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21日,收到管理的通知,想不到就輪到我分享我的話題了,志斌給了好多選擇:
1.推薦一本好書,寫推薦理由。
2.分享自己的原創文章或者讀書筆記。
3.給大家講一節微課。
4.講述一個自己的成長奮斗或者沙發客或者做公益的經歷。
5.回答以下問題,你最困難的時候是怎樣?你怎么克服?有什么啟發?你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曾經走過哪些彎路,有哪些經驗給后面的年輕人借鑒?
想來想去,我就選擇2吧。時間沖忙,而且又短促,如果要重新去讀一本書再寫點筆記,又點趕工,只為讀書而讀書,我覺得寫不出好的結果。自己比較喜歡學為所用,我想讀的東西,基本都是我會去用的東西。最近看到志斌在為著提高大家共同閱讀共同學習,在不斷地想著各種法子。小弟無能,但愿盡綿力。
今天我想寫一個話題就是:閱讀。
---希望能夠對大家有用。
在一天的時間:上班的時候匆忙得過完了上班時間,下班的時候看手機里的新聞,公眾號,QQ信息,微信,王者榮耀…。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天天如此,感覺很繁忙的很,似乎是無比充實的生活,卻一無所獲。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種經歷,但是我是曾經天天如此。因此我很害怕安靜,特別害怕安靜的深夜,自己的靈魂不再在現世中尋覓,而是靜靜地面對自己的軀殼與思想??湛杖缫啊约汉ε氯绱丝斩吹淖约骸D敲丛撛趺催^才能過充實,能讓自己回頭覺得這一天過得值當?這個問題又涉及到各種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眼界,對“價值”的定義不一樣。想要的結果不一樣。我們扯遠了,這些三觀的問題我們不做討論。如何閱讀,并如何在閱讀中獲得。個人結合個人淺薄的觀點,參雜一些平時自己閱讀到的知識,就對學習閱讀話題進行拋磚引玉。歡迎大家繼續補充。以下是正文。
本文分為以下倆個內容:
1、錯誤的閱讀習慣及弊端
2、正確的閱讀方式
非常感謝志斌兄弟通過自己閱讀,并分享自己的讀書筆記,使我們能夠在閑暇之余,能夠簡要的閱讀書本的內容,吸取書中的精華以及志斌的個人觀點。這些信息資源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大家平時在閱讀的時候,估計都比較隨機,有可能是在公交車上 ,電梯里,或者茶語飯后隨性打開的。這個是我們常說的碎片化閱讀,個人不反對碎片化閱讀。碎片化閱讀可以為我們了解很多信息和資訊。但是我覺得了解資訊并不是在學習,而是僅僅停留在了解。而你并沒有開始學習。這樣也許你并不能獲取到相關的信息,相反在獲取重要信息的習慣反而會讓你養成很多的壞習慣。
以下是他人總結的關于碎片化閱讀帶來的弊端:
1、會給大家養成閱讀的惰性。? 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會被動的不愿意地去主動學習和理解。更多的閱讀只是停在表面,就像你吃早餐的時候看了新聞,而現在你已經忘記了。
2、會讓你越來越浮躁 習慣了各種簡單粗暴的信息和知識源,你在閱讀的時候更喜歡簡單粗暴的信息,慢慢地失去了自己的思考。
3、碎片化的知識會影響你原有的知識體系。 因為任何的建議和規則,都有其適用的范圍和場景。如果信息過于碎片,而你沒有系統化的學習,那么就會造成碎片化的知識混亂了你的原有知識體系。也包含了我今天的建議。
4、產生了獲得知識的錯覺。大家在看這些文章的時候感覺很在理,閱讀時貌似吸收了其中的知識與精華。但是實際上,你并沒有學到什么。碎片閱讀是就像看新聞一樣,很難形成整體的知識體系。當然也很難學以致用了。
那怎么辦?
首先我得重申一點,個人不排斥碎片化閱讀。但是建議系統化的知識需要深度學習,深度閱讀。閱讀就像畫畫一樣,碎片閱讀就像畫了個圓圈,而深入閱讀則是往圓圈里填內容。如果你一直只畫圓圈,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奧運五環,絕不會是山水畫。碎片閱讀可以讓你抓到知識的點,但是如何從點深入到系統。還是需要下一些功夫的。
1、減少低價值的碎片閱讀。將碎片閱讀用于獲取咨詢或者補充知識眼界。
2、盡可能地把時間整體化,好好的騰出時間,打開書本安靜學習,辯證。 ---很多時候并不是大家用碎片的時間去閱讀,相反更多的時候,是大家在做碎片化閱讀的時候,讓時間碎片化了。
3、制造無干擾的環境,除了閱讀,其他事情盡量別做, ---減少刺激源,刪除掉你手機上的王者榮耀,各種沒用的APP,取消沒必要的公眾號關注。然后就是需要自我協調,畢竟很多時候,工作,家庭,生活給你留下的安靜的空間并不多。
4、盡量做思維導讀,盡量做好讀書筆記。 ---這個是才是你真正參與了知識的建立。
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就像在撿沙子,然而你的生活就像在打仗,大敵當前,如果我們向敵人丟一把沙子,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但是如果你把這些沙子塑成石頭,練成刀子,這時你才有一搏的余地。
此次個人分享的觀點:減少碎片閱讀,回歸培養深度閱讀的習慣。歡迎閱讀后的朋友,在群里直接@我回復。我很喜歡志斌分享的這張圖,這個是我們閱讀需要達到的效果:
個人拙見:1、獲取信息源→建立自己的知識庫→樹立自己知識體系。2、不斷地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