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學習 -- 遇到瓶頸

樂感、技巧、和聲樂理知識

一、樂感:

樂感是人類七大智能中的一種,具體內容包括:音高感,節奏感,和聲聽覺,旋律感等等。作為一種藝術,音樂就是要傳達某種感覺(非簡單的聽覺),而樂感就是人們了解這種感覺的感官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先天遺傳,也可以后天培養。之前在一次回帖中我把樂感形容成武學中的內功,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內功強大的人在稍加練習后就能成為高手甚至大師,可見樂感的重要性,有些人天生就被稱作未來的音樂家,就是因為樂感好,前面提到過,可以先天有也可以后天培養,也有打通任督二脈的(譬如澳大利亞的那位摔成腦震蕩后摔出了樂感,什么樂器到他手里很快就能玩轉,當然不建議大家去摔腦震蕩)
究竟樂感怎么后天培養?

我個人建議先從以下兩方面去練,因為這兩方面練好后就為你的樂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1. 聽音練耳(音高感、初步和聲聽覺)

有條件的可以找個鋼琴老師專門練習聽音,不要覺得漫長、一般除了智障我相信在一個月你會有非常明顯的進步,對音高有一定的掌握對以后的扒帶和旋律分析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沒有這個條件就給大家推薦一個軟件:EarMaster 轉為聽音設計的一款軟件,每天堅持10-20分鐘。
還有一本非常不錯的教材:JODY FISHER編寫的《為現代吉他手設計的——聽音訓練手冊》,目前大陸還沒有正式出版,網上到是各種翻印的臺灣版,配合CD練,一天一條或者兩天一條。可以用這三種方法其實的一種去訓練你的音高感和初步和聲聽覺。

2. 節奏感(律動)

記得在師范讀書時我的專業課老師第一節課說了一句話:你可以五音不全、可以不識譜不懂樂理,但千萬不能沒有節奏感,如果是這樣那我勸你別浪費時間了,音樂尤其是現代音樂,一旦沒有節奏感就完蛋了!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里,因為我就是天生沒有節奏感的人,每次練琴都不忘練習節奏,我應該是那會班里第一個買節拍器的人....原因你懂的。

除了練基本功卡節拍器外其實不要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節奏練習,這些可能看來很枯燥無聊,但是節奏練習中最重要的,尤其是節奏感不好的(拍子不穩、沒有小節感)。看了基本關于節奏的教材,他們都是把16
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三連音作為最基本的訓練,因為當你的身體里有這4下和3下的時候你就掌握了很準確的時值,最初的律動應該就是這么來的,記得在北京學琴時一位老師教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

16分音符、三連音的刷弦、節拍器開60時的速度,每天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去刷弦練習,很多人認為這是針對funk風格的基本練習,其實這個練好了對什么風格都有幫助,尤其是節奏感和律動。

還有一種比較有趣的方法:找一首你喜歡的曲子跟著去掃節奏,左手護弦,右手跟著節奏刷弦,直到你覺得曲子是你自己彈的,剛開始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傻非常二的節奏練習法,試著練習后發現我當初的看法非常傻非常二,這種方法的好處:熟悉曲子的段落劃分、節奏變化、有利于扒帶、提高節奏感。

接下來的兩種方法相對比較難:休止符練習法和玩轉節拍器,這兩種方法都能提高你的時值準確性和基本律動,由于篇幅問題我就不寫了,待會推薦基本教材會講到,或者找機會專門開帖講下。關于練習節奏給大家推薦基本不錯的教材,當然都是很枯燥很基礎的教材,節奏不好的朋友請看下:

陳云強的《節奏訓練》(個人認為是國內最專業的節奏教材,這里可能沒有你想要的RIFF,但堅持練一段時間你會有驚喜。

翟黑山的爵士四書之《節奏練習》,這老先生是國內第一個畢業伯克利的,相當厲害,具體就不介紹了,

他的視頻是免費公開的,書網上有賣,跟著視頻一起練你會學到很多非常實用的方法與技巧,引用他一句話:節奏!重中之重!

二、技巧

這方面是我想說又最不想說的,因為爭議很大,再次引用下武學的一方面:外功。強大的內功是需要用外功來發揮出來的。可見外功的重要性,在這里我想說的技巧不是什么高深復雜的花樣技巧,而是實打實的雙手練習。有很多人在問彈吉他左右手哪個更重要一些?
我想說的是右手,因為你感覺和力度全在你的右手上體現出來,當然左手也有很重要的揉弦技巧。建議大家把右手看的重要些,因為你的律動和音色力度都由右手決定,右手的練習方法我推薦前面講到的節奏練習,無論是掃弦、撥弦還是悶音都可以按上面的去練。

左手方面:有很多朋友摒棄半音階練習,認為是浪費時間,有這時間可以直接去練音階。我不太同意這種說法,我認為學吉他必須要有半音階這項練習,大家也可以看下國外大師出的一些教材,哪一本上沒有講 到半音階,其實練習半音階就相當于武術初學者扎馬步,新兵蛋子踢正步一個道理,你的馬步扎穩了正步 踢好了就為你一輩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半音階的好處:左手手指的獨立性、穩定性和規范性,建議大家練半音階時一定要用最慢的速度去練,節拍器60的速度,4分音符,保留指,這可能有些枯燥,等你熟練后可以把右手變成16分音符或其他節奏型,左手不變(每拍動一根手指),這樣既練習了左手又練習了右手的撥弦。

擊勾弦方面我建議大家看下網上李國標老師的視頻,有一集專門講左手擊勾弦練習,這應該是最好的方法了。

推弦的練習:主要是推弦的感覺和音高感,建議推弦不準的朋友按這個方法練:先彈響推弦目標音,然后記住這個音,再去推,心里要想著目標音的音高(無論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推弦都這么去
練)
其他關于掃撥、點弦、速彈之類的技巧大家可以看下美國MI音樂學校出版的《速彈基礎》,網上應該有英文版,或者看下李國標的視頻(他的視頻很負責任,推薦大家多看)其他的高級技巧本大家可以在技術成熟時去練習下,上面講的幾種都是我認為最基礎的、對彈奏有幫助 的。(沒有推薦什么小林之類的教材,因為論壇里這方面的專家很多),大家不要把發展技術作為首要目標,畢竟玩吉他不是搞體育、不是人體極限運動,技巧不在多,會運用才行,速度不在快,能聽清最好。

三、樂理、和聲知識、樂句的積累和即興

把這方面比作武學中的心法其實再恰當不過了,這方面不建議死記硬背,先去理解然后再去背。

引用我的老師一句話:學樂理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一定要帶著疑問去學,沒有疑問的時候要么就是你學會的時候,要么就是還沒學會。
其實基礎樂理不是初學者想象的那么難,理解了也就記住了,吉他本身就是很直觀的樂器。
關于和聲方面其實越往后就越跟數學掛鉤了,有句笑話是和聲弄懂的同時數學也進步不少。當然學習和聲知識的時候一定要邊彈邊聽邊學,不要抱著一本書整天算啊算啊寫啊寫啊的,這樣等于背化學公式,沒用。

關于這方面的教材成千上萬,在這里推薦幾個不錯的
基礎樂理:MI音樂學校的《通琴達理》,直接以吉他為中心講解的樂理
翟黑山的《基礎樂理》,其實這本并不基礎,建議搞明白了上面那本再學這本是最好的

和聲方面:翟黑山的《和弦運用》、《旋律分析》都是很好的教材

還有一本教材是很多老師都給我推薦的:任達敏的《流行音樂與爵士樂和聲學》,據說國內一線樂手都學習過這本。積累樂句和即興:建議大家每天練一條SOLO,在練習前要知道這這句SOLO是在哪些和聲下進行的,用了哪些音階,轉個調要在什么把位去彈,弄明白這些的時候再開始練。練熟后開始進行簡單的即興改編練習,譬如SOLO總共8小節,1、3、5、7小節保持不變,2、4、6、8小節根據所屬音階進行即興改編演奏,也可以前4小節保持不變,后4小節即興,或者自由結合,前提要體會原曲的味道。當然也可以按照喬 伊的分句法來進行完全即興 練習,個人認為這是最好的即興練習方法,不但積累了樂句素材還練習了即興能力。對于初學 者建議買本MI學校出版的《主音基礎》,每天一條,按照上面的方法練。即興其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 遙不可及,看了一些國外的教材,在初學階段就已經讓學生試著即興了。即興:現場即時創作的意思,既 然你弄懂了和聲、音階等為什么不能即興創作呢?難道這些只屬于高手和大師?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