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基本單位與最初動力都是復制因子,它制造了宇宙中所有的復制。
復制因子最終因機緣巧合,由小顆粒隨機聚合而成。隨后便為自身制造了大量無限的復制品。
沒有任何復制過程是完美的,復制因子也因此有許多不同的種類變異。一些變異失去自我復制的能力,逐漸消逝。一些逐漸變成更好的自我復制者,比其祖先和同類都要更好的地復制著自身。
世界逐漸被大多數強大而聰明的復制因子所占領。
復制因子逐漸發現越來越多巧妙的方法,它們并不只是因其本質性能而生存,而是由其對世界的改變結果而存在。這些改變可以是非常間接的,它們只需要最終反饋并影響復制因子,使其成功復制自己,無論過程多么艱難和曲折。
復制因子的成功最終取決于其所處的世界——先存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條件是其他復制因子與他們已造成的改變。
基因不僅僅只限制在所有生物體內。基因跨越個體生物的界限,操縱體外世界的物體,包括無生命的事物、有生命的生物體、遙遠距離外的事物。
我們可能會對某位異性無法抗拒,即使理智告訴我們并不可能是長期的約會對象。
對于長期利益,我們為什么更容易受神經系統擺布,無法抗拒某些外在刺激?
或許神經學的意義之一就是通過藥物影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