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己之刻意練習感受我的感受
2017—12—11
三只青蛙
1、補付晶姐語錄
2、給馬大哥發微信
3、幫助楊妹妹連接納蘭格格姐姐
關鍵詞
1、早課加舞動
2、親子閱讀打卡
3、繼續看小狗錢錢
4、樊登讀書會打卡聽一本書
5、給爸媽微信語音道晚安,并告訴他們我愛他們
我的提高
1、終于面對紅軍爺爺解決唱歌的壓力~
2、想出一個絕好的主意來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
3、陪孩子玩游戲,明天爭取在玩游戲時不聽微課
我的感悟
1、想想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件事?為什么要做出這個選擇?看到自己的需求,看到別人的需求,感受自己的感受,感受別人的感受~
2、今天給學生讀葉嘉瑩宋詞十七首里的一首,因為書本里有這首詞,還正好是甄嬛傳里的歌詞,孩子們很感興趣,我想到講一首不重要的詞要占用幾節課的時間值的嗎?覺察一下,這個值得嗎背后是什么?考試會不會考,不考就是浪費時間嗎?學生會不會聽得懂?會不會感興趣聽?學生會不會覺得我是敷衍他們,是占用他們寶貴的時間?想到這些全部是圍繞我的需求,那一刻,我決定了我愿意用幾節課的時間去給孩子們一個了解一位大師對宋詞的解讀,或許它并不能帶考試帶來什么,但是至少給孩子們打開一扇理了解經典名家的窗吧,我們不是時常抱怨孩子們閱讀面窄嗎?正好遇到他們感興趣的切入點不帶他們去探索一下呢?為了一次成績面子過不去而放棄這樣一個機會是自私的。我會給孩子們讀完這長達幾十頁的內容,我相信我會完成教學任務的~
3、今天你書寫了嗎?我把這句話寫在兩個班的黑板上,要求他們不能擦掉~我要求他們每天寫三件真實的事,以事情加感悟的方式寫,每件事最多不可超過一百字,也可以寫你今天看到的某本書的內容,但依然要寫自己感悟,同樣有字數要求不可多寫~以此來提高孩子們對作文素材的積累,發自內心真實感受的事或名言名句會更容易發動人,同時更容易記憶,最重要的是更容易拿來直接運用。慢慢來,先練起來,邊走邊調整吧
4、吃晚飯時,孩子又像以前那樣講述在幼兒園發生好玩的事情,在飯桌上說話一直是我不接受的行為,今晚我就在平靜的聽孩子講,看到孩子講的那投入,語言表達那么有條理性,我感受到孩子很享受這個過程,我笑了,我說孩子,媽媽知道你為什么這么喜歡在吃飯時講話了,因為我們都坐在一起聽你講,平時我們都各忙各的,只有吃飯時大家才都坐在一起聽你講話,你是不是很享受被大家關注的那種感覺,有人認真聽我講話的感覺是很美好的,孩子沒有說話,但旁邊的爺爺奶奶聽明白了,奶奶立刻說,以后我們專門坐在沙發上聽你講好嗎?我們先吃飯吧。我決定今晚吃完晚飯專心陪孩子玩游戲,專門聽他講話~今晚我也做到了這點。當你帶著覺察去看孩子的行為,感受孩子那時那刻的感受,你就會知道行為背后的那個需求是什么~越書寫越明白
我的感恩
1、感恩紅軍爺爺的支持與看到
2、感恩自己的勇敢面對
3、感恩公公對孩子極大的耐心
4、感恩學生對我的支持
5、感恩婆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