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了一個封閉式培訓,在酒店呆了三天兩夜,每天的課程都非常緊湊,上午八點一直上到12點,吃飯休息到兩點繼續到晚上六點,吃完晚飯繼續到八點半下課,回房間,換上泳衣到游泳池游半個小時,回去梳洗完寫當天的作業。收獲就是100號人的培訓,8個優秀學員,我是其中一個,開始培訓第一個被點名加分的人(因為忘記帶書去看,第一天早早去到會場沒事做,看到工作人員在布場,就主動過去幫忙,沒想到竟然被記入加分項)。十個小組,我是“戰狼二組”被全票通過選出來的小組長,得到了9個新朋友,至于課程的內容,還得慢慢消化才行。昨天結業,晚上和我的組員們去了“啤卡”嘿皮(恍若回到了08年上學的時候去錢柜吃自助唱K通宵的節奏),他們說感謝我,讓大家都真誠的融合到了一起,其他組的人有些幾天下來彼此的名字還叫不清楚,結束了都各奔東西,像我們這樣能夠聚到一起的是唯一的一個小組,大家都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有人甚至說我是他們永遠的組長(感動ing)。
雖然昨晚組里的人沒有到齊,有的回海口,有的回崖城,但現場氣氛還是非常好的,特別是說話帶著濃濃的“胡建”口音的女孩,唱的閩南語的歌曲,簡直讓我們驚為天人。不過可能也是自己見識少,小時候用磁帶聽的那些歌曲,昨晚第一次聽真人唱,而且唱的特別好,把我激動得不行,大家也都掌聲不斷。我也來了一首“七仙姐來算命”(掩面)把他們給聽的樂的不行,因為海南話也帶有一小部分閩南語系,所以我唱潮汕話他們多少有些也能夠聽得懂,加上音樂的律動,大家都覺得特別有意思,大家還合唱了“請到天涯海角來”,現場就是潮汕話、閩南話、海南話、粵語、普通話,每個人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想唱就唱,好不痛快。
走路、旅行、看書、學習,都能夠讓人看到更多外面的世界,能夠拓寬改變自己原有的圈子,多了一些機會多了一些鍛煉,總是局限在自己生活固有的模式上,會發現,久了來去就那幾個朋友,自己也漸漸失去了活力,像這樣的培訓學習是我一直都非常喜歡的。也看到了許多各式各樣的人,比如吃飯的時候為了吃到自己喜歡的菜把轉盤轉的飛快的人,有吃自助餐拿著夾子四處晃夾菜的人,有上課最愛搶答出風頭但又不被認可的“雞精”,還有能夠快速準確說出粉筆成分和遇水反應的“粉筆哥”,還有大部分三天的課程都一言不發,躊躇著自己怎么跟別人的差異那么大的人。機會總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但更多時候,是留給勇敢的人,因為蕓蕓眾生,你不奮起而追之,分分鐘就被冥滅在人群中。
有時候,我們總是在衡量,害怕改變,害怕未知,可是生活往往總是不給我們機會逃避,或者說,生活總在給我們帶來意外,或驚或喜。有時候我會覺得生活很奇妙,它總在不經意間就出現一些契機,然后遇見一些有意思的人,正好,別人也關注到了我,然后很自然的,我們就成為了朋友。本從未有所交集的兩個人,因為機緣,就走進了彼此的生活,甚至有時候不經意間就碰到了自己的伯樂或者是良師益友,互相成就彼此。
像那個福建女孩,大我兩歲,當了五年全職媽媽,看她的手,就像四十歲的人,穿著打扮就像從農村出來的初中畢業生,土氣又帶著膽怯和不自信。她跟我說,她從五歲開始就要砍柴、煮飯、干農活。現在兩個孩子,其中一個五歲了,在大兒子兩歲的時候,小兒子出生了,期間都是她自己一個人帶兩個娃,每天要做家務、收拾茶葉(家里有茶山)、喂豬喂鴨,給小的喂奶,每天累得自己都吃不下飯,更別說什么穿衣打扮之類的事情了。現在孩子大些了,有這次機會出來學習,她也想突破自己,給自己的生活一個新的可能。她是一個很樸實很真誠的人,她知道自己的不足,同時她也會想著去改變,所以我也很愿意用我所長去跟她分享分析如何能夠變得更好。今天開完早會,我說我陪你去買衣服吧(實在看不下去她的形象),她開心的說好啊,然后中午去了創新吃了點飯,逛了一圈,給她挑到一身合適的衣服,因為身材的原因,起先給她試了很多我都找不到感覺,后來終于找到了一家偏職業風的店。挑到了一套我非常滿意的裙裝,符合她的身材和第一階段改變她能夠接受的,砍了價聊了會天,店老板反過來還請我喝飲料,哈哈,有種人格魅力爆棚的感覺(太臭不要臉了),然后又陪她去買了雙鞋。對于我認為的舉手之勞,她卻無比感激。
接下來,我又會開始一個全新的嘗試,繼續試錯,或許能夠任由我這樣折騰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但我依舊堅定的認為,我是可以的。
加油,李小小!
馬丁·路德的話:“即使我知道整個世界明天將要毀滅,我今天仍要種下我的蘋果樹”。
寫于201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