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4天的便簽里,學習了非暴力溝通的三個要素:觀察、感受和需求。在今天,我們將討論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請求。在表達觀察、感受和需要以后,我們請求他人的幫助。以什么樣的方式提出請求容易得到積極回應呢?
今天的拆頁來自原書的第六章第64頁
R-閱讀原文
首先,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么。如果我們請求他人不做什么,對方也許會感到困惑,不知道我們到底想要什么。而且,這樣的請求還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
【I】用自己的話復述
原文片段,第一句話就很清晰直白的告知我們,提出請求時,盡可能的清晰具體。我理解的清晰具體,也是提出請求的這一方站在對方立場考慮的出發點,力求指令清晰,其他人能清晰明了的理解其意圖,更便捷有效的實施。在網絡組隊游戲里,常常會聽到這樣的一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盡管有些調侃之意,類似的這樣一個小項目,當面臨失敗或者遭受挫折時,我們可能也會有過這樣的抱怨感嘆,或許我們可以深究一下,是否有溝通方面的問題呢?如果給隊友的指令清晰準確些,大家的配合度也會更默契些。才能更好的體驗到游戲的成就感,或者項目突破新進展的喜悅感。而遠比那種簡單粗暴的抱怨感、失落感要舒服得多。因此,在當下越發需要人協調配合的小團體里,提出清晰明了的請求,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A1】聯系經驗
對于清晰表達想法的請求,我是很期待的。在過往的經歷中,常常需要為客戶提供些設計方案,很多時候,遇到的客戶,他們的想法有時候只是一個初步的概念,很抽象,常常夾帶著感性的認識。但要把這些信息轉化為形象的,具體的內容呈現出來時,常常會遇到很讓人揪心的時刻。因為對方的需求不清晰,以至于方案需要不停的進行修改,也有做了即使是N版,也有可能重新推翻了再來的情況。耗時耗力,甲方還埋怨。中醫理論里有句話非常經典:“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此刻非常煎熬,痛感強烈,很顯然存在溝通不暢的地方嘛,而如果清晰具體的需求被表達出來,至少可以構建起一個良好的通道。
【A2】規劃應用
對于工作中的問題或者溝通過程中的問題,我現在發現有個非常棒的思考方式可以有助于梳理混亂的思緒。即采用黃金思維圈法則,通過對 why—how—what幾個層面的思考,可以很好的有助于我們理解自己的需要和請求,也可以更好的引導對方來表達他的需要和請求。Why---我們為什么這樣做?目的是什么?面向的受眾是什么?How---圍繞這個目的,我們改如何做,怎么樣才能實現它?What---目標是什么,結果會什么樣。當采用類似的謀而后動的方法進行梳理和構建時,會獲得意向不到的效果,可以將原本混亂的思想整理得有邏輯和條理,可以更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進而表達出來即可。適當的刻意訓練,清晰表達需求,可以使得自己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