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持續的人力資源變革轉型史,HR“三駕馬車”就是在變革轉型中產生的符合HR價值主張的先進管理理念,通常也被稱為“HR三支柱模型”,即HR-COE(人力資源專業知識中心或人力資源領域專家),HR-SSC(共享服務中心),HR-BP(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關于HR“三駕馬車”的概念,筆者認為,HR“三駕馬車”是HR變革轉型的發展方向,也是HR開展工作的指導理念;是HR職業發展的三條道路,也是專業HR成長的三個階段。
全面認識HR“三駕馬車”(“HR三支柱模型”)
HR“三駕馬車”(“HR三支柱模型”)概念,由Dave Ulrich 1996年提出來的,大概2001、2002年引入中國。其核心思想就是把人當做“資本”而不是“資源”,將“人力資本”當成一項業務來經營,重新定位了人力資源部門,從職能導向轉向業務導向,要求HR要像業務單元一樣運作,以實現業務增值,在這個業務單元里,有人負責客戶管理、有人負責專業技術、有人負責服務交付,于是對HR組織進行了重新設計,將HR的角色一分為三,即HR“三駕馬車”。實踐證明,這種業務模式的變化更有助于提升HR的效率(HRSSC)和效能(HR-COE和HRBP)。
1、HR BP(Business Partner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
定位:HR的業務伙伴,確保業務導向,貼近業務配備HR資源,一方面提供統一的服務界面,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將指導員配到連隊”,為公司核心價值觀的傳承和政策落地提供組織保障。通常扮演如下幾個角色:
?戰略伙伴:在組織和人才戰略、核心價值觀傳承方面推動戰略的執行;
?解決方案集成者:集成COE的設計,形成業務導向的解決方;
?HR流程執行者:推行HR流程,支持人員管理決策;
?變革推動者:扮演變革的催化劑角色;
?關系管理者:有效管理員工隊伍關系。
2、HR-COE(Centre of Excellence or Center ofExpertise人力資源專業知識中心或人力資源領域專家)
定位:HR的領域專家,確保設計一致性,建立HR專業能力,提升公司人力資源政策、流程和方案的有效性,并為HR BP服務業務提供技術支持。通常扮演如下幾個角色:
?設計者:運用領域知識設計業務導向、創新的HR的政策、流程和方案,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
?管控者:管控政策、流程的合規性,控制風險;
?技術專家:對HR BP/HR SSC、業務管理人員提供本領域的技術支持。
3、HR-SSC(Shared Service Centre共享服務中心)
定位:HR的標準服務提供者,確保服務交付的一致性,提供標準化、流程化的服務,使主管和HR從操作性事務中釋放出來,提升HR整體服務效率。通常扮演如下幾個角色:
?員工呼叫中心:支持員工和管理者發起的服務需求;
?HR流程事務處理中心:支持由COE發起的主流程的行政事務部分(如:發薪、招聘);
?HR SSC運營管理中心:提供質量、內控、數據、技術(包括自助服務)和供應商管理支持。
HR“三駕馬車”,是HR變革轉型的發展方向,也是HR開展工作的指導理念
通過以上對HR“三駕馬車”全面解析可以看出,HR“三駕馬車”是HR變革轉型的重要發展方向,把人力資本一下業務來經營,使人力資源部從職能導向轉型業務導向,以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業務增值和價值主張,從而產生了負責客戶管理的HRBP、負責專業技術的HR-COE、負責服務交付的HR-SSC,極大地提升了HR的效率和效能。
同時,HR“三駕馬車”也是HR開展工作的指導理念和工作思路,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價值理念和整體框架。不管公司的人力資源組織是否按照HR“三駕馬車”的管理理念,設置具體了HRBP、HRCOE及HRSSC(除了大型企業外,中小企業很少會如此設置),但作為HR也應該按照HR“三駕馬車”的管理理念來指導開展具體工作。也就是說,中小企業的HR部門不一定非要設置具體HRBP、HRCOE及HRSSC,但是在HR體系建設和工作思路就應該HR“三駕馬車”理念來開展工作。如能夠流程化或規范化的重復事務性工作就要盡量標準化(如入離職手續辦理、社保辦理等),可設專員負責,相當于員工服務的HRSSC。再如盡量將創新專項性工作與事務性和常規性工作分開,項目工作和方案設計等創新工作由合適的專人負責,實際上就相當于公司的HRCOE。又如人力資源部一般會要求各部門均指定一位員工與人力資源部門對接HR工作,以便全面了解各部門的業務需求,實際上該員工也就成了半個HRBP。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小企業這些工作可能都是由一人全部承擔,但只要你能夠利用HR“三駕馬車”的管理理念做思想指導,筆者相信你也一定能夠將HR工作順利的開展。
HR“三駕馬車”,是HR職業發展的三個方向,也是專業HR成長的三個階段
不可否認,很多大型企業的人力資源架構都是按照HR“三駕馬車”進行設置,如騰訊、華為、聯想等,這也給HR從業人員提供了三條通用的職業發展道路,面對HRBP、HRCOE及HRSSC(更多維護HR服務信息化系統)的職業發展方向,也許很多新人都難于做出選擇。而筆者認為,這三個方面(HRBP、HRCOE及HRSSC)的工作經歷,應當是專業HR必須經歷的三個成長階段。僅僅只有一項工作經歷都很難成為專業的HR(至少要經歷兩個方面的工作經驗)。其中,HRSSC最適合新人入門的工作經歷,主要通過簡單的事務性的HR工作,讓新人逐步熟悉HR的基本操作流程,對HR工作有一個淺顯的認識和理解。HRBP應當是比較適合專業HR成長的第二個階段,當積累了一定HRSSC的工作經驗后,可考慮轉做HRBP,這需要對各部門的業務有一定的熟悉,同時也要有一定的HR專業基礎,應該說要做好HRBP非常具有挑戰性。當在HRBP從事了一定的經驗后,可考慮轉做HRCOE,從事人力資源管理項目工作和設計HR政策、制度和方案等。當然,在積累了一定HRSSC的工作經驗后,也可直接去從事HRCOE工作,然后再轉做HRBP,應該說這兩條路徑都是專業HR比較理想的發展道路。
因此,HR“三駕馬車”既是HR職業發展的三個方向,也是專業HR成長必須經歷的三個成長階段,主要有“HRSSC→HRBP→HRCOE”和“HRSS→CHRCOE→HRBP”兩種比理想的發展路徑。在選擇之前,請先理解HR“三駕馬車”的管理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