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盲山,或說禁片盲山,是一部反映中國拐賣婦女的片子。大學生雪梅畢業后找不到滿意的工作,為減輕家庭負擔她錯信人販子進山收草藥,最后留在山村中,屢次逃跑都無效。
中國盛行的拐賣婦女兒童都是為什么呢?就是為傳宗接代。不知從何時起,無論家境貧窮或富裕的女孩子,擇偶首要條件都是有房有車,這導致了很多貧窮的農村男子娶不到老婆。娶不到老婆也意味著沒有孩子,而男孩是農村最寶貝的財富。為了解決集體問題,農村男子開始批發收購女人。
在雪梅所被賣到的山村里,她那一代的媳婦都是買來的。媳婦買到手后,全家人就開始盼望著孫子出生。女人只不過是7000元買的一個生產工具。這也是中華文明五千年以來對女人的態度,重男輕女就是直接表現。因為這個重男輕女的文化糟粕,殘害了多少中國女人的命運。
小學時期曾寄住在一個遠方親戚家四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家里的女主人每年都大著個肚子。她的第一胎是女孩,按農村的規定還能再生一個,所以他們的目標第二胎必須是男孩。然而有時候你越想生男孩反而越不能遂愿。但是多生一胎就要罰款,這怎么辦呢?因此這家人在生產之前就要聯系好人,讓這人在生產時一起在醫院等著,如果是男孩就算了,如果是女孩,就一手交錢一手交人。當產婦回家后,即向四鄰宣告:孩子出世后就沒呼吸了。自第一胎是女的養下來之后,連續后兩胎仍是女孩,處理手段如上所述。
這就是那個計劃生育時代下多數女孩的命運。我仍記得這家親戚在討論這件事情時,孩子的家人態度極其理智,包括懷著她的母親。懷胎十月,母女連心,我無法從外表斷定她內心是否難過,但她沒有表現難過,也沒有拒絕。我向自己的家人說起這件事,他們都很震驚,他們震驚的是孩子的母親竟然沒有挽留她的孩子。或許這個母親也會難過,但比起母女親情,傳宗接代是家庭頭等的大事。當周圍的鄰居問我孩子的事情時,他們都對那個拙劣的謊言感到好笑。他們也只是笑笑,不會去揭發舉報,因為他們可能也會這樣做。
至于那些沒有回家的孩子,她們去了哪里,過著怎樣截然不同的人生,我們都不知道。
在類似于盲山的那個千千萬萬個中國山村里,舉全家之力,買女人,生男孩。他們持著傳宗接代的傳統文化,做著傷害人的事情。這些事情是法律都不能制止懲罰的,男孩傳宗接代的五千年歷史使命是如此堅固。文明與法律已降臨中華大地幾十年,但它們所面臨的,是五千年沉淀的頑固物。
這是個巨大的挑戰,但降生的女孩們已經等不及文明的沖刷。希望那些眼里只容得下男孩的家人,能不分性別看一看這個剛出生的小天使,不要讓她后悔降臨于中華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