 在回顧往事記憶已經模糊時,反思系統會獲勝。

    9. 一旦反思系統失敗了,吸引力就不復存在了。

  4. 個案研究:全國足球聯賽的耳機

    1. “cool”
    2. 運行良好
    3. 推廣品牌
    4. 提高教練形象
  5. 設計的多個層面

    1. 以人為中心的設計實踐者來說,服務與顧客,意味著要是他們從挫折、迷惑和無助感中得到解脫,讓他們感到一切在控制之下且得到了準許。

    2. 是購買最想得到的產品比較困難,而使購買引起欲望的產品極其容易。

  6. 團體與個人設計

    1. 最好的設計始終遵從一個有凝聚力的主題,具有明確地視覺和重點。通常,這樣的設計是由一個人的想象力所驅使的。

    2. 單獨一個設計者對最終的產品具有一個清晰地模型。

    3. 如果你想要一個偉大的產品,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產品,那就讓它有某個人的一個明確地觀點驅動吧。

第四章 娛樂和游戲

        藝術家經常為此掃清障礙,他們探索人們之間交互的方法,然后科學在盡力去解釋其中的奧妙。
  1. 以娛樂為目的設計物品

    1. 一種快樂、舒服的方式顯示。

    2. 帶給我們生活樂趣和快樂的一個好方法是信任藝術家的技藝。

    3. 日式午餐盒的美事設計的一個極好的例子。設計的精髓就是把許多東西放入一個小的空間而且保持一種美感。

    4. 日本設計的目標之一:“使多功能化和小型化同等重要。”

    5. 贊美輕盈簡潔的美感,實現美和對美的渴望。

    6. 四種快樂

      • 生理快樂

      • 社交快樂

      • 精神快樂:使用產品時的反應和心理狀態

      • 思想快樂:存在于對經歷的思索

    7. 偉大的設計————即使在不斷的使用和連續呈現之后仍受到由衷地欣賞。

    8. 人們往往很少注意熟悉的物品,不管是對擁有之物,甚至是對配偶。

    9. 禪宗的風景

    10. 所有經得起時間考研的東西揭示出相似的豐富性

    11. 感受是永遠變化的,快樂是永恒的。

    12. 終生的快樂 = 設計者提供豐富體驗的設計技能和使用者的感知能力。

    13. 保持長期吸引力:引誘、聯系和滿足:提出一項情感上的承諾,不斷實現這一承諾,以難忘的方式結束這一經歷。

    14. Juicy Salif 設計的柑橘榨汁機

      • 通過注意力轉移加以引誘。

      • 提供意外的新奇。

      • 超出明顯的需要和期望。

      • 引起本能反應

      • 支持個人目標的價值或者聯系。

      • 承諾實現目標。

      • 引導不經意間的觀察者去發現有關壓榨柑橘汁過程的更深刻的東西。

      1. 實現這些承諾
    15. 即使生活中的平常物品也可以是有趣的,設計可以提高生活方式。

    16. 教會人們去期望未曾期望的奇跡————對未來的所有的積極情感。

  2. 音樂與其他聲音

    1. 對節奏和韻律,旋律和曲調的反應是如此基本,在所有的社會和文化中是如此恒定。

    2. 節奏遵循身體的自然節律,

    3. 八度音節與和諧和弦及不和諧和弦的特帶你一部分來自物理過程,另一部分來自內耳結構。

    4. 韻律、節奏和旋律是我們情感的基礎。

    5. 噪音是情緒壓力的一個巨大來源。

  3. 電影的魔力

    1. 電影喚起的激情。

    2. 本能水平完全沉浸在景色和聲音中。

    3. 行為(替代)水平是用電影中的故事和情感線索使觀眾卷入。

    4. 反思(旁觀)水平是用頭腦的眼睛,而不是心靈的眼睛。

    5. 事實上,評論電影的唯一方法就是是自己變得超然,擺脫本能反應,以能夠考慮技能、燈光、攝影機的移動和角度,分析電影時,很難享受電影。

    6. 高峰體驗狀態是一種特殊的、超然的意識狀態,你只意識到這一瞬間、這一活動和這一單純的快樂。

    7. 高峰體驗條件:

      • 沒有分心事物
      • 一個節奏恰好匹配你技能的活動
      • 難度水平必須在你能力的邊緣
    8. 無論什么時候我們談到電影或者其他“逃避現實”的娛樂活動時,我們都是指替代的狀態和情感的行為能夠使人們擺脫生活中的煩惱,帶領人們進入到某種另外的世界。

    9. 音樂可以調節我們的情感系統,以提高他在各個參與水平的體驗。

    10. 電影中的一個禁忌:如果你注意到他,那么他是有害的。

  4. 計算機游戲

    1. 游戲的主要心理基礎就是玩游戲時產生的穿過一個門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本能感覺。

第五章 人物、地點和事件

        1. 我們是群居動物,在生理上已做好了與其他人交互的準備,二輕交互的性質依賴于我們理解另外一個人心情的能力。

        2. 我們多數的動機、信念和情感在本能水平和行為水平上下意識地運行著。

        3. 我們一方面解釋情感,另一方面還表現情感。

        4. 我們通過反思的分析可以控制最后的情緒,但是那些最初的印象是下意識和自動的。這潤滑社會交互的車輪,是社會交互成為可能。

        5. 人類先天傾向于把物品擬人化,把人類的情感和信仰投射到任何物品中。
  1. 責備無生命的物體

    1. 一個問題持續的時間越長,他就變得越糟糕。

    2. 我們大多數豐富深刻的情感是在我們已經對發生的事情找到了原因時產生的,這些情感來源于反思。

    3. 合作依賴于信任。

  2. 信任和設計

    1. 我再購買它時覺得它還算不錯,不過我對他的濃濃的情感依戀是隨著時間經過成百上千次的持續不斷的積極經歷而形成的。這一物品變成了我的朋友。

    2. 信任具有幾個品質:信賴、信心和正直。

    3. 你對一個產品或者一項服務具有的概念模型和你獲得的反饋對建立和維持信任是極為重要的。

    4. 讓用戶一直知曉產品在做什么,到了什么樣的操作階段,事情是否在平穩的進行著。

    5. 信任必須由經驗獲得。

  3. 生活在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世界

    1. 旁觀者冷漠效應:當有更多人負責時,安全性可能會降低。

    2. 當兩個人應該一起工作時,特別是當一個人的地位比另外一個人高時,信任是必需的。

    3. 質疑是一種尊重的標志。

    4. 安全問題在更大程度上是一個社會的或者人類的問題,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

    5. 安全問題是一個系統問題,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4. 情感交流

    1. 社會交互,一定會成功。

    2. 留言的內容不是分享信息,而是聯絡感情。

    3. 為了舒心,人們需要不斷的交流。

    4. 他們好像害怕在擁擠的陌生人中變成孤獨的人,從而選擇了與他們自己的群體保持聯系,即使這個群體在另外的地方。

  5. 常聯系,長打擾

    1. 情感效果反應了這一矛盾:保持聯系的人是積極的效果,對受到干擾的人是消極和煩惱的效果。

    2. 感知決定一切。

    3. 注意力已與分散是生理上的必然,作為防御意外危險的一種保護機制他已經經歷了數百萬年的進化和發展,這是本能水平是哪個的主要功能。

    4. 劃分多重空間對人類的活動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

    5. 駕駛能力的降低是由交談引起的,而不是由電話工具引起的。

    6. 注意力分散的價值在于使我們與環境保持聯系:我們不斷意識到我們身邊的物品。

    7. 連續的轉移注意力通常是一個優點,特別是在社會交互的世界中,然而,在機械的社會中,他卻是一個危害。

    8. 我們所保持的尖端、短暫、淺薄的交互越多,對我們自己的正在進行的交談和交互的干擾就越多,使我們的深層交互和深層關系就越少。

  6. 設計的作用

    1. 這些既喜愛又憎恨的關系的存在可以令人驚奇的穩定。

    2. 對技術人員來說,技術提供了一種通信方式;然而,對我們來說,技術提供了一種社會交互的方法。

    3. 我們需要既提供交互力量又沒有過多干擾的技術:我們需要重新控制我們的生活。

    4. 我們離開公共場所,回到私人空間,以更好的學習、思考,或者只是更好的放松。

第六章 有情感的機器

  1. 有情感的物品

    1. 人類的情感不僅僅具有邏輯的、理性的成分;他們與人類的行為和感覺緊密相連。

    2. 當我們和其他人交流時,他們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讓我們知道他們是否理解我們。

  2. 有情感的機器人

    1. 情感使我們能夠把理智轉變成行為。

    2. 正是積極情感使我們的生活有意義,把我們引向生活中美好的物品,獎賞我們的成功,并且使我們努力做到更好。

    3. 人類的情感系統受到損傷是會猶豫不決。

    4. 本能水平給更高的處理水平發送信號,以試圖確定問題的原因并確定一個有效的反應。

    5. 人和動物為了在一個不可預知的動態的世界中生存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機制,他們把情感的評價和評估結合到整個系統的方法中。

    6. 我們很難接受看起來像人、但表現得很差勁的創造物。

  3. 機器人的情緒和情感

    1. 你僅僅通過別人的聲音的音調就能夠確定他的情感狀態。

    2. 多數情感狀態是積極的和消極效果狀態的復雜混合,在新激起的情感水平上都有殘留之前的情感。

    3. 機器人呢的面部和身體應該擁有像人的肌肉一樣的制動器,根據機器人的內在狀態行動和反應。

    4. 驚訝是基本的情感狀態。

    5. 疲勞、痛苦等只需要監控內在的感受器。

    6. 挫折會是一個很有用的情感。

    7. 仆人機器人能從這次經歷中學到東西。讓機器人以做好一項工作而感到自豪,以取悅他們的主人而感到自豪。

  4. 感知情緒的機器

    1. 讓機器人可以感知人的情感。
      • 教育系統可以感知學生設么時候做的好,

      • 什么時候遇到挫折,或者設么時候教學進行的恰當。

      • 機器人能夠根據主人的心情改變他們的操作。

      • 對一種情感的適當反應明顯的依賴于情景。

  5. 推論人們情緒的機器

    1. 我們非常信任別人,這讓我們很容易被愚弄,并且在我們認為我們沒有被認真對待時會很生氣。

    2. 回一下在沒有任何語言上的理解時就能探測到談話中的基本情緒。

    3. 我們能夠說出某人處于那種情感狀態,即使他們再說一種外語。

    4. 人類在所有物品中讀出了人類的情感和意愿。

    1。無論他們有沒有意識或者智力,這些物品激勵著我們向前,他們促使我們去承認事情仿佛是他們做的,我們被安排好了一種有同情心的方式對這些新興的創造物進行反應。關鍵在于這些物品需要你去養育他們,在你用心養育時他們會茁壯成長。

第七章 機器人的未來

未來有情感的機器和機器人:意義和倫理問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緊抓人的“本能”、“行為”、“反思”這三種水平,去反向理解設計。 前三章尤其值得一讀。 物品的意義。美觀的物品更加...
    2tackle閱讀 2,649評論 0 7
  • 本書講了什么 詳細探討情感元素的三個不同層面:包含本能的( 產品的外觀式樣與質感)、行為的( 產品的功能)和反思的...
    少穻閱讀 3,103評論 0 8
  • 作者簡介: 唐納德·A·諾曼(Donald A. Norman),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全球極具影響力設計師之一。...
    小播讀書閱讀 11,295評論 3 43
  • 序言 1、產品設計的組成部分:可用性(或缺少可用性)、美觀性和實用性。 2、創造一個產品時,考慮的因素:材料的選擇...
    小蝦仔閱讀 1,841評論 0 5
  • 當你胸懷海洋 腳下只有溪水流淌 當你仰望天空 眼簾只得映入一方 當你滿懷熱量 面前只是充斥冰涼 我想,這樣也不錯 ...
    胖多爸閱讀 517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