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蒂爾:硅谷著名的創業者,曾在1998年創辦了 PayPal,并在2002年以15億美元出售給 eBay。后專注于金融投資和創業投資,曾投資過 Facebook 等著名企業。
PayPal:相當于美國的支付寶,它培養了人們的支付習慣,只要你有電子郵件,就可以用美元支付,詳細故事請見《支付戰爭》。
Chapter.01
從1到N和從0到1的區別?
彼得蒂爾說:人類歷史的發展分成兩種,一種叫做水平進步,一種叫做垂直進步。
什么是水平進步呢?水平進步就是從1到N,就好像我開了1家店,然后把它復制到100+,或者1000+。
什么是垂直進步呢?就是你以前沒有店,你現在開了一家店,這是從無到有的過程,這個過程就叫做從0到1、垂直進步。
從1到N:全球化?,F在全世界都在學美國,但美國人特別怕中國人學美國,因為中國人多啊,要是學習美國浪費資源,那全球資源就不夠用了。
從0到1:科技發展。比如愛迪生發明電燈,互聯網,物聯網,3D打印機,這些就是從0到1的過程,我們的生活發生了轉變。
在傳統時代,成功企業的商業模式是一個從1到 N 的過程,也就是在現有的基礎上,復制之前的經驗,通過競爭不斷擴大自己的市場影響力。而在互聯網時代,成功的企業卻是一個從無到有、從0到1創造市場的過程,要實現這個過程,必須規避競爭、建立壟斷。
Chapter.02
有哪些事情,你跟別人的看法不一樣?
彼得蒂爾每面試一個人的時候,都會問這個人一個問題:有哪些事情,你跟別人的看法不一樣?
他希望能找到跟別人有不同見解的人,因為他堅信,那些跟別人想到不一樣的人,有可能也是對的,他希望找到有這樣獨特見解的人,一起組建團隊。
彼得蒂爾出現的時間是1999年,那個時候,全球出現了一個現象,就是網絡泡沫,比如中關村窩著很多網絡公司,隨便有個什么主意都能夠賺來一桶金, 美國更是瘋狂,納斯達克的指數一路狂飆不止,飆到爆表繼而大幅下跌。
彼得蒂爾完成融資后的幾天,納斯達克的指數一路狂跌,整個網絡泡沫破滅了,大量的網絡公司投資公司倒閉。
在這件事情之后,人們得出了四個結論,這四個結論至今還被人們認為是金科玉律:
做生意,要循序漸進。
要保持精簡和靈活性,不要事先做太多的規劃。
在漸進中競爭,不要貿然創造新市場。
專注于產品而不是營銷。
以上這四條,是人們普遍認為的X,而彼得蒂爾說“我認為真正正確的是他們的反面”,他認為這四個金科玉律都不是創業時應該做的事,而它們的反面可能更有道理。
循序漸進:大膽嘗試勝過平庸保守,比如現在我們都是人開車,谷歌一上來就研究無人駕駛技術,特斯拉沒有做油電混合而是直接做電動車。
壞計劃也好過沒計劃:就算這個計劃是壞的、它會被改變,但你現在至少應該有一個計劃,沒有計劃就會像一個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跑。
不要去參與紅海的競爭:我們最好不要參與競爭,你要想辦法做一個壟斷的企業。
營銷和產品同樣重要:再好的產品,也需要用營銷的手段讓更多的人知道。比如彼得蒂爾當初做PayPal的時候,只要你分享給一個朋友并成功注冊,你就會得到10美元的獎勵,就是這10美元,讓PayPal買到了初期的幾千個客戶,有著幾千個客戶之后,才慢慢地越來越多。為此彼得蒂爾花了幾百萬的美元,但是如果沒有最初的幾千個會員,他們連最初的基數都沒有,更別提后面的幾何基數了。
在這四點之上,彼得蒂爾有句至理名言:你一定要記住,最反主流的行動不是抵制潮流,如果一個人整天都是抵制,有什么潮流你都抵制,這叫做不成熟。最反潮流的行動,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要丟棄自己的獨立思考。當別人都說這樣的話時,你可以附和他,也可以反對他,但請你一定要在自己思考過之后,你要自己有判斷,有原因,之后再做出結論,這才是反潮流。
Chapter.03
關于壟斷企業的謊言:
舉個栗子,作為搜索領域占比68%、年營業額500E、凈利潤21%的谷歌,他經常跟別人說【我不是壟斷企業,我賺的真的不多,我和索尼西門子蘋果一樣,都是科技公司,在這個行業里我只占0.24%,你不要來分割我?!?/p>
要知道,在美國如果你是壟斷企業,你要在過會上被拆分的。
與之相對的就是傳統行業的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一年能帶來幾千億的流水呢,但他們只能從每一個乘客身上賺到37美分。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航空公司是有競爭的,美國有很多家航空公司,他們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巨大的競爭壓力下,導致他們根本賺不到錢。
雖然谷歌壟斷了搜索行業,但谷歌并沒有賺我們的錢讓我們不爽啊,與之相反的,國內兩大石油巨頭【中石化和中石油】,國際油價降了他不降,好不容易油價降了,稅又給你提上來了,這就讓我們非常不爽了。
為什么我們沒有被微信支付寶這樣的行業剝削呢?我們每個人手機里都有微信支付寶啊,他們壟斷的更厲害啊,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對壟斷的理解,在逐漸發生變化。
關于壟斷企業的謊言,彼得蒂爾是這么總結的:靜態社會中,壟斷是一件壞事。所謂的靜態社會,就是接近零和博弈的社會:這個社會上資源就這么多,你拿走了別人就沒有了【比如石油和礦產資源】,在這種情況系,你會發現,零和博弈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動態社會呢?動態社會的價值是創造出來的,當谷歌支付寶百度微信在現有社會上又創造出這么多價值以后,你會發現,他不僅賺到了自己應得的那部分,其他人也并沒有因此而吃虧。
所以,目前社會完全可以做成一個動態社會的環境,在這個動態世界之下,創造才是最重要的事兒,所以,用資源去達成壟斷,還是用客戶達成壟斷,這是一個分界線。
從0到1的核心理念:我們要想做公司,就要做一家能達到壟斷的公司,只有你有壟斷的條件,你才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你才能保證足夠的研發和創新,然后才能帶來更多的競爭優勢。
Chapter.04
為什么大家那么喜歡競爭呢?
彼得蒂爾分析說,競爭是一種觀念,是我們從小到大的一種觀念。我們從小到大被教育成就是我們必須要打敗別人才能上位才能成功。
作者上大學的時候學的是法律,當時最好的工作就是跑到法院里面去當書記員,然后他跟幾百個應聘者去競聘,他失敗了,當時非常沮喪,但后來他想明白了,他覺得這次失敗對他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他沒有競聘失敗的話,那么,美國社會上就會多一個書記員而不會出現一個創業梟雄,不會出現一個PayPal黑幫,不會出現改變人類支付方式的人。
我們之所以執著于競爭的成敗,是源于我們對競爭的執著,我們喜歡競爭本身,而不是喜歡這件事究竟會帶來什么價值,只有我們將這件事情想明白,我們才能放下很多對競爭的執著。
比如當年PayPal還有個競爭者,倆公司都做差不多的支付產品,競爭最激烈的時候彼得蒂爾的工程師們都想發明炸藥去炸了對家,但如果他們兩家持續競爭,競爭的結果只能是誰也賺不到錢,在互聯網嚴冬來臨之前,他們兩家拿不到融資,兩家都要死翹翹,于是他們在最后一刻選擇了50%-50%合并,合并之后,他們就成為市場上唯一的、而且是最大的領軍者,然后快速拿到融資,就成了今天的PayPal。
這樣,我們也能理解滴滴和其他打車軟件和合并了吧?
這些合并都來源于彼得蒂爾的啟示:我們為什么要往死里拼呢?
可是生活中不能沒有競爭吧?
彼得蒂爾提出,在我們生活中,如果你找不到合并或者是合并的成本太高,這時候我們需要快刀斬亂麻,又快又狠結束戰斗,千萬不要陷入越戰泥漿似的戰斗中。
Chapter.05
那些壟斷企業都有什么特征?
專利技術:你所創造的產品,比過去的產品,至少應該有十倍以上的優勢【比如支付寶微信和購物網站】。
網絡效應:可以通過互聯網人帶人的方式不斷增加【一開始facebook只有班里的同學,大家用的越來越好傳播越來越多】。
規模經濟:如果只有兩萬人用谷歌,那谷歌就賠死了,但當全球有一般的人都在用的時候,他就非常有賺頭了,因為他的邊際成本為0,也就是說,每增加一個用戶或者減少一個用戶,對成本是沒有影響的,BAT全是這樣。
品牌優勢:包括蘋果,谷歌,華為,這些品牌一定都會努力的打造自己的品牌。對他們來說,品牌才是一個邊際成本為0的東西。
迪士尼之前公布了他們的財務報表,他們全年的營收是500E,電影只占到70E,但是這70E創造出來的人物形象卻為他們帶來了無數的效益,當這些人物形象再被使用的時候,他們的邊際成本就是0,所以迪士尼能夠不斷的擴大,成本越來越低。
與迪士尼相反的,就是國內很多做產品的公司,他們做出一些軟件然后把這些軟件賣給應用商,一旦有人仿冒、將價格壓底,這個事情就做不下去了,然后就只能重新發明新的東西。在這件事情上,作為研發人員,他們認為只要搞定大客戶,有買家就可以了,但我們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品牌就沒有定價權,沒有品牌的人就只能永遠面臨挑戰,就是你五塊別人四塊五,直到競爭到大家都賺不到錢。結果金融危機一來,國內最先倒下的就是大型制造企業,他們將產品做得又好又便宜,但是,當我們將一個公司的產品做到又好又便宜的時候我們其實就離倒閉不遠了,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利潤空間了。
你沒有壟斷能力,你沒有品牌,所以,注定要死掉。
符合這四個特征的,才能被稱為壟斷企業,壟斷并不是一個可怕的詞兒,而是我們追求的方向。
Chapter.06
如下三個問題,我們需要討論一下:
1.成功到底是靠運氣,還是靠能力?
彼得蒂爾說,如果我們認為成功是靠運氣的話,那就不存在喬布斯、扎克伯格、埃隆馬斯克這種創業成功者了,因為這些人做一個就成功一個。
艾默生:只有淺薄的人相信運氣和機遇,強者只相信因果。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法則,一種叫社會法則【我找關系,把事兒辦了】,一種叫做自然法則【我春天播種,不斷呵護,秋天收獲】,人的一生當中社會法則偶爾會起到作用,但當我們的時間線足夠長,我們會發現,起作用的永遠是自然法則。
短視的人只看到社會法則,比如很多人找工作都希望找到一個什么組織當一個什么官,但其實若干年以后你的生活還是這樣,沒有任何變化。那么什么是自然法則呢,就是若干年以后,你雖然還在當官,但你自己越來越空虛。所以我們要懂得從自然法則看世界,成功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因果,我們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得到相應的結果。
2.大家覺得我們的社會是正態分布的,還是冪次分布的?
正態分布【鐘形曲線】:有些公司賺錢,有些公司賠錢,有些公司不死不活。
冪次分布【冪次法則】:少部分有錢,剩下一大部分都沒錢。
彼得蒂爾認為,這個世界是符合冪次法則的,而不是鐘形曲線,這是為什么呢?
用鐘形曲線來思考的投資人會認為,我應該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這樣可以分擔風險,但彼得蒂爾認為,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方式思考的話,就好像祈禱一樣,你每天祈禱要賺錢要賺錢,但事實上,你賺了錢的利潤,很容易被不賺錢那些項目給吃掉,結果你還是沒賺到錢。
所以,彼得蒂爾說,要投資就要投資那些能夠賺錢的公司:只有你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進去,幫助這個公司成功,你才能投資一個公司,就成功一個公司。
在生活中,冪次法則對我們也是非常重要的。
舉個栗子,現在生活壓力大,我們都缺錢,所以很多人下班之后去拉滴滴、業余時間做兼職、開網店做微商,通過各種方式來維持每月收入。
可說話說來,他雖然做了很多事,但他哪一件事做的都不是最好,他只是在做,每件事都做的很一般,不好不壞的,過幾年萬一微商滴滴都不火了,那時候他的技能又沒有大幅提升,那時候就很危險了。
所以,作者告訴我們,與其把精力分散在很多個領域,倒不如把精力放在一個點上、專注爆破,比如把微商好好做、做到一天N+1個單,把工作好好做、爭取明年工資翻番。
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在一個公司,跟著創業公司一起成功的時候,這就是冪次法則的特征。
我們發現,很多人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就會發現其中的冪次法則:只有將井打的足夠深,才能見到水,如果你的井打的不夠深,那就只能是一地的坑。
3.要有好奇心,相信秘密的存在。
這個世界有兩種秘密,一種是自然的秘密,一種是人的秘密。
比如愛迪生發明了燈泡,這就是自然的秘密,這個發現讓他興奮不已,從而改變了世界。
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做不到愛迪生那么驚天動地,但我們仍舊可以發現人的秘密,比如滴滴發現了人與人的秘密,我們出門可以很方便的打車,airbnb發現了人與人的社交秘密,出門旅行可以不用住旅館而住在網友家里。
人際關系結構也是一種發現,這種秘密是永遠存在的。
那么,當你發現一個秘密之后,要怎么辦呢?
彼得蒂爾說,如果你發現了一個秘密卻不跟別人說,那這個秘密只能爛在心里,如果你將秘密告訴全世界,那么大家會將這個秘密傳播出去。
在這里,保持一個秘密的最佳規模,就是一個公司:以這個秘密為核心點,成立一個創業公司,然后逐漸將它放大,變為現實。
Chapter.07
彼得蒂爾的建議:
尋找合伙人:千萬不要和一個一拍即合的人創業。
只要你在創新,你的創業工作就從未停止過。
董事會一定要?。撼悄愕墓旧鲜辛?,不然董事會一定不能超過五個人,要分清所有權、經營權、控制權。
招聘全職員工,可以給員工發股權【愿意接受股權代替金錢的員工,才是靠譜的員工】。
在招聘的時候,就要重點招募那些有理念的人:我們是為了改變中國而成立的公司,我們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成立的公司,而不要用一些福利誘惑一些只懂享受的人加入。
在公司不斷的強調你的理念:不斷地號召大家為理想而奮斗??梢钥紤]設計一些衛衣帽子之類的公司產品,這些文化會更好的號召員工位理想而奮斗。PayPal就是通過這一些列的動作,將員工緊密的團結在一起,相互之間支持,給大家資源,不斷地取得成功。
重視推廣和銷售: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是好的產品就一定會蔓延,很多好產品都是因為推廣不佳而完蛋的。
人要懂得和機器合作:不要擔心機器會和人產生競爭【機器只需要電,跟人的需求不同】,而且任何機器的優勢是非?;パa的。未來的人類世界,應該是人和機器的結合,把人的優勢和機器的優勢結合起來,然后形成一個未來的新世界。
Chapter.08
彼得蒂爾:我們必須像古人第一眼看到這個世界一樣,對這個世界保持那樣的新奇感覺,那樣我們才能重構世界,守護未來。
這本書中,不僅是從創業,也是從哲學上,給了我們很多反思,壟斷,從0到1,冪次法則,要相信秘密的存在,始終對未來保持好奇心。
競爭會讓你把注意力都放在競爭對手身上,忽視了自己的發展。
不存在完美的市場均衡,在經濟理論之外的現實世界里,每個企業的成功,恰恰是因為它打破了均衡,它做到了其他企業不能做的事情,也就是從0到1的事情,而不是它跟其他企業做一樣的事兒。
谷歌把自己定義成什么,取決于什么能給它省去麻煩,不被人攻擊是壟斷。你覺得它不壟斷,是因為它成功轉移開了你的注意力。
如果你不處于壟斷地位,你就只能著眼于短期的利益,不可能對未來進行長期規劃,所以你每天都是在茍延殘喘。
要想實現壟斷,要避開主流的創業方法論,走完全相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