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感謝007戰友張軔同學推薦的這本書,讀完后總體感覺非常值得一讀,是作者10年來的個人實踐經驗總結,花了2年時間整理成書。
本書的核心思想是,以提高專注力為中心,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并兼顧美滿幸福的生活,作者是日本神經科醫生樺澤紫苑,本書基于自身經驗,結合了最新的腦科學和西方醫學,是經驗和理論的完美融合實踐,其中關于人體節律的部分也符合中醫子午流注的理論,本書非常實用。
對于現在的我來說尤其適用。現在離職狀態,時間完全自由,對于一個曾經的工作狂來說,突然有了大把的自由時間,如何合理安排反而成了一個挑戰,恰巧在自我摸索中幸遇此書。多年以前就對自己有過一個期待,希望可以擁有自由的人生狀態,最理想的是,1/3時間工作、1/3時間學習、1/3時間生活,而工作多年的實際情況是,常常只剩下了工作,尤其遇到緊急工程,工作勁頭來了真的是廢寢忘食,甚至偶爾通宵。希望此次可以找到自己的理想狀態,借助本書形成適合自己的高效時間計劃安排。
下面的提綱完全根據書的結構摘抄,此提綱包括了全書所有知識點,對于我來說可以完全替代原書了。如果其他朋友只想知道該怎么做,看此提綱足以,如果希望了解的更透徹一點,還是去讀原書吧。
0 神之時間管理術——四原則
把工作限定在一個相對固定的時間范圍內,在規定的時間內盡量增加工作量,提高工作質量。
0.1第一原則 以“專注力”為中心對時間分配進行思考
- 靈活運用大腦上午的黃金時間,用來做需要專注力、難度大的工作。效率翻倍質量翻倍那就是4倍的效率;
- 工作分為,專注性工作和非專注性工作;
- 上午時間價值是晚上的4倍,應用于專注性工作。
- 不必勉強提高專注力,把“專注性工作”放在“專注力自然很高的時間段”,比如早上、休息后、下班前、工作截止日前一天等。
0.2第二原則 “重啟”專注力,創造出時間
- 時間是二維的,不能簡單置換,工作量=專注力(工作效率)X 時間,通過提高專注力來提高效率;
- 把握好工作的節奏,工作一會疲勞了就休息一會再工作,保證專注力不要太差;
- 睡眠是提高專注力特效藥,不要壓縮睡眠時間,得不償失;健康生活習慣將專注力維持在最佳狀態;
- “有氧運動”重啟專注力,有氧運動頭腦分泌BDNF(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和多巴胺神經遞質,其對腦神經成長發育和正常運轉至關重要;多巴胺神經遞質能提高人的興致和幸福感;
0.3第三原則 掌握美國式的工作效率
- 多種技巧提高工作效率;第五章
- 提高工作效率,從長時間勞動中解放出來;
0.4第四原則 要花時間進行“自我投資”
- 把自己從忙碌中解放出來,擁有自由時間;
- 提高工作效率,創造自由時間;
- 進行促進自我成長的主動性學習和娛樂等自我投資,比如學習、讀書、運動、演奏、棋游,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良性循環;
0.5最終目標 “為了快樂”而使用時間
- 美國人17點準時下班,過家庭生活,擁有自主人生;
- 生活和工作兼顧,擁有完整的人生;
1章 最大限度發揮大腦機能,提高專注力的方法
1.1“最強大腦”之一 15·45·90法則
- 15分鐘是注意力集中的一個單位時間,用于一氣呵成的工作;
- 45分鐘是專注力持續的極限時間,比如課堂時間,應小休一下;
- 90分鐘成年人專注力持續時間極限,比如足球賽;
- 人體90分鐘周期
人體有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和亞晝夜節律ultradian rhythm,亞晝夜節律以90分鐘為周期,清醒90分鐘倦怠20分鐘交替進行;
睡眠分快速眼動睡眠和非快速眼動睡眠,以90分鐘為周期間隔5~20分鐘循環進行,每晚睡3~5個循環,才是高質量睡眠;個體差異在70~110分鐘間;
腸胃蠕動也是90分鐘周期;
- 順應大腦身體節律工作,根據自身特點,綜合考慮“專注力的深度”和“持續時間”,結合15·45·90法則安排時間,比如經典電影《007》就是如此安排劇情;
1.2“最強大腦”之二 雜念排除法
專注力最大的敵人——雜念,排除雜念狀態=專注的狀態;
雜念的來源:外物造成的雜念、思考引起的雜念、人造成的雜念、通信造成的雜念。
- 雜念排除法1——外物造成的雜念
保持辦公桌、房間的物品整潔、固定位置、減少查找時間;同樣保持電腦整潔,10秒內找到文件;
- 雜念排除法2——思考引發的雜念
蔡戈尼克效應——當目標沒有實現時,人對為完成的課題記憶比較深刻,但目標實現后,人對已經完成的課題,記憶就沒有那么深刻了;
將腦子里閃現的各種想法寫在紙上,清空大腦存儲空間,就可以排除哪些事情的干擾;
雜念難以排除,是因大腦前額皮質疲憊了,抑郁癥前額皮質機能普遍低下,腦內血清素機能低;睡眠不足和精神壓力過大,也會降低前額皮質機能;
提高前額皮質中血清素活力方法:日光浴、有節奏的運動、咀嚼、充足睡眠、管控壓力;比如早上起床先出門運動、再細嚼慢咽吃早餐;
- 雜念排除法3——人造成的雜念
專注的時候被人無故打斷,非常浪費時間;為自己營造不受干擾的工作環境;
罐頭工作術——找到適合自己的專注空間,比如圖書館、咖啡館、旅館等;
- 雜念排除法4——通信造成的雜念,關閉手機、網絡,消息提醒非常耗費精力;
1.3“最強大腦”之三 時間限制工作術
deadline,限定時間最后期限高效完成工作,比如一天完成一個假期作業;
人在緊急情況下,腦內分泌“去甲腎上腺素”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提升學習能力,使頭腦變的清醒,發揮最高機能;這是進化留下的機能;
使用秒表,時間可視化,限定時間完成任務,提高效率;
限定時間內,存在兩個效率高峰,初始努力、最終努力,應把大塊工作分為小塊,再設定時間限制,秒表計時;
【嚴守時間限制】,適度緊張感,提高工作效率;
“后有約定”工作術,就是本工作完成后的時間安排好,不給拖延留可能。
2章 充分利用早上大腦黃金時間
起床后2~3個小時,是大腦黃金時間,做專注性工作,決定一整天的質量。
2.1“最好早晨”之一 活用大腦黃金時間
經過一夜睡眠,大腦剛整理過,效率最高,專注性工作只在上午做;
2.2“最好早晨”之二 上班后最初30分鐘最重要
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放在上午完成,上午是晚上效率的4倍;
2.3“最好早晨”之三 獲得“清醒早晨”的5個方法
- 早上沖澡、運動
沖澡讓控制身體的“夜晚神經”(放松神經)——副交感神經退居次位,把主動權交給“白天神經”(活動神經)——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主導 vs.體溫身高、心跳呼吸加速,增進血液循環;
- 開著窗簾睡覺
太陽照射,促進腦內血清素神經遞質分泌;血清素分泌過低,易患抑郁癥;
- 醒來后,躺在床上睜眼照射5分鐘,就不會懶床了;
- 有節奏的運動促進血清素分泌,散步、慢跑、游泳、體操、能曬太陽更好;
- 細嚼慢咽吃早餐,也促進血清素分泌,最好吃一口嚼20次以上再咽下去;
- 早上杜絕垃圾信息,保持大腦的干凈整潔維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
2.4“最好早晨”之四 早晨最高效工作方法
上班族,早上早點出門,先學習2小時,再開始工作;
上班第一件事,做TO DO清單,確定做事順序;體驗心流的感覺;
3章 把白天時間利用到極致的午后專注力重啟術
3.1“最好的白天”之一 外出吃午餐重啟專注力
- 外出吃午餐,曬太陽、散步、咀嚼促進血清素分泌;專注吃飯,多咀嚼;
- 換個地方激發“場所神經元”的活性,可提高記憶力;
- 嘗試新事物,激活乙酰膽堿,提高靈感和創新,支持下午工作;
3.2“最好的白天”之二 讓大腦重啟的小睡技巧
- 午睡30分鐘,工作效率提高34%,專注力提高54%;
- 最佳午睡20~30分鐘,一定要3點前醒來;
- 午睡前喝點咖啡、茶水,30分鐘后發揮效力,自然醒;
3.3“最好的白天”之三 下午的重啟工作術
專注力降低時,恢復專注力的方法,全天都可以用
- 運動提高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等腦內物質濃度,比如爬樓、深蹲等高強度;
- 更換場所,激活場所神經元,比如溜達、換座位;
- 穿插不同工作,增加興趣點;
- 小憩,感覺累之前就休息;
- 最不好的休息——玩手機,會增加疲勞,處理視覺信息占大腦90%機能;
- 終極休息法——解放視覺,閉目養神;
- 比閉目養神更有效——冥想;
- 5分鐘小睡走出周期低谷;
3.4“最好的白天”之四 下午的工作方法
- 確定離開公司的時間,提高上班效率;
- 戰略性“后有約定”工作術,提前安排下班后時間;
4章 把夜晚時間利用到極致的運動&睡眠重啟術
4.1“最好的晚上”之一 運動重啟術
下午疲憊時,進行1小時有氧運動,頭腦又可以恢復到清醒活躍的狀態,幾乎與早上無異;
樹上春樹《我的職業是小說家》:每天跑步1小時,否則無法寫作;
過量運動反而會降低專注力;
科學發現運動有益大腦,30分鐘有氧運動后,人的學習能力、記憶力,積極性都會顯著提高,長期運動增進神經元聯系,讓頭腦更聰明;
運動長壽
運動時間:16點體溫最高,適合減肥;睡前3小時不要運動;
4.2“最好的晚上”之二 不讓壓力和疲憊過夜
自由工作者以天為周期安排生活,不讓壓力和疲憊感過夜,24小時平衡生活;
最好的治愈方法,與人交流、做愛、接吻、親子接觸,產生后葉催產素,修復細胞、提高免疫力;
把握好輕重緩急的節奏,不懂休息就不會工作;下班不要想工作:
4.3“最好的晚上”之三 對睡眠極好的生活習慣
睡前2小時決定人生,睡眠不好是專注力最大敵人;
睡前2小時不要做:吃、喝酒、劇烈運動、洗澡水溫高、視覺娛樂(電子游戲、電影)、電子產品、過于明亮的場所;
睡前2小時適宜放松,聽音樂、香薰、非視覺娛樂、聊天、身體放松輕微運動、溫水浴、讀書;
睡前吃東西,不會分泌消除疲勞的生長激素;
4.4“最好的晚上”之四 睡前15分鐘記憶黃金時間運用好
睡前15分鐘,記憶最好,學外語、復習等背誦記憶,沒有多余信息干擾,不產生記憶沖突,記憶黃金時間可以延長;
睡前多想積極向上、飽含正能量的事情,可以發到SNS上,加強記憶;
4.5“最好的周末”之一 周末不用刻意補充睡眠
有規律的生活,周末也不要睡懶覺;補覺對大腦無益;
4.6“最好的周末”之二 生長激素恢復術
?越疲憊越去運動,運動是消除疲勞最合理的方法,促進生長激素分泌,推薦連續1小時以上有氧運動,出一身透汗最好;
互補休息法,周末做與工作日不同的事情;
形成有規律的生活,每天按計劃做同樣的事情,形成肌肉記憶,掌控自己的專注力;
5章 把工作時間利用到極致的創造時間工作術
以投資的思維方式創造時間,而不是僅當作消耗品;
5.1“最高效的工作”之一 “For You”工作術為別人著想
- ASAP工作術,as soon as possible優先處理別人在等待的工作,獲得信任;
- 提前30分鐘行動,到地先工作一會;
- 嚴格守時,不要因人遲到推遲會議;
- 為別人著想,好處多多;
5.2“最高效的工作”之二 “趁現在”工作術 現在就做
- 2分鐘可以完成的工作,就馬上處理掉,不要拖延;
- 快棋理論,30秒和60分鐘的決斷差不多,靈感閃現和直覺正確率相當高,立即做決定;
- 暫時無法決斷的事情,判為“未決”留給日后特定時間線再決斷;
- 推遲的事情,確定做的具體時間點,而不是時間段;
- 不要“回頭再聯系”而是“立刻就預約”
- 和善于“把握現在”的人一起工作,干脆利落
- 生活娛樂也要“把握現在”不要拖延
5.3“最高效的工作”之三 并行工作術
不要同時做兩件事,大腦只能處理一件事,會降低效率;
可以并行工作,非常簡單機械的動作可以與動腦的工作一起并行;
- 移動讀書術,地鐵公交上讀書;
- 確定當日要讀的書和量;設定目標,分泌多巴胺,增強目標的動機,提高專注力和效率;一天一本書都可以做到;
- 讀完書,一定要有輸出;3點要點三句話總結下就可以;
- 用好電子書
- 耳學——路上聽學習資料;
- 思考——做雜事的時候思考
6章 把自由時間利用到極致的自我投資&自我更新術
6.1“最好的自由時間”之一 自由時間不要用于工作
追求工作的質,不要追求量;努力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6.2“最好的自由時間”之二 投資自己
花時間投資自己的專長,提高效率3倍,
6.3“最好的自由時間”之三 主動性娛樂
主動性娛樂讀書等可以提高專注力,看電視等被動性娛樂會降低專注力;
體會到心流的人基本都是喜歡看書,不看電視的人;
心流=一種完全忘我的、專注力高度集中的狀態;讀書可以鍛煉有意識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對象上,提高專注力,看電視是一種分散注意力的負面鍛煉。
主動性娛樂,需要專注力、設定目標,并不斷提高能力,如讀書、運動、智力游戲、樂器等。提出“心流”概念、關注專注力第一人——心理學家米哈里·西斯贊特米哈伊教授說,“心流體驗可以促進人的成長,而被動性娛樂不會帶來什么好處。”
主動輸出變被動性娛樂為主動性娛樂;比如看電視做筆記寫感言等主動去搜集信息;
6.4“最好的自由時間”之四 享受 改變人生的放松時間
一流的“工作人”也是一流的“趣味人”,工作中的專注力和玩樂中的專注力,從性質上來說是一致的。“癡迷于興趣愛好”是鍛煉專注力的最好方法。專注力X時間=專注時間;
享受現在,做喜歡的事,獲得幸福,獲得身心舒暢;
豎起接收快樂的天線;你從心里感覺快樂的時候,是在做什么的時候?不知道做什么最快樂,就不能擁有適合自己的“最強放松時間”;不了解自己快樂瞬間的人,是因為沒有豎起接收快樂的天線;
制作一份快樂TO DO清單,有時間就去享受快樂;
享受放松時間,放松系娛樂,松弛時間,睡前2小時,加入些讓專注力歸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