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節老子講述一種態度,即知足與知止。
先貼下原文: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名與身哪個更親,生命與財富哪個更愛,得與失哪個更有危害,過于愛必然付出更多,過于積累金錢就會招致禍患。知足可以不辱,知止不會有危險,可以長久。
這讓我想起了紅樓夢里的好了歌,最終都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人終將逝去,過往所有云煙散去,而在當時,就是如此的愛名、愛財、愛權等等。
與生命相比,與健康相比,所有其他不過爾爾。昨日看到左暉離去,甚是驚詫,如此年輕,如此富有,依然抵擋不住病痛侵擾,離開人世。
與生命相比,財富不過爾爾,但是有了生命,財富就成了眾人角逐的目標,你有我也要有,你富我要更富,如此循環往復,最后落了個內卷。
知足常樂,這是一句很樸實的話語,而就是如此簡單,如此有魅力的話語,多少人做不到。為什么呢?因為不知足,為什么不知足,因為難受。為什么難受,因為不平衡。為什么不平衡,因為認知。
知足常樂,知止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