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前上學的時候,住的是多人寢。
一開始我覺得大家都還很和諧。
直到有一天我們寢室里只有四個人時,
A說了一句:“我覺得今天B好自私啊,她每次都把好的給自己。”
另一個人聽后就開始補充:“就是啊,而且她好摳啊。”
兩個人就開始無限的抱怨下去了。
說完了B,開始說C,說完了C,開始討論我們寢室誰與誰的關系怎樣怎樣。
內心驚訝:原來寢室里的關系如此復雜。
那個時候我覺得A好厲害啊!能觀察一個人觀察得這么仔細,居然還能從一件事情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可和A相處久了后,發現她在我面前都把我們一個寢室除了我的壞話都說完了。
我不由的開始感到恐懼。
每當她在我面前說別人的壞話時,我就會開始想,她在別人面前是不是也這樣說我的。
后來就有人跟我說A抱怨我怎樣怎樣....
果然沒錯,一個愛說別人壞話的人,怎么會放過你!?
我也太傻太天真了。
親愛的,如果一個人經常在你面前說別人的壞話,
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因為他也會經常在別人面前說你的壞話。
-02-
第二學期,我們寢室有幾對本來要好的朋友,都絕交了。
繼而我們寢室分成了多個派別,有其他派的人在寢室時,誰都不會再說話。
有一次寢室里曾經很好的朋友直接吵起來了,
“你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在背后是怎么說我的!”
“呵呵!你也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背后是怎么說我的!”
沒完沒了的就這樣一直說,把自己聽到的對方抱怨自己的話都一一說了出來。
到最后發現都是A在從中作怪,
她們自己就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A傳達給別人的信息都是她聽到的再加上她自己的看法。
難免有些誤導。
從古至今,大家都知道要少說多做。
語言是一把雙刃劍。
你說出去評價別人的話,
永遠都不會知道另一個人是如何傳達的。
也永遠不會知道你的話會變相傳給多少個人,會引起多少個誤會。
與其這樣,我們還不如閉口不談,少點是非。
-03-
林爺是我以前的同學。
很多人都抱怨他一大老爺們,用錢總是斤斤計較,算過去算過來。
別人欠了他一塊錢,也會叫別人還。
總是四處蹭吃的,好不容易他去聚一次餐,他就像個很久沒吃東西的人一樣,只會顧著吃。
四處撿便宜,地上有一角錢,也要撿起來自己用。
自己在外面賺了錢,從來都是瞞著身旁的人,感覺像害怕別人叫他請客一樣。
.......
就因為這些,班上的一些假土豪都看不起他,嫌棄他不“男人”,排擠他。
但實際上,他家里是窮到不能再窮了,媽媽病重還需要醫療費,自己差點都不能讀書了,最后是貸款交的學費。
他似乎除了節約節約再節約,也別無他法了。
就算背上“摳神”的名稱。
至少這樣他能夠和我們一樣生存下去。
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辦法完全還原到別人的身份、狀態、背景中去。
我們根本就沒有資格去評價任何一個人。
以一件事就去評價一個人,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04-
論評價一個人,我們都沒有資格去評價一個人,因為難免都會有誤差。
有點誤差自己感覺會沒什么,
但你大概不會知道別人會在你背后把這個誤差放得有多么的大。
毛姆說:“每一種義憤填膺中都有一種自鳴得意。”
論說別人的壞話,無非就是想表明自己比別人這點好,繼而顯示自己的優越感。
但實際上在高水平的人看來,你只是在掩飾你自己的弱小,想想也真是可悲。
如果你還忍不住要去抱怨別人,那么你首先得有勇氣去承擔被誤會或被討厭的后果。
所以,沒事別在背后嘰嘰歪歪抱怨別人。
不僅拉低了你自己的水平,還影響了你的人際關系,讓別人避而遠之。
-END-
嗨~我是千惠,19歲大三醫學生。
如果您喜歡此篇文章,希望能點個贊或者關注我。
您的關注和點贊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